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式调压线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1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8:26
一种层式调压线圈结构,包括调压线圈铜导线,围屏,绝缘端圈,绝缘筒,内撑条,紧缩带,所述层式调压线圈为变压器器身最外一层绕组。所述调压线圈铜导线绕制在带内撑条的绝缘筒上,成螺旋层式。所述围屏包裹在层式调压线圈的外表面,调压线圈上下出头均在围屏外部布局行走并用紧缩带绑扎固定。所述绝缘端圈在层式调压线圈的上下端,用于固定压紧线圈。可大大缩减原调压线圈幅向尺寸,减少调压线圈铜线用量,同时直接缩小了变压器铁芯、油箱整体尺寸,减少硅钢片、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降低制造成本,节约制造费用;同时该结构绕制简单,大大缩减生产周期,节省人工成本;该结构上下出头对接连线标号自动对齐,引线也是极其方便简单。

A Layered Voltage Regulating Coi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式调压线圈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压器调压线圈的结构。
技术介绍
调压线圈作为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必不可少的一个线圈,一般为8组铜导线成螺旋式或连续式,然后上下16个出头根据出头标号上下对应连接成9个出线,并与高压线圈下部出头共10根引线接入有载开关,起到调节电压的作用。但该结构需要油道垫块,幅向直径尺寸偏大,从而导致整体变压器尺寸也偏大,而且其上下16个出头对接麻烦,需要把每个头根据标号扭成“鸡爪”或“麻花”式,操作复杂。为有效优化调压线圈结构,降低制造成本,简化生产制造,专利技术人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层式调压线圈结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层式调压线圈结构,把调压线圈做成层式线圈,取消油道垫块,并且直接把上下出头按照图纸样式对接起来,可大大缩减原调压线圈幅向尺寸,直接减少调压线圈铜线用量,同时直接缩小了变压器铁芯、油箱整体尺寸,减少硅钢片、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每台节约5000~10000元的制造费用;该结构绕制简单,大大缩减生产周期,节省人工成本;该结构上下出头对接连线标号自动对齐,相比原来16个出头要单独弯折成“鸡爪”式或“麻花”式,更加美观,引线也是极其方便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创新结构,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层式调压线圈结构,把调压线圈做成层式线圈,以能取消油道垫块,并且可直接把上下出头按照图纸样式对接起来,从而大大缩减原调压线圈幅向尺寸,能直接减少调压线圈铜线用量,同时直接缩小了变压器铁芯、油箱整体尺寸,减少硅钢片、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每台节约5000~10000元的制造费用;该结构绕制简单,大大缩减生产周期,节省人工成本;该结构上下出头对接连线标号自动对齐,相比原来16个出头要单独弯折成“鸡爪”式或“麻花”式,更加美观,引线也是极其方便简单。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层式调压线圈结构,包括调压线圈铜导线,围屏,绝缘端圈,绝缘筒,内撑条,紧缩带,所述层式调压线圈为变压器器身最外一层绕组且不具油道垫块。所述调压线圈铜导线绕制在带内撑条的绝缘筒上,成螺旋层式,使带内撑条2的绝缘筒1就为层式调压线圈的“骨架”,确保线圈的机械强度,而且层式线圈取消了油道垫块,可大大缩减调压线圈幅向尺寸,直接减少调压线圈铜线用量。其中,较佳的:所述围屏包裹在层式调压线圈铜导线的外表面,调压线圈上下出头均在围屏外部布局行走并用紧缩带绑扎固定。所述绝缘端圈在层式调压线圈的上下端,用于固定压紧线圈,确保层式调压线圈不会向外凸起。该结构可以根据引线需求做成左绕线或右绕向,可从下往上引,也可从上往下引,而且上下出头对接连线标号自动对齐,相比原来16个出头要单独弯折成“鸡爪”式或“麻花”式,更加美观,引线也是极其方便简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节省材料本技术取消了油道垫块,可大大缩减调压线圈幅向尺寸,直接减少调压线圈铜线用量。同时,本技术借助上述结构直接缩小了变压器铁芯、油箱整体尺寸,减少硅钢片、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每台节约5000~10000元的制造费用。