仿生生态浮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314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生态浮岛,该仿生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挂膜体、振动装置和供电装置,挂膜体设置于浮岛框架的底部,且挂膜体与振动装置传动连接,振动装置通过供电线路与供电装置电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生态浮岛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仿生生态浮岛能够通过振动装置将挂膜体上过厚的生物膜振动脱落,达到防止生物膜过厚降低挂膜材料的吸附净化能力的有益效果。

Bionic 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生态浮岛
本技术涉及生态浮岛
,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生生态浮岛。
技术介绍
生态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但传统的生态浮岛一方面主要依赖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需对植物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且在气候寒冷区域和非生长季会因植物体死亡而无法发挥净化作用,使用受限较为严重。为解决传统的生态浮岛使用受限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人设计出了仿生生态浮岛,其主要利用人造的接近湿地植物形态和功能的材质作为挂膜材料,利用挂膜材料上生物膜的生物氧化作用来去除水体污染物质,但是挂膜材料会随着挂膜时间过长和表面生物膜累计过多而逐渐降低挂膜材料的吸附和净化能力,但存在着长时间使用后对水体净化效率会严重降低的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生态浮岛。该仿生生态浮岛能够将挂膜体上过度生长的生物膜振动脱落,以保持挂膜体的吸附净化能力,具有结构简单、对水体净化效率高的优点。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技术方案的技术为一种仿生生态浮岛,该仿生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挂膜体、振动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挂膜体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且所述挂膜体与所述振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振动装置通过供电线路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另外,第二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一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所述挂膜体为挂膜绳,且所述挂膜绳的一端扎束于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所述挂膜绳的另一端自由悬垂。另外,第三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二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在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浮岛框架的顶部凹陷的镂空空间,且在所述镂空空间的顶面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横框条和纵框条,且所述挂膜绳的一端扎束于所述横框条和所述纵框条相互连接的连接处。另外,第四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二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所述挂膜绳由聚丙烯条和改性醇化纤维条编织而成。另外,第五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一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发电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浮岛框架的顶部,且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内部,且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供电线路与所述振动装置电连接。另外,第六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五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板体形成为向上凸起的伞形板体。另外,第七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一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所述振动装置为微型直流振动器。另外,第八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一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在所述供电线路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线路的通断时段的时控开关。另外,第九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三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所述仿生生态浮岛还包括浮盆,所述浮盆设置于所述镂空空间的内部,且在所述浮盆的内部种植有挺水植株。另外,第十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在第一技术方案的仿生生态浮岛基础上,所述仿生生态浮岛还包括锚坠和锚绳,且所述锚绳的一端与所述锚坠连接,所述锚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浮岛框架的周壁连接。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本技术提烘了一种仿生生态浮岛,该仿生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挂膜体、振动装置和供电装置,挂膜体设置于浮岛框架的底部,且挂膜体与振动装置传动连接,振动装置通过供电线路与供电装置电连接。该仿生生态浮岛在使用时,水体中的微生物在挂膜体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并通过生物氧化作用来去除水体污染物质,当挂膜体表面上的生物膜累计到较厚程度时,振动装置在供电线路导通的工况下便振动挂膜体以使过厚的生物膜从挂膜体上脱落,达到防止生物膜过厚降低挂膜材料的吸附和净化能力的有益效果,该仿生生态浮岛具有结构简单、对水体净化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仿生生态浮岛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底部示意图。图标:100-浮岛框架;110-横框条;120-纵框条;130-浮盆;200-挂膜体;300-振动装置;410-太阳能发电板;420-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仿生生态浮岛的结构,对其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仿生生态浮岛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底部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生生态浮岛,该仿生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100、挂膜体200、振动装置300和供电装置,挂膜体200设置于浮岛框架100的底部,且挂膜体200与振动装置300传动连接,振动装置300通过供电线路与供电装置电连接。该仿生生态浮岛在使用时,水体中的微生物在挂膜体200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并通过生物氧化作用来去除水体污染物质,当挂膜体200表面上的生物膜累计到较厚程度时,振动装置300在供电线路导通的工况下便振动挂膜体200以使过厚的生物膜从挂膜体200上脱落,达到防止生物膜过厚降低挂膜材料的吸附和净化能力的有益效果,该仿生生态浮岛具有结构简单、对水体净化效率高的优点。进一步地,挂膜体200为挂膜绳,且挂膜绳的一端扎束于浮岛框架100的底部,挂膜绳的另一端自由悬垂。将挂膜绳作为挂膜体200并扎束于浮岛框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岛框架、挂膜体、振动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挂膜体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且所述挂膜体与所述振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振动装置通过供电线路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岛框架、挂膜体、振动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挂膜体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且所述挂膜体与所述振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振动装置通过供电线路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体为挂膜绳,且所述挂膜绳的一端扎束于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所述挂膜绳的另一端自由悬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浮岛框架的顶部凹陷的镂空空间,且在所述镂空空间的顶面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横框条和纵框条,且所述挂膜绳的一端扎束于所述横框条和所述纵框条相互连接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绳由聚丙烯条和改性醇化纤维条编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洪涛全跃龙李博赵欣胜李胜男马牧源宋炫颖谭垚刘璐
申请(专利权)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