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77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主要涉及搭载用具领域。包括套在无人机起落架上的X形支架、卡箍、箍在接地线线杆上的搭接杆;所述X形支架的设有环形搭载台,所述环形搭载台的环腔直径大于接地线线夹的宽度,所述环形搭载台上设有搭接槽;所述卡箍一侧通过短轴与搭接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搭接杆的长度与搭接槽相适应,所述搭接杆的一侧裹有一层铁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装置时,高空作业的工人能很方便的将搭载而来的接地线线杆从无人机上取下,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

Grounding Wire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
本技术涉及搭载用具领域,具体是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
技术介绍
无人机的使用已经在电力行业越发普及,合理有效的利用能够大大减轻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以前接地线线杆是通过工人别在腰间爬上电线杆或电塔,现在已经有使用无人机搭载的方式,无人机搭载运送接地线线杆的难度不大,但是高空作业的工人却不能很方便的将搭载而来的接地线线杆从无人机上取下,高空作业是很危险的,所以设计一种方便高空作业的工人将搭载而来的接地线线杆从无人机上取下的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使用本装置时,高空作业的工人能很方便的将搭载而来的接地线线杆从无人机上取下,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包括套在无人机起落架上的X形支架、卡箍、箍在接地线线杆上的搭接杆;所述X形支架的设有环形搭载台,所述环形搭载台的环腔直径大于接地线线夹的宽度,所述环形搭载台上设有搭接槽;所述卡箍一侧通过短轴与搭接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搭接杆的长度与搭接槽相适应,所述搭接杆的一侧裹有一层铁皮。所述搭接杆的一端设有弹簧槽和伸缩杆,所述弹簧槽内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杆一段限位设置在弹簧槽内与伸缩弹簧顶部接触。所述X形支架包括橡胶套、第一铰接座、架杆和第二铰接座,所述橡胶套套在无人机起落架末端,所述第一铰接座设置在橡胶套上,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在环形搭载台侧部,所述架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铰接。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装置时,将搭接杆转至水平,如说明书附图图2的状态,然后将其放置到环形搭载台上的搭接槽内,使用无人机搭载升空至高空作业位置。高空作业的工人用手握住底部的接地线线夹向顶部轻推,就能将搭接杆从搭接槽内推出,因为搭接杆的一侧裹有一层铁皮,带有铁皮的一侧要比另一则的质量重,搭接杆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旋转至说明书附图图3的状态,使其与接地线线杆平行。这时在将接地线线杆从环形搭载台中部的环腔内向下拉出即可。通过使用此种方式,高空作业的工人能很方便的将搭载而来的接地线线杆从无人机上取下,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X形支架套在无人机起落架上时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搭接杆箍在接地线线杆上保持水平时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搭接杆箍在接地线线杆上保持竖直时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无人机起落架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无人机起落架;2、X形支架;3、卡箍;4、接地线线杆;5、搭接杆;6、环形搭载台;7、搭接槽;8、铁皮;9、弹簧槽;10、伸缩杆;11、伸缩弹簧;12、橡胶套;13、第一铰接座;14、架杆;15、第二铰接座;16、接地线线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所述是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主体结构包括套在无人机起落架1上的X形支架2、卡箍3、箍在接地线线杆4上的搭接杆5;所述X形支架2的设有环形搭载台6,所述环形搭载台6的环腔直径大于接地线线夹16的宽度,所述环形搭载台6上设有搭接槽7;所述卡箍3一侧通过短轴与搭接杆5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搭接杆5的长度与搭接槽7相适应,所述搭接杆5的一侧裹有一层铁皮8。搭接杆5的一端设有弹簧槽9和伸缩杆10,弹簧槽9内设有伸缩弹簧11,伸缩杆10一端限位设置在弹簧槽9内与伸缩弹簧11顶部接触。将搭接杆5放置到环形搭载台6上的搭接槽7内时,在伸缩弹簧11弹力作用下能够将伸缩杆10弹出一部分,使伸缩杆10末端紧压在搭接槽7侧壁,从而保证搭接杆5在搭接槽7内放置的更加稳定。使用方法:使用本装置时,将搭接杆5转至水平,如说明书附图图2的状态,然后将其放置到环形搭载台6上的搭接槽7内。在伸缩弹簧11弹力作用下能够将伸缩杆10弹出一部分,使伸缩杆10末端紧压在搭接槽7侧壁,从而保证搭接杆5在搭接槽7内放置的更加稳定。然后使用无人机搭载升空至高空作业位置。然后高空作业的工人用手握住底部的接地线线夹16向顶部轻推,就能将搭接杆5从搭接槽7内推出,因为搭接杆5的一侧裹有一层铁皮8,带有铁皮8的一侧要比另一则的质量重,搭接杆5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旋转至说明书附图图3的状态,使其与接地线线杆4平行。这时在将接地线线杆4从环形搭载台6中部的环腔内向下拉出即可。通过使用此种方式,高空作业的工人能很方便的将搭载而来的接地线线杆4从无人机上取下,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为了使装置能更加方便的安装到无人机起落架1上,而且适用于不同长宽的无人机起落架1,我们将X形支架2设置为包括橡胶套12、第一铰接座13、架杆14和第二铰接座15,所述橡胶套12套在无人机起落架1末端,所述第一铰接座13设置在橡胶套12上,所述第二铰接座15设置在环形搭载台6侧部,所述架杆14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13、第二铰接座15铰接。这样就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调整X形支架2的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在无人机起落架(1)上的X形支架(2)、卡箍(3)、箍在接地线线杆(4)上的搭接杆(5);所述X形支架(2)的设有环形搭载台(6),所述环形搭载台(6)的环腔直径大于接地线线夹(16)的宽度,所述环形搭载台(6)上设有搭接槽(7);所述卡箍(3)一侧通过短轴与搭接杆(5)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搭接杆(5)的长度与搭接槽(7)相适应,所述搭接杆(5)的一侧裹有一层铁皮(8)。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在无人机起落架(1)上的X形支架(2)、卡箍(3)、箍在接地线线杆(4)上的搭接杆(5);所述X形支架(2)的设有环形搭载台(6),所述环形搭载台(6)的环腔直径大于接地线线夹(16)的宽度,所述环形搭载台(6)上设有搭接槽(7);所述卡箍(3)一侧通过短轴与搭接杆(5)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搭接杆(5)的长度与搭接槽(7)相适应,所述搭接杆(5)的一侧裹有一层铁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机用接地线搭载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杆(5)的一端设有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