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超专利>正文

旋拧式钓竿尾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41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钓具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提高垂钓体验的旋拧式钓竿尾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件主体中设有收放腔,尾件主体的后端开设手环收放孔,手环收放孔与收放腔连通,收放腔内设有手环收放旋拧机构,所述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包括定位套筒、基座、手环和外盖板,其中定位套筒置于收放腔内且定位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手环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基座置于定位套筒内,且基座外壁设有与定位套筒内壁相配合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加合理,配件数量少,装配简便,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且手环的收放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外部沁入泥沙污水导致手环收放失灵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拧式钓竿尾件
:本技术涉及钓具配件制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提高垂钓体验的旋拧式钓竿尾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钓竿是垂钓运用中必备的工具,目前钓竿按竿体结构可以分为实心竿和空心竿,其中实心竿体的强度虽然较高,但整体重量大,且收纳不便,随着新型材料例如高强度碳纤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多竿节的空心竿体式结构被更多的采纳,此类结构的钓竿竿体由多个锥筒状空心竿节套接组成,其中钓竿竿体的后端竿节上安装钓竿把手以及鱼线轮等配件,在使用时,多个空心竿节展开,形成钓竿竿体,非使用状态下将多个空心竿节均收入底端的持握竿节中,然后使用钓竿前堵头和钓竿尾件封闭持握竿节的前后端,完成对钓竿的收纳。钓竿尾件除了对持握竿节后端进行封闭之外,往往设有失手环,失手环上可以系缚带体,垂钓时使用者将带体套在手腕上,能够避免钓竿因失手落入水中,而在不需要使用失手环的情况下,失手环位于尾件外部会影响持握手感,造成磨手,为此,专利文献CN203492617U公开了一种钓鱼竿后堵头,其通过在尾件中设置定位套、导向柱塞和失手环,使其产品在使用时失手环可以拉出或收入尾件内,但这种结构复杂,零配件多,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提高垂钓体验的旋拧式钓竿尾件。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旋拧式钓竿尾件,设有尾件主体,尾件主体的前部设有用于与钓竿底竿相连接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件主体中设有收放腔,尾件主体的后端开设手环收放孔,手环收放孔与收放腔连通,收放腔内设有手环收放旋拧机构,所述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包括定位套筒、基座、手环和外盖板,其中定位套筒置于收放腔内且定位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手环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基座置于定位套筒内,且基座外壁设有与定位套筒内壁相配合的外螺纹,外盖板上开设手环孔,外盖板用于封闭定位套筒的后端,定位套筒的后端为靠近手环收放孔的一端,基座在定位套筒内沿螺纹旋转升降带动基座上的手环随基座升降并沿外盖板上的手环孔伸出或收入,手环的长度应满足当基座位于收放腔最底端时,手环顶端沿外盖板上的手环孔露出且不超出尾件主体后端面所处端面。本技术所述收放腔呈条形,优选为与尾件主体中轴线同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定位套筒采用与收放腔相适应的圆柱形筒状,定位套筒置于收放腔内。本技术所述尾件主体上的手环收放孔呈倒置的喇叭状,即较大的口径朝外,较小的口径朝向收放腔,外盖板设置在收放腔与手环收放孔较小的口径相接处,从而使基座位于收放腔最底端时,基座上的手环沿外盖板上的手环孔伸出,伸出的手环顶端位于喇叭状手环收放孔中,这时手环处于收起状态,使用者持握竿体时由于手环顶端位于手环收放孔内,低于尾件主体后端的端面,不会发生磨手的情况,而且使用者在展开手环时,可以捏紧手环顶端将手环旋出,喇叭状的手环收放孔便于使用者持捏手环;进一步,手环收放孔的内壁可以呈直线状斜面,也可以呈弧形内凹面;进一步,手环的顶端高出外盖板端面的高度优选大于1.0mm。本技术所述尾件主体内还设有配重块,用于提高持握手感。本技术所述尾件主体的后端可以采用弧形外凸端面,便于增大尾件主体内腔体长度,从而容置相关配件。本技术所述手环采用门字状环,底端固定在基座上,外盖板上的手环孔的宽度略大于手环宽度,便于手环旋入旋出。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完成手环收入/伸出尾件主体,从而解决了传统失手环暴露在尾件外部导致持握手感差的问题,此外,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结构更加合理,配件数量少,装配简便,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且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基于螺纹配合工作,外盖板的宽度与手环厚度相适应,从而使手环的收放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外部沁入泥沙污水导致手环收放失灵等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手环收纳状态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手环展开状态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手环收放旋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手环收放旋拧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中外盖板的剖面图。