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卡扣式快速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70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血管卡扣式快速连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套管本体、活动套置在主套管本体一端外表面上的辅套管本体以及用于使主套管本体与辅套管本体之间保持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主套管本体包括束紧段以及套接段,所述辅套管本体套置在所述套接段外;所述主套管本体的束紧段以及辅套管本体的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环状的束紧凹槽,还包括多个与与束紧凹槽一一对应的血管束紧件,所述血管束紧件扣置在对应的束紧凹槽上使得血管束紧件束紧后能够使得主套管本体或辅套管本体与血管之间形成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迅速对接断裂血管、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承受较高的血压,不易二次出血。

Fast connection device with vascular cl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卡扣式快速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血管卡扣式快速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例如发生较为严重车祸造、突发的自然灾害(诸如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亦或是一些突发的意外情况,即容易出现大血管尤其是出现动脉破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血管压力大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失血过多,随时都会发生失血性休克。目前传统的应急处理办法方式是将断裂的血管进行结扎等紧急处理后再送入医院进行正式手术处理。然而这样的传统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1、结扎部位由于需要承受高血压,在伴随运送病患过程当中的颠簸和晃动,很容易出现二次出血的情况;2、结扎操作复杂且耗时,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依赖程度高,不利于大规模应急救援的推广与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卡扣式快速连接装置,其能够迅速对接断裂血管、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承受较高的血压,不易二次出血。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血管卡扣式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套管本体、活动套置在主套管本体一端外表面上的辅套管本体以及用于使主套管本体与辅套管本体之间保持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主套管本体包括束紧段以及套接段,所述辅套管本体套置在所述套接段外;所述主套管本体的束紧段以及辅套管本体的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环状的束紧凹槽,还包括多个与与束紧凹槽一一对应的血管束紧件,所述血管束紧件扣置在对应的束紧凹槽上使得血管束紧件束紧后能够使得主套管本体或辅套管本体与血管之间形成固定;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环设在所述主套管本体的套接段外表面上的限位板、环设在与限位板相对一侧辅套管本体管口四周并向外延伸的扣合板以及多组设置在限位板与扣合板之间的扣件;所述主套管本体的套接段管口的端面上设有使主套管本体与辅套管本体之间保持密封的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的中部具有与主套管本体连通的通孔。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防止辅套管本体从主套管本体上滑脱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环设在主套管本体的套接段端部外表面上并向外延伸的防脱凸沿以及设置在辅套管本体管口四周并向内延伸的防脱扣环。进一步的,所述主套管本体的套接段的管壁上还设有用于观察内部血液流动情况的观察窗。优选的,所述血管束紧件为带有开口的C形弹性扣环。所述C形弹性扣环的内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更进一步的,所述主套管本体及辅套管本体的内壁面上均覆设有抗凝涂层。更进一步的,所述主套管本体及辅套管本体的外壁面上均覆设有抗炎涂层。较之前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独创性的采用了套管式的连接结构设计,其特别的优势在于可以将血管固定与血管对接两个步骤分离,先分别将血管的两断端固定到本专利技术上来而后再拉伸对接至一起,大大简化了操作,安装方便;2.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别的密封活塞设计使得主套管本体与辅套管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良好,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将血管断端与内部的血液完全隔开,从而使得血管的断裂处不容易发生二次出血;3.本专利技术的对接操作过程极为简单即采用束紧件束紧的方式进行,同时对接固定也采用锁定机构锁定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缝合,无论是时间还是操作上都大大简化了,便于大规模应急救援的推广与开展。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解锁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锁定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5为实施例1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6为实施例1血管重接后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C形弹性扣环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束紧带的立体示意图。标号说明:1-主套管本体、11-束紧段、12-套接段、13-束紧凹槽、14-密封活塞、141-通孔、2-辅套管本体、31-限位板、32-扣合板、33-扣件、41-C形弹性扣环、42-束紧带、51-防脱凸沿、52-防脱扣环、6-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7,本实施例包括主套管本体1、活动套置在主套管本体1一端外表面上的辅套管本体2以及用于使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保持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主套管本体1包括束紧段11以及套接段12,所述辅套管本体2套置在所述套接段12外;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束紧段11以及辅套管本体2的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环状的束紧凹槽13,还包括多个与与束紧凹槽13一一对应的血管束紧件,所述血管束紧件扣置在对应的束紧凹槽13上使得血管束紧件束紧后能够使得主套管本体1或辅套管本体2与血管之间形成固定;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环设在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外表面上的限位板31、环设在与限位板31相对一侧辅套管本体2管口四周并向外延伸的扣合板32以及多组设置在限位板31与扣合板32之间的扣件33。