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火明专利>正文

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993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包括固接在鱼竿末端的竿稍和设置在竿稍上的鱼线,所述竿稍包括水平布置的硬竿和固接在硬竿上且向上倾斜布置的软竿,所述硬竿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的导向环一,所述软竿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导向环二,所述鱼线从导向环二中依次穿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采用分叉式两用竿稍,防止竿稍折断提高灵敏度方便观察鱼咬饵的情况和控制鱼的走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竿
,具体是指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
技术介绍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多节竿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鱼竿最初是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现通常用于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同时也会用于一些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目前传统的鱼竿,竿稍在钓鱼收线时容易被折断,而且钓鱼时需要观察鱼漂来提示钓鱼者有鱼咬饵了,长时间远距离观察眼睛容易疲劳,对于近视的钓鱼爱好者观察鱼漂会更加困难,另外在深水区钓鱼时,鱼漂与鱼钩之间的距离较大需要反复调试鱼漂,鱼钩与水底之间的距离操作繁琐,水越深浮漂反应越钝使得鱼漂不能即时的观察鱼咬饵的情况。大大降低了中鱼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方便观察鱼咬饵的情况免去调试鱼漂时间同时增加了鱼咬钩的灵敏度,提高中鱼率,也能有效控制鱼游动的方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包括固接在鱼竿末端的竿稍和设置在竿稍上的鱼线,所述竿稍包括水平延伸的硬竿和固接在硬竿上且向上倾斜布置的软竿,所述硬竿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的导向环一,所述软竿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导向环二,所述鱼线从导向环二中依次穿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采用分叉式竿稍,鱼线从软竿上的导向环二中依次穿过,在鱼咬饵时,可通过鱼拉动鱼线带动软竿发生位移变化来提供鱼咬钩信息,无需远距离的观察鱼漂,只要近距离观察软竿稍即可,另外在深水区钓鱼时,通过软竿可以提高鱼咬钩的灵敏度。当遇到大鱼时又可通过硬竿来掌控鱼游动的走向并且可以防止竿稍细尖处被折断。优选的,所述硬竿和软竿之间为分叉式连接的一体结构,受力均匀,制造方便,提高竿稍的质量。优选的,所述导向环一设有3个,且等间距的设置在硬竿上,所述导向环二设有3个,且等间距的设置在软竿上,使得硬竿和软竿在钓到鱼时受力都较为均匀。优选的,所述竿稍上设有和导向环一、导向环二相配合的导向环三,鱼线先穿过导线环三,使得鱼线穿接的更加平滑,减少鱼线的磨损,延长鱼线的使用寿命,防止收线时铅坠顶断竿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硬竿,2、软竿,3、鱼线,4、导向环一,5、导向环二,6、竿稍,7、导向环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包括固接在鱼竿末端的竿稍6和延伸在竿稍6上的鱼线3,所述竿稍6包括水平布置的硬竿1和固接在硬竿1上且向上倾斜布置的软竿2,所述硬竿1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3的导向环一4,所述软竿2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3导向环二5,所述鱼线3从导向环二5中依次穿过。所述硬竿1和软竿2之间为分叉一体结构。所述导向环一4设有3个,且等间距的设置在硬竿1上,所述导向环二5设有3个,且等间距的设置在软竿2上。所述竿稍6上设有和导向环一4、导向环二5相配合的导向环三7。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分叉式竿稍,可采用两种穿鱼线的方式,第一种鱼线依次穿过导向环三和硬竿上的导向环一,此时的鱼竿可当做普通鱼竿使用,第二种鱼线依次从导向环三和软竿上的导向环二中穿过,此时在鱼咬饵时,可通过鱼拉动鱼线带动软竿发生位移变化来提供鱼咬钩信息,无需远距离的观察鱼漂,只要近距离观察竿稍即可,另外在深水区钓鱼时,通过软竿可以提高鱼咬钩的灵敏度。当遇到大鱼时又可通过硬竿来掌控鱼的走向,方便观察鱼咬饵的情况和鱼的走向,硬稍可控制鱼的走向。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包括固接在鱼竿末端的竿稍(6)和设置在竿稍(6)上的鱼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竿稍(6)包括水平延伸的硬竿(1)和固接在硬竿(1)上且向上倾斜布置的软竿(2),所述硬竿(1)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3)的导向环一(4),所述软竿(2)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3)导向环二(5),所述鱼线(3)从导向环二(5)中依次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竿分叉式软硬竿稍,包括固接在鱼竿末端的竿稍(6)和设置在竿稍(6)上的鱼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竿稍(6)包括水平延伸的硬竿(1)和固接在硬竿(1)上且向上倾斜布置的软竿(2),所述硬竿(1)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3)的导向环一(4),所述软竿(2)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穿放鱼线(3)导向环二(5),所述鱼线(3)从导向环二(5)中依次穿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火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火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