附图标记:尾件主体1、外螺纹2、收放腔3、手环收放孔4、定位套筒5、基座6、手环7、外盖板8、手环孔9、配重块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旋拧式钓竿尾件,设有尾件主体1,尾件主体1的前部设有用于与钓竿底竿相连接的外螺纹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件主体1中设有收放腔3,尾件主体1的后端开设手环收放孔4,手环收放孔4与收放腔3连通,收放腔3内设有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如附图3及附图4所示,所述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包括定位套筒5、基座6、手环7和外盖板8,其中定位套筒5置于收放腔3内且定位套筒5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手环7的一端固定在基座6上,基座6置于定位套筒5内,且基座6外壁设有与定位套筒5内壁相配合的外螺纹,外盖板8上开设手环孔9,外盖板8用于封闭定位套筒5的后端,定位套筒5的后端为靠近手环收放孔4的一端,基座6在定位套筒5内沿螺纹旋转升降带动基座6上的手环7随基座6升降并沿外盖板8上的手环孔9伸出或收入,手环7的长度应满足当基座6位于收放腔3最底端时,手环7顶端沿外盖板8上的手环孔9露出且不超出尾件主体后端面所处端面。本技术所述收放腔3呈条形,优选为与尾件主体1中轴线同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定位套筒5采用与收放腔3相适应的圆柱形筒状,定位套筒5置于收放腔3内。本技术所述尾件主体1上的手环收放孔4呈倒置的喇叭状,即较大的口径朝外,较小的口径朝向收放腔3,外盖板8设置在收放腔3与手环收放孔4较小的口径相接处,从而使基座6位于收放腔3最底端时,基座6上的手环7沿外盖板8上的手环孔9伸出,伸出的手环7顶端位于喇叭状手环收放孔4中,这时手环7处于收起状态,使用者持握竿体时由于手环顶端位于手环收放孔4内,低于尾件主体1后端的端面,不会发生磨手的情况,而且使用者在展开手环7时,可以捏紧手环顶端将手环7旋出,喇叭状的手环收放孔4便于使用者持捏手环;进一步,手环收放孔4的内壁可以呈直线状斜面,也可以呈弧形内凹面;进一步,手环7的顶端高出外盖板8端面的高度优选大于1.0mm。本技术所述尾件主体1内还设有配重块10,用于提高持握手感。本技术所述尾件主体1的后端可以采用弧形外凸端面,便于增大尾件主体1内腔体长度,从而容置相关配件。本技术所述手环7采用门字状环,底端固定在基座6上,外盖板8上的手环孔9的宽度略大于手环7宽度,便于手环7旋入旋出。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完成手环收入/伸出尾件主体,从而解决了传统失手环暴露在尾件外部导致持握手感差的问题,此外,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结构更加合理,配件数量少,装配简便,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且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基于螺纹配合工作,外盖板的宽度与手环厚度相适应,从而使手环的收放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外部沁入泥沙污水导致手环收放失灵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拧式钓竿尾件,设有尾件主体,尾件主体的前部设有用于与钓竿底竿相连接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件主体中设有收放腔,尾件主体的后端开设手环收放孔,手环收放孔与收放腔连通,收放腔内设有手环收放旋拧机构,所述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包括定位套筒、基座、手环和外盖板,其中定位套筒置于收放腔内且定位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手环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基座置于定位套筒内,且基座外壁设有与定位套筒内壁相配合的外螺纹,外盖板上开设手环孔,外盖板用于封闭定位套筒的后端,定位套筒的后端为靠近手环收放孔的一端,基座在定位套筒内沿螺纹旋转升降带动基座上的手环随基座升降并沿外盖板上的手环孔伸出或收入,手环的长度应满足当基座位于收放腔最底端时,手环顶端沿外盖板上的手环孔露出且不超出尾件主体后端面所处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拧式钓竿尾件,设有尾件主体,尾件主体的前部设有用于与钓竿底竿相连接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件主体中设有收放腔,尾件主体的后端开设手环收放孔,手环收放孔与收放腔连通,收放腔内设有手环收放旋拧机构,所述手环收放旋拧机构包括定位套筒、基座、手环和外盖板,其中定位套筒置于收放腔内且定位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手环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基座置于定位套筒内,且基座外壁设有与定位套筒内壁相配合的外螺纹,外盖板上开设手环孔,外盖板用于封闭定位套筒的后端,定位套筒的后端为靠近手环收放孔的一端,基座在定位套筒内沿螺纹旋转升降带动基座上的手环随基座升降并沿外盖板上的手环孔伸出或收入,手环的长度应满足当基座位于收放腔最底端时,手环顶端沿外盖板上的手环孔露出且不超出尾件主体后端面所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拧式钓竿尾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腔呈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