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防止辅套管本体2从主套管本体1上滑脱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环设在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端部外表面上并向外延伸的防脱凸沿51以及设置在辅套管本体2管口四周并向内延伸的防脱扣环52。限位机构使得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始终处于对接状态,即省去了对接操作同时又能够避免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产生的密封性问题。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管口的端面上设有使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保持密封的密封活塞14,所述密封活塞14的中部具有与主套管本体1连通的通孔141。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的管壁上还设有用于观察内部血液流动情况的观察窗6。所述血管束紧件为带有开口的C形弹性扣环41。所述C形弹性扣环41的内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所述主套管本体1及辅套管本体2的内壁面上均覆设有抗凝涂层。所述主套管本体1及辅套管本体2的外壁面上均覆设有抗炎涂层。其安装过程如下:首先找到断裂的血管部位,在两个血管断端处分别采用两个止血夹将血管夹止,而后将主套管本体1套至进其中一侧的血管断端中,将辅套管本体2套至另一侧的血管断端中,并使用C形弹性扣环41分别将主套管本体1及辅套管本体2与对应侧的血管断端相固定,在确认固定牢固后,将两侧的止血夹打开,让血液恢复流动,并通过观察窗6观察血液流动的情况,在确认正常后直接将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向中间靠拢扣合,从而将两侧的血管断端拉伸对接至一起,即完成对接工作。实施例2: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主套管本体1、活动套置在主套管本体1一端外表面上的辅套管本体2以及用于使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保持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主套管本体1包括束紧段11以及套接段12,所述辅套管本体2套置在所述套接段12外;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束紧段11以及辅套管本体2的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环状的束紧凹槽13,还包括多个与与束紧凹槽13一一对应的血管束紧件,所述血管束紧件扣置在对应的束紧凹槽13上使得血管束紧件束紧后能够使得主套管本体1或辅套管本体2与血管之间形成固定;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环设在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外表面上的限位板31、环设在与限位板31相对一侧辅套管本体2管口四周并向外延伸的扣合板32以及多组设置在限位板31与扣合板32之间的扣件33。还包括用于防止辅套管本体2从主套管本体1上滑脱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环设在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端部外表面上并向外延伸的防脱凸沿51以及设置在辅套管本体2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卡扣式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套管本体(1)、活动套置在主套管本体(1)一端外表面上的辅套管本体(2)以及用于使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保持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主套管本体(1)包括束紧段(11)以及套接段(12),所述辅套管本体(2)套置在所述套接段(12)外;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束紧段(11)以及辅套管本体(2)的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环状的束紧凹槽(13),还包括多个与与束紧凹槽(13)一一对应的血管束紧件,所述血管束紧件扣置在对应的束紧凹槽(13)上使得血管束紧件束紧后能够使得主套管本体(1)或辅套管本体(2)与血管之间形成固定;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环设在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外表面上的限位板(31)、环设在与限位板(31)相对一侧辅套管本体(2)管口四周并向外延伸的扣合板(32)以及多组设置在限位板(31)与扣合板(32)之间的扣件(33);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管口的端面上设有使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保持密封的密封活塞(14),所述密封活塞(14)的中部具有与主套管本体(1)连通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卡扣式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套管本体(1)、活动套置在主套管本体(1)一端外表面上的辅套管本体(2)以及用于使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保持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主套管本体(1)包括束紧段(11)以及套接段(12),所述辅套管本体(2)套置在所述套接段(12)外;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束紧段(11)以及辅套管本体(2)的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环状的束紧凹槽(13),还包括多个与与束紧凹槽(13)一一对应的血管束紧件,所述血管束紧件扣置在对应的束紧凹槽(13)上使得血管束紧件束紧后能够使得主套管本体(1)或辅套管本体(2)与血管之间形成固定;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环设在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外表面上的限位板(31)、环设在与限位板(31)相对一侧辅套管本体(2)管口四周并向外延伸的扣合板(32)以及多组设置在限位板(31)与扣合板(32)之间的扣件(33);所述主套管本体(1)的套接段(12)管口的端面上设有使主套管本体(1)与辅套管本体(2)之间保持密封的密封活塞(14),所述密封活塞(14)的中部具有与主套管本体(1)连通的通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堃林广勤许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华瑞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