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992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外壳、进水单元、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电机单元、水位观察单元、控制单元。本装置的核心单元为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包括桶式滤网及自净功能结构;自净功能结构为滴流刷式结构,包括滴流管及反清洗刷。反清洗刷位于桶式滤网内部,其刷头部分紧贴在桶式滤网内表面,滴流管在桶式滤网外面并位于刷头和滤网贴合面的正上方。含固体沉淀物的水体流经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时,分离出的滤渣和滴流的水体收纳于滤渣槽后一起被及时排出;自净功能的启动或停止由水位器所感应的水位自动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降低了机器自我清洁时的噪音,适用于要求低噪音或静音的场所,如家居、办公、酒店、接待及其它场所。

A Quiet Self-Cleaning Automatic Solid-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水产养殖领域、观赏鱼水族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中,去除可沉淀的固体物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传统的方法是自然沉淀,自然沉淀的不足:1)需要占用大的空间;2)沉淀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不适用于流动的水体,故需要配备二个以上的沉淀空间,以满足沉淀时至少一个空间内的水体处于静止状态;3)沉淀物难以清除,需二次清理。因而,可节省大量空间且加快固液分离速度的去除可沉淀固体物质的固液分离装置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滤网、砂滤、过滤棉过滤、滤纸过滤、膜过滤、石子陶瓷过滤、弧形筛、沉淀器等。其中具有自动反冲洗功能、能耗较小且过滤效果比较好的固液分离装置多以滤网结构的为主。在污水处理和水产养殖领域,采用了较多的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取得了不错的过滤效果,但是水产养殖的监控室多数是与养殖车间相连,故噪音也成为影响办公及鱼的生长环境的因素之一。另外,敞开式结构的固液分离装置还会对应用场所产生异味,对环境及鱼的生长不利。而在观赏鱼水族领域,如在居所、办公场所、酒店、医院或其它公共场所的如观赏鱼养殖(锦鲤、金鱼、热带鱼、龙鱼等),噪音更是制约固液分离装置应用的最大因素。而目前全自动滤网式的固液分离装置通常采用反冲洗方式,是通过采用高压力的水冲击在刚性滤网外表面或绷紧的软性滤网外表面从而实现反冲洗。此类反冲洗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反冲洗时高压力的水冲击在滤网表面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敞开式结构的过滤装置噪音更大,因此基本不适合要求静音的场所使用,而放置观赏鱼水族的场所基本上都要求静音,因此只能采用过滤效果低且不能自动反清洗的其它过滤装置,如过滤棉、石子砂子陶瓷以及沉淀等装置,从而导致了过滤效果不好、手动清理滤渣非常麻烦,容易死鱼。造成了很多类似场所想养鱼却不敢养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清洗时不产生噪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进水单元、与所述进水单元相通的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与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隔断的电机单元、与所述进水单元和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均相通的水位观察单元、以及独立的控制单元。所有单元均设置于外壳内。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平行的第一隔断及第二隔断,所述第一隔断在上方,所述第二隔断在下方;所述第一隔断及所述第二隔断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分割为上中下三个区域;所述上下区域又各自被与所述第一隔断、所述第二隔断以及外壳上下端垂直的第三隔断及第四隔断分割为两个区域,因此所述外壳总共被分割为五个区域,分别为左上区域、右上区域、中间区域、左下区域以及右下区域。进一步的,所述左上区域为所述电机单元,所述右上区域为所述控制单元,所述中间区域为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所述左下区域为所述进水单元,所述右下区域为所述水位观察单元。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单元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单元与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的第二隔断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水单元的所述下端外壳开有第二通孔,所述进水单元与所述水位观察单元的第四隔断上开有第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与所述水位观察单元的第二隔断上开有第四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包含桶式滤网、安装于外壳底板并支撑所述桶式滤网旋转的四个轴承支撑架、位于所述桶式滤网内反清洗刷、设置于所述过桶式滤网外的滴流管、与所述滴流管连通的水泵。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的外壳一侧开有出水孔。进一步的,所述桶式滤网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未封闭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的桶式滤网放置于所述四个轴承支撑架上面。进一步的,所述反清洗刷的刷头与所述桶式滤网的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反清洗刷刷柄设计为垂直并与所述第二隔断固定,所述滴流管位于所述反清洗刷的刷头和所述桶式滤网贴合面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桶式滤网内部位于所述反清洗刷正下方设置有滤渣槽,所述滤渣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单元内安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密封部件穿过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和所述电机单元之间的第一隔断,再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桶式滤网的封闭桶底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分别通过弯头后向上设置有透明的进水水位观察管及出水水位观察管。进一步的,所述水位观察单元的所述外壳处开有水位观察单元活动门。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水水位观察管的进水水位器及所述出水水位观察管的出水水位器、以及其它电器控制件。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单元的所述外壳处开有电机单元活动门。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外壳处开有控制单元活动门。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置出水水位观察管的水位器至最低水位,设置进水水位观察管的水位器到最高位置。步骤2:开启控制单元电源。步骤3:被处理水体从进水单元的进水口进入到进入单元,再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桶式滤网内部,透过滤网的净水通过排水孔排出,固体物质被截留粘附在滤网内表面。步骤4:随着固体物质的增加,滤网单位时间内的过水量会逐步减少,从而导致进水单元的水位要比过滤及反清洗单元的内的水位要高。步骤5:当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的内的水位达到设定的最低水位时,控制单元启动电机及水泵,电机带动桶式滤网装置旋转,水泵将水抽至滴流管并滴流在滤网外部,内置于桶式滤网装置内的反清洗刷则清洗粘附在滤网内表面的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和滴流下来的水一并流入滤渣槽经第二通孔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1.反清洗时静音: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滴流刷式自净功能装置可以做到反清洗时无噪音。2.自动自净功能:自动感应并触发自净功能装置工作,实现24小时无人看守自动清洁。3.过滤效果好:可根据要求安装不同滤孔直径的滤网,将所有大于滤孔直径的固体物质全部分离出来。4.无需清理滤渣:滤渣和滴流水一并自动排出。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静音型全自动自净功能固液分离装置的布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静音型全自动自净功能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静音型全自动自净功能固液分离装置的滴流刷式自净功能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外壳;101、第一隔断;102、第二隔断;103、第三隔断;104、第四隔断。200、进水单元;201、进水口;202、第一通孔;203、第二通孔。300、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301、桶式滤网;302、轴承支撑架;303、反清洗刷;304、滴流管;305、水泵;306、出水孔;307、刷头;308、刷柄;309、滤渣槽;310、传动装置。400、电机单元;401、电机;402、电机单元活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进水单元、与所述进水单元相通的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与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隔断的电机单元、与所述进水单元和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均相通的水位观察单元、以及独立的控制单元;所有单元均设置于外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自净型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进水单元、与所述进水单元相通的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与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隔断的电机单元、与所述进水单元和所述过滤及自净功能单元均相通的水位观察单元、以及独立的控制单元;所有单元均设置于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自净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品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