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超专利>正文

新型钓竿尾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41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钓具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的新型钓竿尾件,设有尾件本体,其特征在于尾件本体的后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上铰接手环并设有用于收纳手环的凹槽,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端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可靠稳定等显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钓竿尾件
:本技术涉及钓具配件制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的新型钓竿尾件。
技术介绍
:钓竿是垂钓运动中不可缺少的运动器械,为了便于存储和携带,钓竿可以采用多节收缩式结构,通过多节竿体套接形成钓竿竿体,使用时将多节竿体展开,使用完毕将多节竿体统一收纳到底竿竿节中。为了避免收纳时多节竿体在底竿中窜出,钓竿一般配有前堵头和尾件,前堵头和尾件分别用于封闭底竿竿节的前端和后端,其中为了方便携带,尾件上一般设有挂环,传统的尾件挂环直接设置在尾件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其他配件钩挂牵拉,而且使用者持握时外凸的挂环磨手,持握手感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生产商将挂环做成隐藏式,如专利文件CN203492617U公开了一种钓鱼竿后堵头,其通过在尾件中设置定位套、导向柱塞和失手环,使其产品在使用时失手环可以拉出或收入尾件内,但这种结构复杂,零配件多,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的新型钓竿尾件。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新型钓竿尾件,设有尾件本体,其特征在于尾件本体的后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上铰接手环并设有用于收纳手环的凹槽,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端面平齐。本技术所述尾件本体的后端呈弧形外凸状,定位孔开设在尾件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定位柱前端最高点与尾件本体的后端面平齐,因此手环收入凹槽后,定位柱以及手环均被收入定位孔内,避免持握磨手。本技术所述定位孔开设为圆形孔,定位柱为圆柱状,定位柱的前端面上设有手环铰接凸起,手环铰接凸起的两端设有铰接孔,定位柱前端面上还设有收纳凹槽,收纳凹槽位于手环铰接凸起一侧,手环为矩形框状手环,手环一端铰接在手环铰接凸起上,手环的另一端侧折收入凹槽中;收纳凹槽内设有条形凸台,条形凸台的设置方向与手环的长度方向垂直,条形凸台上设有用于卡紧手环侧边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截面为圆弧形,卡槽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手环侧边的外径,所述圆弧形的长度大于半个圆周长度。本技术所述卡槽的截面为燕尾型,卡槽开口处可以设有便于手环卡入的弧形过渡段。本技术为了方便使用者取出折叠后的手环,手环的后端向外翘起,所述手环的后端为远离手环铰接凸起的一端,便于使用者展开手环。本技术为了避免定位孔边缘磨手,定位孔边缘的尾件本体设有倒角结构。本技术所述定位柱通过黏胶或螺纹或压铸固定在定位孔内。本技术所述尾件本体内置配重块,用于提高垂钓体验,尾件本体的前端外侧还设有用于与钓竿末端相连接的螺纹,尾件本体的前端设有封闭盖。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需要从尾件后端展开手环,或将手环侧折,即可收纳至凹槽内,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泥沙进入失手环的滑动机构,导致失手环无法拉出的情况,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的后端面平齐,使手环被收入后,尾件后端面无易钩挂牵拉的结构,安全稳定且不磨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可靠稳定等显著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尾件本体后端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手环展开与收起的使用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条形凸台的截面图。附图5是本技术中条形凸台的另一种截面图。附图标记:尾件本体1、定位柱2、手环3、凹槽4、条形凸台5、卡槽6、手环铰接凸起7、配重块8、封闭盖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钓竿尾件,设有尾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尾件本体1的后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柱2,定位柱2上铰接手环3并设有用于收纳手环的凹槽4,定位柱2的前端与尾件本体1端面平齐。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尾件本体1的后端呈弧形外凸状,定位孔开设在尾件本体1后端面的中心处,定位柱2前端最高点与尾件本体1的后端面平齐,因此手环3收入凹槽后,定位柱以及手环均被收入定位孔内,避免持握磨手。本技术所述定位孔开设为圆形孔,定位柱2为圆柱状,定位柱2的前端面上设有手环铰接凸起7,手环铰接凸起7的两端设有铰接孔,定位柱2前端面上还设有收纳凹槽4,收纳凹槽4位于手环铰接凸起7一侧,手环3为矩形框状手环,手环3一端铰接在手环铰接凸起上,手环的另一端侧折收入凹槽4中;收纳凹槽4内设有条形凸台5,条形凸台5的设置方向与手环3的长度方向垂直,条形凸台5上设有用于卡紧手环3侧边的卡槽,所述卡槽6的截面为圆弧形,卡槽6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手环3侧边的外径,所述圆弧形的长度大于半个圆周长度。如附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卡槽的截面为燕尾型,卡槽开口处可以设有便于手环卡入的弧形过渡段。本技术为了方便使用者取出折叠后的手环3,手环3的后端向外翘起,所述手环3的后端为远离手环铰接凸起的一端,便于使用者展开手环。本技术为了避免定位孔边缘磨手,定位孔边缘的尾件本体设有倒角结构。本技术所述定位柱2通过黏胶或螺纹或压铸固定在定位孔内。本技术所述尾件本体1内置配重块8,用于提高垂钓体验,尾件本体的前端外侧还设有用于与钓竿末端相连接的螺纹,尾件本体1的前端设有封闭盖9。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需要从尾件后端展开手环,或将手环侧折,即可收纳至凹槽内,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泥沙进入失手环的滑动机构,导致失手环无法拉出的情况,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的后端面平齐,使手环被收入后,尾件后端面无易钩挂牵拉的结构,安全稳定且不磨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可靠稳定等显著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钓竿尾件,设有尾件本体,其特征在于尾件本体的后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上铰接手环并设有用于收纳手环的凹槽,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端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钓竿尾件,设有尾件本体,其特征在于尾件本体的后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上铰接手环并设有用于收纳手环的凹槽,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端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钓竿尾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件本体的后端呈弧形外凸状,定位孔开设在尾件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定位柱前端最高点与尾件本体的后端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钓竿尾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开设为圆形孔,定位柱为圆柱状,定位柱的前端面上设有手环铰接凸起,手环铰接凸起的两端设有铰接孔,定位柱前端面上还设有收纳凹槽,收纳凹槽位于手环铰接凸起一侧,手环为矩形框状手环,手环一端铰接在手环铰接凸起上,手环的另一端侧折收入凹槽中;收纳凹槽内设有条形凸台,条形凸台的设置方向与手环的长度方向垂直,条形凸台上设有用于卡紧手环侧边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截面为圆弧形,卡槽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手环侧边的外径,所述圆弧形的长度大于半个圆周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