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60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护理病床,能够让病人方便且舒适地坐起,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板;床身,包含:呈凹字形、并且前端与床头板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的臀部承托板,可转动地安装在臀部承托板内凹区域前端并向后延伸的腿部承托板,和可转动地安装在腿部承托板的后端并向后延伸的脚部承托板;支腿部;床头支撑驱动构件,包含:一端与床头板背面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与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通过驱动第一连接板带动床头板向上抬起和向下退回的第一四导柱气缸;以及床身支撑驱动构件,包含:一端与脚部承托板背面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与第二连接板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的第二四导柱气缸。

Clinical Nurs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床护理病床
本技术属于医用护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病床。
技术介绍
现有护理床的床身大多为一平板状,病人只能平躺在床身上,病人坐起时需要旁人的帮忙,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病人有时觉得麻烦,从而长时间平躺在床上,不利于身体康复,而且护理人员在照顾病人时也非常不方便,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让病人方便且舒适地坐起的临床护理病床。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护理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板,与病人上半身相对应;床身,包含:与病人臀部相对应、呈凹字形、并且前端与床头板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的臀部承托板,与病人腿部相对应、且可转动地安装在臀部承托板的内凹区域前端并向后延伸的腿部承托板,和与病人脚部相对应、且可转动地安装在腿部承托板的后端并向后延伸至内凹区域出口处的脚部承托板;支腿部,安装在床身下方,支撑臀部承托板;床头支撑驱动构件,包含:一端与床头板背面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与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通过驱动第一连接板带动床头板向上抬起和向下退回的第一四导柱气缸;以及床身支撑驱动构件,包含:一端与脚部承托板背面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与第二连接板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通过驱动第二连接板带动脚部承托板和腿部承托板向下移动和向上退回的第二四导柱气缸。本技术所涉及的临床护理病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四导柱气缸通过第一万向节与第一连接板相铰接,第二四导柱气缸通过第二万向节与第二连接板相铰接。本技术所涉及的临床护理病床还可以包括:两组护栏构件,设置在臀部承托板的两侧,每组护栏构件都包含:固定在臀部承托板侧面上的安装杆,安装在安装杆上的隔离护栏,和设置在隔离护栏上的扶手。本技术所涉及的临床护理病床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关控制器,与第一四导柱气缸相连;和第二开关控制器,与第二四导柱气缸相连。本技术所涉及的临床护理病床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一组护栏构件中,隔离护栏包含多根栏杆,每根栏杆的两端都分别与安装杆和扶手相铰接,使栏杆与安装杆轴向的夹角可调。本技术所涉及的临床护理病床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支腿部包含:与臀部承托板背面固定相连的四个支撑腿,和分别安装在四个支撑腿底部的四个万向轮。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临床护理病床,由于具有以上结构,因此,当需要使病人坐起时,通过第一四导柱气缸带动床头板向上抬起至一定高度,使床头板保持在该位置作为靠背使用;然后,通过第二四导柱气缸下拉腿部承托板和脚部承托板,使它们逐渐下移,直到形成病人舒适的座椅状。当需要使病人平躺时,通过第一四导柱气缸将床头板向下拉,直至拉回水平状态;然后通过第二四导柱气缸将腿部承托板和脚部承托板上移至与臀部承托板齐平,即可供病人正常平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涉及的临床护理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涉及的临床护理病床作详细阐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临床护理病床10包括:床头板11、床身12、床头支撑驱动构件13、床身支撑驱动构件14、第一开关控制器15、第二开关控制器16、两组护栏构件17、以及支腿部18。床头板11与病人的头背部相对应。床身12包含臀部承托板12a、腿部承托板12b、以及脚部承托板12c。臀部承托板12a与病人臀部相对应,呈凹字形,它的前端与床头板11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本实施例中,臀部承托板12a通过转轴与床头板11的后端相铰接。腿部承托板12b与病人腿部相对应,可转动地安装在臀部承托板12a内凹区域的前端A,并且向后延伸;本实施例中,腿部承托板12b通过转轴与臀部承托板12a的后端相铰接。脚部承托板12c与病人脚部相对应,可转动地安装在腿部承托板12b的后端,并向后延伸至内凹区域出口处;本实施例中,脚部承托板12c通过转轴与腿部承托板12b的后端相铰接。床头支撑驱动构件13包含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四导柱气缸13a。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螺丝与床头板11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与第一四导柱气缸13a可转动地相连。