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13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输送带、横杆、注样口、升降架、左侧防溅挡板、储槽、右侧防溅挡板、注样箱和驱动机构;左侧防溅挡板和右侧防溅挡板分别位于输送带的左、右两侧,升降架和注样箱均位于输送带的输入端,注样口设置在注样箱上,储槽位于输送带的输出端,储槽上设置有破碎树脂颗粒出料口,左侧防溅挡板上设置有完整树脂颗粒出料口,横杆的一端安装在左侧防溅挡板上,横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右侧防溅挡板上,输送带和升降架各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该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及方法能自动分离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和破碎的树脂颗粒,实现了过程中仪器自动化,无人值守,改进现有技术人工分离的不足。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eparation of Damaged Re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树脂在电厂中对水的处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出水品质的好坏取决于树脂的质量。树脂颗粒在使用中由于相互磨压和胀缩作用,会发生碎裂现象。所以耐磨性是一个影响其实用性能的重要指标。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721789486.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树脂分离再生装置,所述树脂分离再生装置包括:分离塔,所述分离塔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一冲洗水出口、阴离子交换树脂出口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出口;阴再生塔,所述阴再生塔具有第二排气口、第二冲洗水出口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进口,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进口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出口连通;拦截件,所述拦截件设在所述阴再生塔内,所述拦截件覆盖所述第二排气口;和阳再生塔,所述阳再生塔具有第三排气口、第三冲洗水出口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进口,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进口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出口连通。一般要求其机械强度应能保证每年的树脂耗损量不超过3%-7%。目前常用的人工分离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缺点:一、使用的毛刷对树脂有一定的黏附作用,可能造成渗磨圆球率或磨后圆球率结果的不准确;二、使用毛刷可能不能使圆球状树脂颗粒和破碎颗粒颗粒完全分开,同样可能造成结果的不准确;三、人工分离树脂颗粒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高效,便捷,快速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包括输送带,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横杆、注样口、升降架、左侧防溅挡板、储槽、右侧防溅挡板、注样箱和驱动机构;所述左侧防溅挡板和右侧防溅挡板分别位于输送带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架和注样箱均位于输送带的输入端,所述注样口设置在注样箱上,所述储槽位于输送带的输出端,所述储槽上设置有破碎树脂颗粒出料口,所述左侧防溅挡板上设置有完整树脂颗粒出料口,所述横杆的一端安装在左侧防溅挡板上,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右侧防溅挡板上,所述输送带和升降架各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该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及方法能自动分离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和破碎的树脂颗粒,实现了过程中仪器自动化,无人值守,改进现有技术人工分离的不足。进一步地,所述注样箱位于输送带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与输送带的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还包括一号烧杯和二号烧杯,所述一号烧杯位于完整树脂颗粒出料口的下方,所述二号烧杯位于破碎树脂颗粒出料口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横杆的一端到注样箱的距离大于横杆的另一端到注样箱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与输送带平行布置。进一步地,沿着左侧防溅挡板和右侧防溅挡板高度方向,在左侧防溅挡板和右侧防溅挡板上分别设置多个有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所述横杆的一端安装在左安装孔内,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右安装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左安装孔到注样箱的距离大于右安装孔到注样箱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控制开关,所述电动机与控制开关连接,所述输送带和升降架均与电动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注样箱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注样口开闭的电磁阀。