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肛肠科术后刀口疼痛的治疗是国际性的难题,其镇痛方式多为全身给药、口服、注射镇痛药的传统方式及静脉、硬膜外腔镇痛泵止痛方式,口服镇痛药效果不佳,注射镇痛药吗啡类需控制用药量及次数、使用镇痛泵给药繁琐而多见并发症,全身给药难免药物的毒性而影响重要器官功能,介入治疗时,药液难以贴合并作用在创面,同时现有的设备难以进行调节,操控和治疗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介入式治疗,直接给药于创面,便于控制,治疗效果好,操控较为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介入管,所述介入管的左端侧面设有连接孔,所述介入管为两端面敞口的管体,所述介入管的内腔设有内置杆,所述内置杆的外径小于介入管的内径,所述内置杆的左端面固定有端座,所述端座的圆周面中部设有环形的腰槽,所述介入管的内侧壁设有卡入腰槽内的限位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介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管(1)的左端侧面设有连接孔(2),所述介入管(1)为两端面敞口的管体,所述介入管(1)的内腔设有内置杆(3),所述内置杆(3)的外径小于介入管(1)的内径,所述内置杆(3)的左端面固定有端座(4),所述端座(4)的圆周面中部设有环形的腰槽,所述介入管(2)的内侧壁设有卡入腰槽内的限位环(101),所述介入管(1)的左端外侧设有柔性罩(5),所述柔性罩(5)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罩壳,柔性罩(5)的左端口与端座(4)的左端面边缘位置固定相连,所述柔性罩(5)的右端口与介入管(1)外侧圆周面的中部固定相连,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介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管(1)的左端侧面设有连接孔(2),所述介入管(1)为两端面敞口的管体,所述介入管(1)的内腔设有内置杆(3),所述内置杆(3)的外径小于介入管(1)的内径,所述内置杆(3)的左端面固定有端座(4),所述端座(4)的圆周面中部设有环形的腰槽,所述介入管(2)的内侧壁设有卡入腰槽内的限位环(101),所述介入管(1)的左端外侧设有柔性罩(5),所述柔性罩(5)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罩壳,柔性罩(5)的左端口与端座(4)的左端面边缘位置固定相连,所述柔性罩(5)的右端口与介入管(1)外侧圆周面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介入管(1)的外侧面左端固定有环形的隔离罩(6),隔离罩(6)和介入管(1)之间形成隔离腔,且隔离腔通过连接孔(2)与介入管(1)的内腔相通,所述隔离罩(6)和柔性罩(5)的中部对应分布有通孔,且对应的两个通孔通过柔性管(501)连接,所述介入管(1)的右端下侧设有充压器(7),所述柔性罩(5)的侧面接口上设有压力管(10),所述压力管(10)的右侧进口与充压器(7)的输出口相连,所述柔性罩(5)右侧的介入管(1)圆周面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针塞(9),所述介入管(1)的内侧右端设有与内置杆(3)相配合的推杆(8),所述介入管(1)侧面的定位螺孔内设有定位螺钉(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杆(3)包括杆体(301),所述杆体(301)圆周面上相对设有与杆体(301)同轴向的限位条(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压器(7)包括与介入管(1)固定相连的壳体(701),所述壳体(701)左侧面设有与压力管(10)右端相连的接口,所述壳体(701)内设有竖直方向的活塞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