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50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包括屏风板本体,在所述屏风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立柱安装槽,在所述侧立柱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侧立柱安装螺纹孔,在所述侧立柱安装槽上安装有侧立柱,在所述侧立柱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侧立柱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侧立柱安装通孔;在所述屏风板本体的上侧设有上横梁安装槽,在所述上横梁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上横梁安装螺纹孔,在所述上横梁安装槽上安装有上横梁,在所述上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上横梁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上横梁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美观性能较好,便于拆卸安装,不但能够将办公空间有效的隔断,并且还具备书写以及隔音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
本技术涉及办公家具
,特别涉及到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
技术介绍
屏风,中国传统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中式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现有的屏风大多为一个整体,采用单层的聚酯纤维板通过切割、压制而成,不但使其整体体积较大,并且较为笨重,边框设置在聚酯纤维板的外侧,整体美观性能较差,拆卸安装较为困难,给屏风的拆卸安装工作带来较大的不便;另一个,现有的屏风的功能单一,仅用于办公空间的隔断,不具备书写以及吸音功能,严重影响了屏风的发展空间。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较为轻巧,整体美观性能较好,便于拆卸安装,不但能够将办公空间有效的隔断,并且还具备书写以及隔音功能的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较为轻巧,整体美观性能较好,便于拆卸安装,不但能够将办公空间有效的隔断,并且还具备书写以及隔音功能的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包括屏风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风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立柱安装槽,在所述侧立柱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侧立柱安装螺纹孔,在所述侧立柱安装槽上安装有侧立柱,在所述侧立柱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侧立柱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侧立柱安装通孔;在所述屏风板本体的上侧设有上横梁安装槽,在所述上横梁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上横梁安装螺纹孔,在所述上横梁安装槽上安装有上横梁,在所述上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上横梁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上横梁安装通孔。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风板本体包括下屏风板和设置在下屏风板上侧的上屏风板,在所述下屏风板的上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块安装槽,在所述限位块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块,在所述上屏风板的下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与限位块相对应的限位槽。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屏风板与上屏风板均包括两块相对的吸音书写面板,在两块吸音书写面板之间填充有隔音棉。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立柱与上横梁的横截面整体均呈几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屏风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立柱安装槽,在屏风板本体的上侧设有上横梁安装槽,从而使侧立柱与上横梁分别隐藏安装在侧立柱安装槽以及上横梁安装槽内,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该无框屏风的整体美观性能;另外,屏风板本体包括下屏风板和设置在下屏风板上侧的上屏风板,也就是说屏风板本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拆卸安装,给屏风的拆卸安装工作带来较大的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屏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屏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立柱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上横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图6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包括屏风板本体100。在屏风板本体100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立柱安装槽,在侧立柱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侧立柱安装螺纹孔,在侧立柱安装槽上安装有侧立柱200,在侧立柱2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侧立柱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侧立柱安装通孔。安装时,选用螺栓600穿过侧立柱安装通孔与侧立柱安装螺纹孔配合,将侧立柱200固定安装在侧立柱安装槽内,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将侧立柱200隐藏在侧立柱安装槽内,有效的提高了无框屏风美观性能。在屏风板本体100的上侧设有上横梁安装槽,在上横梁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上横梁安装螺纹孔,在上横梁安装槽上安装有上横梁300,在上横梁3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上横梁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上横梁安装通孔,侧立柱200与上横梁300的横截面整体均呈几型。安装时,选用螺栓700穿过上横梁安装通孔与上横梁安装螺纹孔配合,将上横梁300固定安装在上横梁安装槽内,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将上横梁隐藏在上横梁安装槽内,进一步提高了无框屏风美观性能。屏风板本体100包括下屏风板110和设置在下屏风板110上侧的上屏风板120,在下屏风板110的上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块安装槽,在限位块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块500,在上屏风板120的下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与限位块500相对应的限位槽,也就是说屏风板本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拆卸安装,给屏风的拆卸安装工作带来较大的便利。下屏风板110包括两块相对的下吸音书写面板111、112,在两块下吸音书写面板111、112之间填充有下隔音棉113,上屏风板120均包括两块相对的上吸音书写面板121、122,在两块上吸音书写面板121、122之间填充有上隔音棉123,采用此种结构不但能够将办公空间有效的隔断,并且还具备书写以及隔音功能。在下屏风板110的下侧的两端处分别设有支脚400,支脚400通过安装件800安装在下屏风板110上,安装件800通过螺栓900安装在下屏风板110上,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该无框屏风整体的稳定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在屏风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立柱安装槽,在屏风板本体的上侧设有上横梁安装槽,从而使侧立柱与上横梁分别隐藏安装在侧立柱安装槽以及上横梁安装槽内,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该无框屏风的整体美观性能;另外,屏风板本体包括下屏风板和设置在下屏风板上侧的上屏风板,也就是说屏风板本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拆卸安装,给屏风的拆卸安装工作带来较大的便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包括屏风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风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立柱安装槽,在所述侧立柱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侧立柱安装螺纹孔,在所述侧立柱安装槽上安装有侧立柱,在所述侧立柱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侧立柱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侧立柱安装通孔;在所述屏风板本体的上侧设有上横梁安装槽,在所述上横梁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上横梁安装螺纹孔,在所述上横梁安装槽上安装有上横梁,在所述上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上横梁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上横梁安装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框屏风,包括屏风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风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立柱安装槽,在所述侧立柱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侧立柱安装螺纹孔,在所述侧立柱安装槽上安装有侧立柱,在所述侧立柱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侧立柱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侧立柱安装通孔;在所述屏风板本体的上侧设有上横梁安装槽,在所述上横梁安装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上横梁安装螺纹孔,在所述上横梁安装槽上安装有上横梁,在所述上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上横梁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上横梁安装通孔。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军陶立维郑旦田林森胡海昌
申请(专利权)人:诺梵上海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