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术魁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87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支架,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的上表面设有盛放箱、液压油箱和两个液压泵,固定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左侧,第一固定板通过合页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部设有漏斗,支板的上侧设有活动盖,活动盖与漏斗上下对应设置,漏斗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盛放箱连接,本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结构牢固,稳定耐用,可以便于移动,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便于病人的起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便于病人的排便,增强保护,减少对病人的伤害。

A Multifunc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ed for Car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心内科病人通常是躺在病床上进行治疗,需要长时间的卧床静养,病人长时间躺在床上,会产生劳累的感觉,而且在转移和进食、起卧以及排便等非常不方便,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现有的心内科用诊疗床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功能单一,不利于病人的上下床,而且搬运转移病人极其不便,容易对病人造成震动伤害,同时也不利于危重病人的排便,维护成本高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且由于心内科的病人病情复杂,需要经常将病人转运到检查设备上进行检查,而病人的起卧非常困难,往往需要有多人的协助方可完成转运,转运效率慢,不利于病人的检查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结构牢固,稳定耐用,可以便于移动,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便于病人的起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便于病人的排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支架,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的上表面设有盛放箱、液压油箱和两个液压泵,固定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左侧,第一固定板通过合页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部设有漏斗,支板的上侧设有活动盖,活动盖与漏斗上下对应设置,漏斗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盛放箱连接,第一固定板与支板的中部设有两个液压伸缩杆,两个液压伸缩杆前后对应设置,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处均设有第一铰链,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一铰链的一端设有第二铰链,第一铰链与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铰链与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两个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管与两个液压伸缩杆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固定架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三个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中部均套接有扶手,固定块的左右侧表面均设有带头螺柱,带头螺柱的一端穿过固定块的左右侧表面与扶手的侧表面接触,固定架的右表面设有第二顶板,固定架的左表面设有第一顶板,第一顶板的右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液压泵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下表面设有四个锁止万向轮,锁止万向轮通过螺柱与支架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海绵垫,海绵垫通过魔术贴分别与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粘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顶板的右表面设有标签袋,标签袋通过粘胶与第二顶板粘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手的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圈,防滑橡胶圈通过粘胶与扶手粘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结构牢固,稳定耐用,可以便于移动,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便于病人的起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便于病人的排便,增强保护,减少对病人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仰视示意图。图中:1支架、2支板、3扶手、4带头螺柱、5第一顶板、6第一铰链、7第一固定板、8活动盖、9第二固定板、10第二顶板、11海绵垫、12液压伸缩杆、13第二铰链、14锁止万向轮、15液压泵、16液压油箱、17标签袋、18固定架、19盛放箱、20漏斗、21固定块、22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包括固定架18,固定架18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支架1,支架1的下表面设有四个锁止万向轮14,锁止万向轮14通过螺柱与支架1固定连接,便于移动,给使用带来便利,支架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板2,支板2的上表面设有盛放箱19、液压油箱16和两个液压泵15,固定架18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板9和第一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7设置在第二固定板9的左侧,第一固定板7通过合页与第二固定板9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9和第一固定板7的上表面设有海绵垫11,海绵垫11通过魔术贴分别与第二固定板9和第一固定板7粘接,能够保护病人,减少对病人的伤害,第二固定板9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部设有漏斗20,支板2的上侧设有活动盖8,活动盖8与漏斗20上下对应设置,漏斗20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盛放箱19连接,第一固定板7与支板2的中部设有两个液压伸缩杆12,两个液压伸缩杆12前后对应设置,液压伸缩杆12的伸缩端处均设有第一铰链6,液压伸缩杆12远离第一铰链6的一端设有第二铰链13,第一铰链6与第一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铰链13与支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液压泵15的液压油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16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两个液压泵15的液压油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管与两个液压伸缩杆12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固定架18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三个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上表面中部均套接有扶手3,扶手3的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圈,防滑橡胶圈通过粘胶与扶手3粘接,增加防滑能力,给使用带来便利,固定块21的左右侧表面均设有带头螺柱4,带头螺柱4的一端穿过固定块21的左右侧表面与扶手3的侧表面接触,固定架18的右表面设有第二顶板10,第二顶板10的右表面设有标签袋17,标签袋17通过粘胶与第二顶板10粘接,便于医护人员的查房和记录,给医护人员带来便利,固定架18的左表面设有第一顶板5,第一顶板5的右表面设有控制开关22,控制开关2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22的输出端与液压泵15的输入端电连接。在使用时:连接外部电源,患者躺在床上,通过控制开关22控制液压泵15,使液压伸缩杆12升起,液压伸缩杆12带动第一固定板的升起,将患者推起,将活动盖8拿走,使患者排便在漏斗21中,从漏斗21进入盛放箱19中,通过扭动带头螺柱4可以使扶手进行升降,便于保护患者。本专利技术结构牢固,稳定耐用,锁止万向轮14可以便于移动,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通过液压伸缩杆12可以将第一固定板7推起,便于病人的起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漏斗20和盛放箱19便于病人的排便,增强保护,海绵垫11可以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包括固定架(1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8)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支架(1),支架(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板(2),支板(2)的上表面设有盛放箱(19)、液压油箱(16)和两个液压泵(15),固定架(18)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板(9)和第一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7)设置在第二固定板(9)的左侧,第一固定板(7)通过合页与第二固定板(9)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9)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部设有漏斗(20),支板(2)的上侧设有活动盖(8),活动盖(8)与漏斗(20)上下对应设置,漏斗(20)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盛放箱(19)连接,第一固定板(7)与支板(2)的中部设有两个液压伸缩杆(12),两个液压伸缩杆(12)前后对应设置,液压伸缩杆(12)的伸缩端处均设有第一铰链(6),液压伸缩杆(12)远离第一铰链(6)的一端设有第二铰链(13),第一铰链(6)与第一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铰链(13)与支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液压泵(15)的液压油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16)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两个液压泵(15)的液压油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管与两个液压伸缩杆(12)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固定架(18)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三个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上表面中部均套接有扶手(3),固定块(21)的左右侧表面均设有带头螺柱(4),带头螺柱(4)的一端穿过固定块(21)的左右侧表面与扶手(3)的侧表面接触,固定架(18)的右表面设有第二顶板(10),固定架(18)的左表面设有第一顶板(5),第一顶板(5)的右表面设有控制开关(22),控制开关(2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22)的输出端与液压泵(15)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多功能诊疗床,包括固定架(1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8)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支架(1),支架(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板(2),支板(2)的上表面设有盛放箱(19)、液压油箱(16)和两个液压泵(15),固定架(18)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板(9)和第一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7)设置在第二固定板(9)的左侧,第一固定板(7)通过合页与第二固定板(9)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9)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部设有漏斗(20),支板(2)的上侧设有活动盖(8),活动盖(8)与漏斗(20)上下对应设置,漏斗(20)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盛放箱(19)连接,第一固定板(7)与支板(2)的中部设有两个液压伸缩杆(12),两个液压伸缩杆(12)前后对应设置,液压伸缩杆(12)的伸缩端处均设有第一铰链(6),液压伸缩杆(12)远离第一铰链(6)的一端设有第二铰链(13),第一铰链(6)与第一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铰链(13)与支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液压泵(15)的液压油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16)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两个液压泵(15)的液压油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管与两个液压伸缩杆(12)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固定架(18)的前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术魁
申请(专利权)人:马术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