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方法,该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方法采用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实现的,其特点在于:所述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方法如下:第一步:根据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直径大小调整横杆的高度和倾斜度,设置的高度使得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刚好无法通过横杆,而破碎的树脂颗粒由于其直径小于高度则可通过横杆,设置的倾斜度刚好使得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能够自然滚落;第二步:向注样箱的注样口中注入树脂颗粒;第三步:通过升降架,将输送带的输入端上升至合适高度后,升降架停止工作;第四步:通过电磁阀将注样口打开,下落一定量的树脂颗粒至输送带后,通过电磁阀将注样口关闭;第五步:下落的树脂颗粒随着输送带到达横杆;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刚好被截留在横杆前,由于横杆倾斜设置,使得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滚落至一号烧杯中,而破碎的树脂颗粒则通过横杆与输送带之间的空隙,被输送至储槽;第六步:电磁阀再次启动促使注样口打开,下落一定量的树脂颗粒至输送带,重复第四步-第五步,直至注样口中无树脂颗粒;第七步:待输送带上无树脂颗粒,输送带停止输送;第八步:用毛刷将储槽中的破碎的树脂颗粒清扫至二号烧杯中;至此,整个实验结束。作为优选,所述横杆呈圆柱形,横杆可拆卸可拉伸。作为优选,所述左侧防溅挡板中部设置有上下两个圆孔,且上下两个圆孔相互垂直,用于调节横杆一侧的高度;左侧防溅挡板靠近圆孔处设置有开口,开口下部设置有一号烧杯,用于储存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作为优选,所述右侧防溅挡板的内表面3个不同部位分别设置上下各1个圆孔,上下两个圆孔互相垂直,用于调节横杆一侧的高度和倾斜度。作为优选:右侧防溅挡板内表面上下部位不局限于设置各一个圆孔。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的材质为特氟龙材质,不会使易粘性树脂颗粒附在输送带上。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及方法能自动分离完整的圆球状树脂颗粒和破碎的树脂颗粒,实现了过程中仪器自动化,无人值守,改进现有技术人工分离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样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横杆1、注样口2、输送带3、升降架4、一号烧杯5、左侧防溅挡板6、二号烧杯7、储槽8、右侧防溅挡板9、注样箱10、电动机11、控制开关12、电磁阀13、完整树脂颗粒出料口14、破碎树脂颗粒出料口15、左安装孔16、右安装孔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包括输送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1、注样口2、升降架4、一号烧杯5左侧防溅挡板6、、二号烧杯7、储槽8、右侧防溅挡板9、注样箱10和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的左侧防溅挡板6和右侧防溅挡板9分别位于输送带3的左、右两侧,升降架4和注样箱10均位于输送带3的输入端,注样箱10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注样口2开闭的电磁阀13。本实施例中的注样箱10位于输送带3的上方;升降架4与输送带3的底部连接;注样口2设置在注样箱10上,储槽8位于输送带3的输出端,储槽8上设置有破碎树脂颗粒出料口15,左侧防溅挡板6上设置有完整树脂颗粒出料口14。本实施例中的横杆1的一端安装在左侧防溅挡板6上,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包括输送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1)、注样口(2)、升降架(4)、左侧防溅挡板(6)、储槽(8)、右侧防溅挡板(9)、注样箱(10)和驱动机构;所述左侧防溅挡板(6)和右侧防溅挡板(9)分别位于输送带(3)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架(4)和注样箱(10)均位于输送带(3)的输入端,所述注样口(2)设置在注样箱(10)上,所述储槽(8)位于输送带(3)的输出端,所述储槽(8)上设置有破碎树脂颗粒出料口(15),所述左侧防溅挡板(6)上设置有完整树脂颗粒出料口(14),所述横杆(1)的一端安装在左侧防溅挡板(6)上,所述横杆(1)的另一端安装在右侧防溅挡板(9)上,所述输送带(3)和升降架(4)各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包括输送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1)、注样口(2)、升降架(4)、左侧防溅挡板(6)、储槽(8)、右侧防溅挡板(9)、注样箱(10)和驱动机构;所述左侧防溅挡板(6)和右侧防溅挡板(9)分别位于输送带(3)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架(4)和注样箱(10)均位于输送带(3)的输入端,所述注样口(2)设置在注样箱(10)上,所述储槽(8)位于输送带(3)的输出端,所述储槽(8)上设置有破碎树脂颗粒出料口(15),所述左侧防溅挡板(6)上设置有完整树脂颗粒出料口(14),所述横杆(1)的一端安装在左侧防溅挡板(6)上,所述横杆(1)的另一端安装在右侧防溅挡板(9)上,所述输送带(3)和升降架(4)各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样箱(10)位于输送带(3)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4)与输送带(3)的底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还包括一号烧杯(5)和二号烧杯(7),所述一号烧杯(5)位于完整树脂颗粒出料口(14)的下方,所述二号烧杯(7)位于破碎树脂颗粒出料口(15)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的一端到注样箱(10)的距离大于横杆(1)的另一端到注样箱(10)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与输送带(3)平行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破损树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左侧防溅挡板(6)和右侧防溅挡板(9)高度方向,在左侧防溅挡板(6)和右侧防溅挡板(9)上分别设置多个有左安装孔(16)和右安装孔(17),所述横杆(1)的一端安装在左安装孔(16)内,所述横杆(1)的另一端安装在右安装孔(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蜜佳陈陈徐展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