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零排放一体化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489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零排放一体化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云端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其装置壳体的内部设有水泵、机械过滤装置、缺氧生化仓、纯氮脱氧装置、纯氮气源、好氧生化仓、纯氧增氧装置、纯氧气源、杀菌消毒装置、控制单元、水质在线监控单元、沉淀仓、污泥深度处理仓和压滤机等,其装置壳体上设有待处理水入口、处理后出水口、总排污口和排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满足生化反应的缺氧及好氧条件,实现达到排放达标要求,又能对生化反应降解下来的污染物实现几乎零排放,同时还基于物联网技术能够让用户通过客户终端在线察看本装置运行状态及水质监测数据,并对本装置进行远程控制,不再受距离限制,方便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零排放一体化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零排放一体化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全国各大湖泊的蓝澡爆发以及市区城镇河道黑臭越来越普遍等现象,都反映了公共水域的水体自净能力不足以消化因农业或工业生产所排放的不达标水体而产生污染。而农业生产中的相当一部分污染是由水产养殖尾水未经处理排放而导致的。养殖尾水是由水产养殖(包括养殖池塘、工厂化车间等)活动产生,排入外界公共水域不再用于养殖的水。传统水产养殖行业,通常不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采取直排方式直接排入河道或者湖泊中。但随着目前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以及饲料中蛋白含量的不断提高,养殖尾水中氮磷的含量也大幅提高。如果养殖尾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则对公共水域的水质会产生较大影响,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迫于环保的要求,当前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养殖尾水需要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最新的池塘养殖尾水地方排放标准已明确规定的排放标准。目前对养殖尾水的治理普遍采取三渠四坝加植物降解法,或者湿地法,此两种方法在耗氧及厌氧环节不能提供大量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零排放一体化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处理现场的且可搬运的装置壳体(66)、位于云端的云端服务器(68)和位于客户端的终端设备;/n所述装置壳体(66)的内部设置有水泵(2)、机械过滤装置(3)、缺氧生化仓(7)、纯氮脱氧装置(18)、纯氮气源(16)、好氧生化仓(23)、纯氧增氧装置(34)、纯氧气源(32)、杀菌消毒装置(38)、以PLC为核心的控制单元(41)、水质在线监测单元(42)、沉淀仓(43)、污泥深度处理仓(54)和压滤机(64),所述装置壳体(66)上设置有待处理水入口(1)、处理后出水口(39)、总排污口(40)和排泥口(65);/n所述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零排放一体化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处理现场的且可搬运的装置壳体(66)、位于云端的云端服务器(68)和位于客户端的终端设备;
所述装置壳体(66)的内部设置有水泵(2)、机械过滤装置(3)、缺氧生化仓(7)、纯氮脱氧装置(18)、纯氮气源(16)、好氧生化仓(23)、纯氧增氧装置(34)、纯氧气源(32)、杀菌消毒装置(38)、以PLC为核心的控制单元(41)、水质在线监测单元(42)、沉淀仓(43)、污泥深度处理仓(54)和压滤机(64),所述装置壳体(66)上设置有待处理水入口(1)、处理后出水口(39)、总排污口(40)和排泥口(65);
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与所述待处理水入口(1)的内侧端连通,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过滤装置(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机械过滤装置(3)的机械过滤装置污水出口(4)与所述沉淀仓(43)的沉淀仓第二污水入口(45)连通,所述机械过滤装置(3)的机械过滤装置清水出口(5)与所述缺氧生化仓(7)的缺氧生化仓入水口(6)连通;
所述缺氧生化仓(7)的内部设置有缺氧生化仓填料(8),所述缺氧生化仓(7)的缺氧生化仓排污口(11)与所述沉淀仓(43)的沉淀仓第一污水入口(44)连通,所述缺氧生化仓(7)的缺氧生化仓脱氧出水口(14)经脱氧装置水泵(15)与所述纯氮脱氧装置(18)连通,所述纯氮气源(16)与所述纯氮脱氧装置(18)连通,所述纯氮脱氧装置(18)的高氮水出口(19)连接高氮水管(20),所述高氮水管(20)由上至下伸入所述缺氧生化仓(7)中,且在伸入所述缺氧生化仓(7)的所述高氮水管(20)的管壁上设置有高氮水喷头(21),所述缺氧生化仓(7)内设置有缺氧生化仓溶氧温度二合一传感器(9)和缺氧生化仓液位计(10),所述缺氧生化仓(7)的缺氧生化仓出水口(13)与所述好氧生化仓(23)的好氧生化仓入水口(22)连通;
所述好氧生化仓(23)内设置有好氧生化仓填料(24),所述好氧生化仓(23)的好氧生化仓排污口(27)与所述沉淀仓(43)的沉淀仓第三污水入口(50)连通,所述好氧生化仓(23)的好氧生化仓增氧出水口(30)经增氧装置水泵(31)与所述纯氧增氧装置(34)连通,所述纯氧气源(32)与所述纯氧增氧装置(34)连通,所述纯氧增氧装置(34)的高氧水出口(35)连接高氧水管(36),所述高氧水管(36)由上至下伸入所述好氧生化仓(23)中,且在伸入所述好氧生化仓(23)的所述高氧水管(36)的管壁上设置有高氧水喷头(37),所述好氧生化仓(23)内设置有好氧生化仓溶氧温度二合一传感器(25)和好氧生化仓液位计(26),所述好氧生化仓(23)的好氧生化仓出水口(29)经所述杀菌消毒装置(38)与所述处理后出水口(39)的内侧端连通;
所述沉淀仓(43)的沉淀仓上清液出口(47)经沉淀仓上清液水泵(48)与所述缺氧生化仓(7)的缺氧生化仓第一上清液回流口(49)连通,所述沉淀仓(43)内设置有沉淀仓液位计(46),所述沉淀仓(43)的沉淀仓排污口(51)经沉淀仓污泥泵(53)与所述污泥深度处理仓(54)的污泥深度处理仓污水入口(55)连通;
所述污泥深度处理仓(54)内设置有污泥深度处理仓液位计(59)和由搅拌桨电机(60)驱动的搅拌桨(61),所述污泥深度处理仓(54)的污泥深度处理仓上清液回流口(56)经污泥深度处理仓上清液水泵(57)与所述缺氧生化仓(7)的缺氧生化仓第二上清液回流口(58)连通,所述污泥深度处理仓(54)的污泥深度处理仓排污口(62)与所述压滤机(64)的污泥入口连通,所述压滤机(64)的污水出口与所述总排污口(40)的内侧端连通,所述压滤机(64)的泥饼出口与所述排泥口(65)的内侧端连通;
所述控制单元(41)分别与所述水泵(2)、所述机械过滤装置(3)、所述脱氧装置水泵(15)、所述缺氧生化仓液位计(10)、所述增氧装置水泵(31)、所述好氧生化仓液位计(26)、所述杀菌消毒装置(38)、所述沉淀仓上清液水泵(48)、所述沉淀仓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品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