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泽萍专利>正文

一种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54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手柄,手柄上固定安装有壳体形成喷枪式结构,壳体为中空结构,而壳体内的空腔中滑动连接有活塞,在对直肠内进行给药时,通过医护人员手握手柄,将排药口放置到储液瓶内,按下控制开关使得马达反转,带动螺纹套筒进行转动,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纹头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在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螺纹头沿着螺纹套筒进行滑动,通过排药口进行药物吸入到储药腔中,控制开关使得马达正转,活塞开始推动储药腔内的药液对患者进行直肠给药,在活塞右滑的同时使得吸药腔出现负压的现象,从而吸药口对直肠内多余的药量进行吸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控制给药量。

A Rectal Drug Delivery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领域设备,具体是一种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技术介绍
大内科又叫综合内科,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科等等,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目前,在消化内科的治疗过程中,直肠的治疗比较困难,因其结构特殊,很难有专用的给药器进行工作,为了解决存在的给药器送药不方便,难以控制给药量的问题,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7575542U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该使用通过多角度调整并固定平面镜的位置,但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同时在给药量过多时,无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使用方便卫生、手持稳定、同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控制给药量的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固定安装有壳体形成喷枪式结构,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内的空腔中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将空腔分为左右分布的吸药腔和储药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上固定安装有壳体(2)形成喷枪式结构,壳体(2)为中空结构,壳体(2)内的空腔中滑动连接有活塞(3),且活塞(3)将空腔分为左右分布的吸药腔(5)和储药腔(4),所述吸药腔(5)远离手柄(1)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吸药口(10)固定连接,且吸药口(10)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另一端,所述储药腔(4)的上方开设有排药腔(6),储药腔(4)靠近手柄(1)的一端通过连管与排药腔(6)连通,且连管上安装有单向阀(7),所述排药腔(6)远离手柄(1)的一端的通过连接管与壳体(2)外侧壁安装的排药口(8)固定连接;所述手柄(1)的安装槽内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上固定安装有壳体(2)形成喷枪式结构,壳体(2)为中空结构,壳体(2)内的空腔中滑动连接有活塞(3),且活塞(3)将空腔分为左右分布的吸药腔(5)和储药腔(4),所述吸药腔(5)远离手柄(1)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吸药口(10)固定连接,且吸药口(10)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另一端,所述储药腔(4)的上方开设有排药腔(6),储药腔(4)靠近手柄(1)的一端通过连管与排药腔(6)连通,且连管上安装有单向阀(7),所述排药腔(6)远离手柄(1)的一端的通过连接管与壳体(2)外侧壁安装的排药口(8)固定连接;所述手柄(1)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马达(15),且马达(15)的输出端与螺纹套筒(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3)的两侧壁通过凸块与空腔开设的滑槽滑动接触,活塞(3)靠近手柄(1)的侧壁与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泽萍兰洣夏季
申请(专利权)人:蒋泽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