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24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筒管架固定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上,举送筒管气缸设置在筒管架上,平送筒管气缸设置在筒管架上端,举托筒管气缸的一端设置在筒管架上部,举托筒管支架设置在举托筒管气缸另一端,条并卷机墙板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上,摆转气缸支架设置在条并卷机墙板上部,摆转气缸的一端设置在摆转气缸支架上,摆臂设置在摆转气缸的另一端,摆臂与抓筒管罩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一端设置在摆臂上,抓筒管罩设置在转轴上,抓筒管气缸设置在抓筒管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条并卷机高速运行时,筒管可在各气缸的输送下,自动、快速、精准到达指定位置,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Barrel Feeding Device for Strip Dra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
本技术属于条并卷机
,具体涉及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条并卷机的速度由110m/min提高至180m/min,现有送筒管装置所用的时间长、效率低,起始放筒管的位置高,筒管喂给成功率较低,一旦发生喂管失败需要人工放管,耗费人力,因此有必要改进此结构来提高条并卷机在高速运转中送筒管的方便及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降低筒管放置口的位置,从放筒管到将筒管送到制定位置都采用气缸输送,筒管可在各气缸的输送下,自动、快速、精准到达指定位置,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它包括条并卷机底板,筒管架,举送筒管气缸,平送筒管气缸,举托筒管气缸,举托筒管支架,条并卷机墙板,摆转气缸支架,摆转气缸,摆臂,转轴,抓筒管罩,抓筒管气缸,筒管。筒管架固定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上,举送筒管气缸设置在筒管架上,平送筒管气缸设置在筒管架上端,举托筒管气缸的一端设置在筒管架上部,举托筒管支架设置在举托筒管气缸另一端,条并卷机墙板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上,摆转气缸支架设置在条并卷机墙板上部,摆转气缸的一端设置在摆转气缸支架上,摆臂设置在摆转气缸的另一端,摆臂与抓筒管罩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一端设置在摆臂上,抓筒管罩设置在转轴上,抓筒管气缸设置在抓筒管罩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管放置口设置在筒管架上,所述筒管放置口距地面的高度为52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筒管罩包括上夹爪和下夹爪,上夹爪和下夹爪铰接连接,抓筒管气缸固定设置在上夹爪上,抓筒管气缸的活塞杆设置在下夹爪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此结构采用了举送筒管气缸,平送筒管气缸,举托筒管气缸,摆转气缸,抓筒管气缸,从放筒管到将筒管送到制定位置都采用气缸输送,自动化程度高;放筒管位置到地面高度520mm,便于操作;从放筒管到将筒管送到指定位置的气缸自动输送过程中都可调整,可以达到动作准确、筒管到达位置精准。本技术在条并卷机高速运行时,筒管可在各气缸的输送下,自动、快速、精准到达指定位置,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它包括条并卷机底板1,筒管架2,举送筒管气缸3,平送筒管气缸4,举托筒管气缸5,举托筒管支架6,条并卷机墙板7,摆转气缸支架8,摆转气缸9,摆臂10,转轴11,抓筒管罩12,抓筒管气缸13,筒管14。筒管架2固定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1上,举送筒管气缸3设置在筒管架2上,举送筒管气缸3纵向能够升降放置在举送筒管气缸3上的筒管14,平送筒管气缸4设置在筒管架2上端,当筒管14运动到上端时,平送筒管气缸4将筒管14横向输送到举托筒管支架6上,举托筒管气缸5的一端设置在筒管架2上部,举托筒管支架6设置在举托筒管气缸5另一端,举托筒管气缸5驱动举托筒管支架6转动使得筒管14脱离;条并卷机墙板7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1上,摆转气缸支架8设置在条并卷机墙板7上部,摆转气缸9的一端设置在摆转气缸支架8上,摆臂10设置在摆转气缸9的另一端,摆臂10与抓筒管罩12通过转轴11连接,转轴11的一端设置在摆臂10上,抓筒管罩12设置在转轴11上,抓筒管气缸13设置在抓筒管罩12上。所述筒管放置口15设置在筒管架2上,所述筒管放置口15距地面的高度为520mm。所述抓筒管罩12包括上夹爪121和下夹爪122,上夹爪121和下夹爪122铰接连接,抓筒管气缸13固定设置在上夹爪121上,抓筒管气缸13的活塞杆设置在下夹爪122上,所述上夹爪121和下夹爪122相对的一侧形成弧形夹持部,通过抓筒管气缸13来实现上夹爪121和下夹爪122对筒管14的抓取和放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它包括条并卷机底板(1),筒管架(2),举送筒管气缸(3),平送筒管气缸(4),举托筒管气缸(5),举托筒管支架(6),条并卷机墙板(7),摆转气缸支架(8),摆转气缸(9),摆臂(10),转轴(11),抓筒管罩(12),抓筒管气缸(13),筒管(14),其特征在于,筒管架(2)固定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1)上,举送筒管气缸(3)设置在筒管架(2)上,平送筒管气缸(4)设置在筒管架(2)上端,举托筒管气缸(5)的一端设置在筒管架(2)上部,举托筒管支架(6)设置在举托筒管气缸(5)另一端,条并卷机墙板(7)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1)上,摆转气缸支架(8)设置在条并卷机墙板(7)上部,摆转气缸(9)的一端设置在摆转气缸支架(8)上,摆臂(10)设置在摆转气缸(9)的另一端,摆臂(10)与抓筒管罩(12)通过转轴(11)连接,转轴(11)的一端设置在摆臂(10)上,抓筒管罩(12)设置在转轴(11)上,抓筒管气缸(13)设置在抓筒管罩(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并卷机自动送筒管装置,它包括条并卷机底板(1),筒管架(2),举送筒管气缸(3),平送筒管气缸(4),举托筒管气缸(5),举托筒管支架(6),条并卷机墙板(7),摆转气缸支架(8),摆转气缸(9),摆臂(10),转轴(11),抓筒管罩(12),抓筒管气缸(13),筒管(14),其特征在于,筒管架(2)固定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1)上,举送筒管气缸(3)设置在筒管架(2)上,平送筒管气缸(4)设置在筒管架(2)上端,举托筒管气缸(5)的一端设置在筒管架(2)上部,举托筒管支架(6)设置在举托筒管气缸(5)另一端,条并卷机墙板(7)设置在条并卷机底板(1)上,摆转气缸支架(8)设置在条并卷机墙板(7)上部,摆转气缸(9)的一端设置在摆转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文申永生孙东生聂智良逯惠文范俊生于静田欣乐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