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打饭机
本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打饭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自助餐厅等快餐厅应运而生,为人们就餐提供了方便,尤其对于企业食堂或大中院校食堂等大型集体就餐场所来说,自助餐厅更为方便。目前,自助餐厅等快餐厅通常由打饭人员手工在盛饭容器内将适量的饭舀出,再放到餐盘内,供就餐者就餐,由于就餐者的用餐时间通常比较集中,就餐者的人数较多,这便加重了打饭人员的劳动强度,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打饭机,主要目的是降低劳动强度,使得打饭的操作更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打饭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承装米饭的容器和用于放置餐盘的放置口;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放置口;切饭机构,所述切饭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切饭机构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和第一切刀,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相对,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放置口相对,所述第一切刀位于所述筒体的入口端;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切刀连接,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打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承装米饭的容器和用于放置餐盘的放置口;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放置口;切饭机构,所述切饭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切饭机构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和第一切刀,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相对,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放置口相对,所述第一切刀位于所述筒体的入口端;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切刀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切刀进行剪切动作;扒饭机构,所述扒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米饭从所述容器的出口扒至所述筒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打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承装米饭的容器和用于放置餐盘的放置口;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放置口;切饭机构,所述切饭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切饭机构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和第一切刀,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相对,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放置口相对,所述第一切刀位于所述筒体的入口端;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切刀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切刀进行剪切动作;扒饭机构,所述扒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米饭从所述容器的出口扒至所述筒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包括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相对的第一刀板和第二刀板;所述切饭机构还包括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位于所述筒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切刀包括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相对的第三刀板和第四刀板;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刀板和所述第二刀板,以及所述第三刀板和所述第四刀板交替开合,以使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交替进行剪切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打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刀板和所述第三刀板转动连接;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通过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二刀板和所述第四刀板转动连接;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刀板和所述第二刀板,以及所述第三刀板和所述第四刀板交替开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打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轮的外周;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轮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其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昱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