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塔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71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附塔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所述吸附塔包括切换阀、进气压盖、消音器、多个分子筛筒、储气筒、调压阀和出气压盖,其中,出气压盖和进气压盖均设置成集成结构,相对装配在所述吸附塔的两端,二者与上述其他各部件相连通无需设置连接管,切换阀和消音器装配连通在进气压盖上,调压阀和储气筒装配连通在出气压盖上,分子筛筒设在出气压盖和进气压盖之间,分别与二者连通,分子筛筒内填装有分子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附塔结构简洁,装配简单、可大大提高装配效率,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

An Adsorption Tower and a Nitrogen and Oxygen Separation Device Us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塔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氮氧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氮氧分离装置中的吸附塔。
技术介绍
氧氮分离装置是一种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装置,分制氮机和制氧机,其中制氧机是一种提供可以供人呼吸使用的高浓度氧气的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制氧机有更多的认知,使用需求也在增加,已广泛用于医院和家庭,也用于养殖业等行业。制氧机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高原反应及高原性疾病的人群进行氧疗,供中老年体弱者、用脑过度的学生和孕妇等人群,以及缺氧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群,因为多吸纯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头脑清新,并可消除疲劳,有效增进工作效率,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场所中,备有制氧机以方便随时使用,亦为良好的生活方式。目前氧氮分离装置都是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的原理,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提取所需要的高浓度氧气。制氧机最关键主要的部件是吸附塔,目前,市场上的吸附塔有分立的和集成的,其中分立的需要很多管路连接,这样很多接头和管路,比较容易漏气,寿命短,生产效率低;而集成的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装配复杂、效率低、成本高。专利US20060048644A1公布了一种变压吸附(PSA)系统,其所述的集成方案比较复杂,多孔型材生产的成本也比较高,加工麻烦,填装分子筛时也没有单个分子筛桶的可控和方便,整体生产装配比较麻烦。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款结构更简单,生产装配更简单,成本更低的吸附塔集成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塔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装配效率;以减少结构零件,降低成本,便于大批量的生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包括切换阀、进气压盖、消音器、多个分子筛筒、储气筒、调压阀和出气压盖,其中,出气压盖和进气压盖均设置成集成结构,相对装配在所述吸附塔的两端,二者与上述其他部件连通无需另设连接管,切换阀和消音器装配连通在进气压盖上,调压阀和储气筒装配连通在出气压盖上,分子筛筒设在出气压盖和进气压盖之间,分别与二者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压盖的侧面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压盖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进气端口,进气端口上分别装配有所述消音器和多个分子筛筒;进气压盖的相对另一端面上设有所述切换阀以及与所述进气端口内部连通的进气端孔,所述切换阀上的各切换阀孔分别和所述进气端孔相连通。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进气端口上装配有所述储气筒,该进气端口不与所述进气端孔内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端口不与所述进气端孔内部连通,该进气端口上方悬空设置有所述储气筒的一端,储气筒的该端单独设置堵头密封,储气筒的另一端装配在出气压盖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压盖的相对另一端面上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安装所述切换阀。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压盖相对所述吸附塔主体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出气端口,用于装配连通所述分子筛筒和储气筒,装配所述分子筛筒的出气端口均与装配所述储气筒的出气端口相连;出气压盖的侧面设有出气孔,出气孔的内部与装配所述储气筒的出气端口相连,所述调压阀密封装配在该出气孔中。进一步地,装配所述储气筒的出气端口内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分别与装配所述分子筛筒的出气端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压盖和出气压盖上设置多个贯穿的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进气压盖和出气压盖以及多个分子筛筒和储气筒装配连接。