第一四导柱气缸13a设置在床头板11下方,通过第一连接板对床头板11施力,转动和支撑床头板11。第一四导柱气缸13a的活塞杆、四个导柱均与第一连接板可转动地相连,四个导柱起到导向稳定的作用,第一四导柱气缸13a提供竖向的推、拉力,起到向上转动抬起(斜立)、和向下转动回拉床头板11的作用;将床头板11向上抬起后可作为靠背使用;将床头板11向下拉回至水平状态后可正常平躺。床身支撑驱动构件14包含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四导柱气缸14a。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螺丝与脚部承托板12c的背面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与第二四导柱气缸14a可转动地相连。第二四导柱气缸14a设置在脚部承托板12c下方,通过第二连接板对脚部承托板12c施力,转动和支撑脚部承托板12c。第二四导柱气缸14a的活塞杆、四个导柱均与第二连接板可转动地相连,四个导柱起到导向稳定的作用,第二四导柱气缸14a提供竖向的推、拉力,从而推动第二连接板向上或向下转动脚部承托板12c,并带动腿部承托板12b一起移动:第二四导柱气缸14a提供向上的推力,使腿部承托板12b、脚部承托板12c上移至与臀部承托板12a齐平,可供病人正常平躺;第二四导柱气缸14a提供向下的拉力,使腿部承托板12b和脚部承托板12c低于臀部承托板12a,形成座椅状,使病人腿脚下移达到自然坐姿状态。第一开关控制器15与第一四导柱气缸13a相连,并且操作端安装在扶手17c的底面上。第一开关控制器15可以通过有线(传输线)或无线方式(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四导柱气缸13a连接,来控制第一四导柱气缸13a的运行,例如,控制第一四导柱气缸13a启动、上升、下降、停止。第二开关控制器16与第二四导柱气缸14a相连,并且操作端安装在扶手17c的底面上。第二开关控制器16可以通过有线(传输线)或无线方式(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四导柱气缸14a连接,来控制第二四导柱气缸14a的运行,例如,控制第二四导柱气缸13a启动、上升、下降、停止。这里,控制器可以包括电磁阀、时间继电器和开关按钮,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分别设置在臀部承托板12a的背面,开关按钮设置在扶手17c上,电磁阀用于控制气缸的是否充气,时间继电器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动作,而开关按钮用于控制时间继电器的动作,将开关按钮设置在扶手17c上可以便于病人操作。两组护栏构件17设置在臀部承托板12a的两侧,每组护栏构件17都包含安装杆17a、隔离护栏17b、和扶手17c。安装杆17a固定在臀部承托板12a的侧面上。隔离护栏17b安装在安装杆17a上。扶手17c设置在隔离护栏17b上。在一组护栏构件17中,隔离护栏17b包含多根沿着安装杆17a长度方向排列的栏杆,每根栏杆的上下两端都分别与安装杆17a和扶手17c相铰接,使栏杆与安装杆17a轴向的夹角可调,从而实现扶手17c的高度调节:当临床护理病床10作为床使用时,将扶手17c向着床尾方向(向后)移动,使隔离护栏17b倒下(夹角最小);当临床护理病床10作为座椅使用时,将扶手17c向着床头方向(向前)移动,使隔离护栏17b立起(夹角最大呈90°)。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护理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板,与病人上半身相对应;床身,包含:与病人臀部相对应、呈凹字形、并且前端与所述床头板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的臀部承托板,与病人腿部相对应、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臀部承托板的内凹区域前端并向后延伸的腿部承托板,和与病人脚部相对应、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腿部承托板的后端并向后延伸至所述内凹区域出口处的脚部承托板;支腿部,安装在所述床身下方,支撑所述臀部承托板;床头支撑驱动构件,包含:一端与所述床头板背面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通过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带动所述床头板向上抬起和向下退回的第一四导柱气缸;以及床身支撑驱动构件,包含:一端与所述脚部承托板背面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通过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带动所述脚部承托板和所述腿部承托板向下移动和向上退回的第二四导柱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板,与病人上半身相对应;床身,包含:与病人臀部相对应、呈凹字形、并且前端与所述床头板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的臀部承托板,与病人腿部相对应、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臀部承托板的内凹区域前端并向后延伸的腿部承托板,和与病人脚部相对应、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腿部承托板的后端并向后延伸至所述内凹区域出口处的脚部承托板;支腿部,安装在所述床身下方,支撑所述臀部承托板;床头支撑驱动构件,包含:一端与所述床头板背面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通过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带动所述床头板向上抬起和向下退回的第一四导柱气缸;以及床身支撑驱动构件,包含:一端与所述脚部承托板背面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通过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带动所述脚部承托板和所述腿部承托板向下移动和向上退回的第二四导柱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护理病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万婷彭芳潘岑周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