2.简化结构,制造简单并且该结构绕制简单,不再需要制造油道垫块,并且绕制时也不需要逐块逐块放置油道垫块。因而能大大缩减生产周期,节省人工成本。3.更美观、引线也更方便该结构可以根据引线需求做成左绕线或右绕向,可从下往上引,也可从上往下引,而且上下出头对接连线标号自动对齐,相比原来16个出头要单独弯折成“鸡爪”式或“麻花”式,本技术的该结构更加美观,其引线连接也是极其方便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层式调压线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压线圈出头弯折后导线标号排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调压线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压线圈出头标号及连接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在变压器上应用的位置示意图。其中,1绝缘筒,2内撑条,3绝缘端圈,4调压线圈铜导线,5围屏,6紧缩带,10本技术层式调压线圈结构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层式调压线圈结构,主要包括调压线圈铜导线4,围屏5,绝缘端圈3,绝缘筒1,内撑条2,紧缩带6,所述层式调压线圈为变压器器身最外一层绕组。所述调压线圈铜导线4绕制在带内撑条2的绝缘筒1上,成螺旋层式,带内撑条2的绝缘筒1就为层式调压线圈的“骨架”,确保线圈的机械强度,而且层式线圈取消了油道垫块,可大大缩减调压线圈幅向尺寸,直接减少调压线圈铜线用量。同时直接缩小了变压器铁芯、油箱整体尺寸,减少硅钢片、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每台节约5000~10000元的制造费用。该结构绕制也简单,不再需要制造油道垫块,绕制时也不需要逐块逐块放置油道垫块。大大缩减生产周期,节省人工成本。所述围屏5包裹在层式调压线圈铜导线4的外表面,调压线圈上下出头均在围屏5外部布局行走并用紧缩带6绑扎固定。通过围屏5的包裹和紧缩带6的绑扎,确保层式调压线圈不会向外凸起。另外,该结构可以根据引线需求做成左绕线或右绕向,可从下往上引,也可从上往下引,而且上下出头对接连线标号自动对齐。请参见图4,本技术调压线圈出头标号及连接原理图,可以看出本具体实施例的调压线圈有8段铜导线,其分成16个出头标号,同时这8段线不同线段的首尾需要在外部做一次直接短接,而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这16个标号通过这种结构绕制后,不同线段的首尾已经自动对齐,此时向外部引线时可直接引出。现有技术中原来的16个出头上下需要根据一边不动,另一边要对应相关出头标号单独弯折成“鸡爪”式或“麻花”式,操作复杂又不美观,与此相对,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则更加美观,引线也是极其方便简单。所述绝缘端圈3是在层式调压线圈铜导线4的上下端,以用于固定压紧线圈本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式调压线圈结构,所述线圈为变压器器身最外一层绕组,且不具油道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调压线圈铜导线(4),围屏(5),绝缘端圈(3),绝缘筒(1),内撑条(2);其中,所述调压线圈铜导线(4)绕制在带内撑条(2)的绝缘筒(1)上,成螺旋层式,使带内撑条(2)的绝缘筒(1)成为确保该线层式调压线圈的机械强度的骨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式调压线圈结构,所述线圈为变压器器身最外一层绕组,且不具油道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调压线圈铜导线(4),围屏(5),绝缘端圈(3),绝缘筒(1),内撑条(2);其中,所述调压线圈铜导线(4)绕制在带内撑条(2)的绝缘筒(1)上,成螺旋层式,使带内撑条(2)的绝缘筒(1)成为确保该线层式调压线圈的机械强度的骨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层式调压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屏(5)包裹在层式调压线圈铜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新才彭冲陶波万昇邱增辉戴云芳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人民输变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