一种氮氧分离装置,所述氮氧分离装置的壳体上设有上述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吸附塔。进一步地,所述氮氧分离装置的壳体内设有制氧组件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固定槽或固定筋,所述吸附塔通过所述固定槽或固定筋限位。本技术的吸附塔结构新颖、设计简洁,装配简单、可大大提高装配效率,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经济效益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吸附塔外形图;图2是另一视角下的吸附塔外形图;图3是吸附塔结构爆炸图;图4是进气压盖示意图:(a)进气压盖反面示意图;(b)进气压盖正面示意图;图5是出气压盖示意图:(a)出气压盖正面示意图;(b)出气压盖反面示意图;图6是吸附塔气路原理示意图;图7是吸附塔在氮氧分离装置内装配图;其中,11-第一分壳体;20-压缩机;30-吸附塔;1100-第一脚轮;1101-雾化接头;1102-出氧接头;1107-第一出气口;1108-第一进气口;1109-隔板1;1110-第一压缩机支架固定槽;1111-隔板2;1112-隔板3;1113-第一风扇固定槽;1118-隔板4;201-脚垫,202-弹簧;203-支架;206-风扇;209-管路3;210-压缩机进气接头;400-控制板;401-检测板;402-显示板;403-按键板;301-切换阀;302-进气压盖;303-消音器;304-分子筛筒A;305-分子筛筒B;306-储气筒;307-调压阀;308-出气压盖;3011-切换阀孔B;3012-切换阀孔R;3013-切换阀孔A;3014-切换阀孔P;3021-进气接头;3022-进气安装孔;3023-进气B端口;3024-进气A端口;3025-C端口;3026-进气D端口;3027-进气B1端口;3028-进气C1端口;3029-进气D1端口;3030-进气A1端口;3031-切换阀固定孔;3071-储气接头;3081-出气安装孔;3082-出气孔;3083-出气A端口;3084-出气B端口;3085-出气C端口;3086-出气B1孔;3087-出气A1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吸附塔30包括切换阀301、进气压盖302、消音器303、分子筛筒A304、分子筛筒B305、储气筒306、调压阀307和出气压盖308。其中,出气压盖308和进气压盖302分别设置成集成板状结构,相对装配在吸附塔30的两端,二者与上述其他各部件相连通无需设置连接管,切换阀301和消音器303装配在进气压盖302上,调压阀307和储气筒306装配在出气压盖308上;分子筛筒A304和分子筛筒B305装配在出气压盖308和进气压盖302之间,分子筛筒A304和分子筛筒B305里面灌装有分子筛。进气压盖302设置在吸附塔30的下端,板状结构的正面朝上,其中正面设置有四个端口:进气A端口3024、进气B端口3023、C端口3025和进气D端口3026,消音器303装配固定在进气D端口3026上。进气压盖302的侧面设置有进气接头3021。进气压盖302的反面设有进气A1端口3030、进气B1端口3027、进气C1端口3028和进气D1端口3029以及切换阀固定孔3031。进气A端口3024和进气A1端口3030内部相连,进气B端口3023和进气B1端口3027相连,进气D端口3026和进气D1端口3029相连,C端口3025和其他端口不相连。优选的用螺丝通过切换阀固定孔3031把切换阀301密封固定在进气压盖302的反面上。切换阀301上的切换阀孔B3011、切换阀孔R3012、切换阀孔A3013、切换阀孔P3014分别和进气B1端口3027、进气D1端口3029、进气A1端口3030、进气C1端口3028相连。出气压盖308设置在吸附塔30的上端,板块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包括切换阀、进气压盖、消音器、多个分子筛筒、储气筒、调压阀和出气压盖,其中,出气压盖和进气压盖均设置成集成结构,相对装配在所述吸附塔的两端,二者与上述其他部件连通无需另设连接管,切换阀和消音器装配连通在进气压盖上,调压阀和储气筒装配连通在出气压盖上,分子筛筒设在出气压盖和进气压盖之间,分别与二者连通,分子筛筒内填装有分子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包括切换阀、进气压盖、消音器、多个分子筛筒、储气筒、调压阀和出气压盖,其中,出气压盖和进气压盖均设置成集成结构,相对装配在所述吸附塔的两端,二者与上述其他部件连通无需另设连接管,切换阀和消音器装配连通在进气压盖上,调压阀和储气筒装配连通在出气压盖上,分子筛筒设在出气压盖和进气压盖之间,分别与二者连通,分子筛筒内填装有分子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压盖的侧面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压盖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进气端口,进气端口上分别装配有所述消音器和多个分子筛筒;进气压盖的相对另一端面上设有所述切换阀以及与所述进气端口内部连通的进气端孔,所述切换阀上的各切换阀孔分别和所述进气端孔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进气端口上装配有所述储气筒,该进气端口不与所述进气端孔内部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口不与所述进气端孔内部连通,该进气端口上方悬空设置有所述储气筒的一端,储气筒的该端单独设置堵头密封,储气筒的另一端装配在出气压盖上。5.如权利要求1-4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坚强张丽琴蔡林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鱼跃医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鱼跃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南京鱼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