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转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058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转盘装置,包括反应池以及设置于反应池内的生物转盘,反应池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生物转盘包括与反应池两端转动连接的转轴以及垂直固定于转轴与转轴同心的圆形盘片,所述转轴受控于一伺服电机,所述圆形盘片沿转轴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转轴上于圆形盘片的外部还依次错开设置有从内到外直径逐渐增大的若干半圆形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内壁以及圆形盘片的外壁均覆盖有生物填料,所述转筒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空气流通的开槽,所述转筒通过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转轴上,该生物转盘装置安装方便、微生物负荷高,且能够有效避免短流的发生。

A Biological Turntab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转盘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物转盘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自古,人均水资源一直处于匮乏状态,每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除了存在大体积的固体垃圾之外,其主要含有大量的BOD和COD,这些生活污水若不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水资源的污染,且会导致可用淡水资源的不断消耗。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污水处理厂、厌氧气池、人工湿地、稳定塘及土地渗透系统等,以上技术具有占用较大的面积,处理效率较低,处理后的出水达标率低等缺点。而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建设及运行成本较高。而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是现有的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是一种生物膜法废水处理装置,由水槽和旋转的盘体组成,盘体部分位于水下,部分位于水上,盘体表面及内部生产有微生物膜,通过反复间隔接触水槽中的污水和空气中的氧气,使微生物代谢掉生活污水中的BOD和COD,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现有的生物转盘装置中盘片一般与转轴垂直设置,截留水的能力较差,存在短流的缺点,且单位体积上微生物的负荷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转盘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短流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生物转盘装置,包括反应池以及设置于反应池内的生物转盘,反应池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生物转盘包括与反应池两端转动连接的转轴以及垂直固定于转轴与转轴同心的圆形盘片,所述转轴受控于一伺服电机,所述圆形盘片沿转轴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转轴上于圆形盘片的外部还依次错开设置有从内到外直径逐渐增大的若干半圆形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内壁以及圆形盘片的外壁均覆盖有生物填料,所述转筒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空气流通的开槽,所述转筒通过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转轴上。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转筒设置有3个且从里到外依次对称错开设置。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依次键配合穿过转筒和转轴的辅助轴以及于最外侧转筒外壁处设置的与辅助轴键配合穿插后紧贴转筒外壁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将限位套和辅助轴固定的紧固机构。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自限位套的外环壁垂直向内设置的螺纹孔、辅助轴外环壁上垂直向内设置的通孔以及于限位套外设置的依次穿过螺纹孔和通孔后进行紧固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上还设置有避免紧固螺栓滑出的限位螺帽。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辅助轴包括圆形轴杆以及于轴杆外环面隆起的至少一条向轴杆两端延伸的限位凸条,所述转筒的两端设置有与辅助轴配合穿插的第一让位槽,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有与辅助轴配合穿插的第二让位槽。进一步优化为:转筒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空气流通的开槽,开槽为半圆形,在开槽内设置有至少一条支撑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整个装置由一个伺服电机带动,在圆形盘片外还错开设置有若干半圆形转筒,且半圆形的转筒从内到外直径逐渐增大,当转轴旋转时,这些转筒接触污水时,污水会自两端及开口处进入到的转筒内部,转筒的内、外表面和转筒内部分圆形盘片浸没在污水里,使转筒内外表面和圆形盘片上的微生物对污水内的BOC和COD进行分解,当转轴旋转后,刚未接触污水的转筒以及圆形盘片上的微生物接触到污水,刚刚接触到污水的转筒在接触空气后,其内部的污水会在转筒内流动,顺着转筒之间的间隙缓缓流至交错的转筒内部直至接触到圆形盘片,大大增加了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时间,该生物转盘装置安装方便、微生物负荷高,且能够有效避免短流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生物转盘的拆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生物转盘装置的轴测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生物转盘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转轴;101、第二让位槽;2、圆形盘片;3、辅助轴;301、限位凸条;302、通孔;4、转筒;401、开槽;402、第一让位槽;403、支撑杆;5、限位套;501、紧固螺栓;6、反应池;7、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生物转盘装置,参考图1-图4所示,包括反应池6以及设置于反应池6内的生物转盘,反应池6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生物转盘包括与反应池6两端转动连接的转轴1以及垂直固定于转轴1与转轴1同心的圆形盘片2,圆形盘片2与转轴1一体设置,转轴1受控于一伺服电机7,圆形盘片2沿转轴1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转轴1上于圆形盘片2的外部还依次错开设置有从内到外直径逐渐增大的若干半圆形的转筒4,本实施例设置有3个转筒4,且这3个转筒4相互呈180°对称错开设置,转筒4的外壁、内壁以及圆形盘片2的外壁均覆盖有生物填料,转筒4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空气流通的开槽401,该开槽401为半圆形且小于转筒4两端壁面,在通空气的同时具有截留污水的功效,在开槽401内设置有至少一条支撑杆403提高转筒4两端的支撑力,转筒4通过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转轴1上。限位机构包括依次键配合穿过转筒4和转轴1的辅助轴3,以及于最外侧转筒4外壁处设置的与辅助轴3键配合穿插后紧贴转筒4外壁的限位套5,辅助轴3包括圆形轴杆以及于轴杆外环面隆起的至少一条向轴杆两端延伸的限位凸条301,本实施例对称设置有两条限位凸条301,转筒4的两端设置有与辅助轴3配合穿插的第一让位槽402,转轴1的两端设置有与辅助轴3配合穿插的第二让位槽101,限位套5上设置有将限位套5和辅助轴3固定的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包括自限位套5的外环壁垂直向内设置的螺纹孔、辅助轴3外环壁上垂直向内设置的通孔302以及于限位套5外设置的依次穿过螺纹孔和通孔302后进行紧固的紧固螺栓501,紧固螺栓501上还设置有避免紧固螺栓501滑出的限位螺帽。辅助轴3的两端与反应池6两端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在反应池6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支架,伺服电机7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伺服电机7的转轴1与辅助轴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伺服电机7可以改变转轴1的转速。安装时,将第一让位槽402和第二让位槽101对准后,将辅助轴3依次穿过第一让位槽402和第二让位槽402即可,然后在辅助轴3的两端套设限位套5,并用紧固螺栓501和限位螺帽进行紧固限位。一般生活污水内含有大量的固体废物,在处理前一般会通过格栅去除大体积固体废物,然后经过沉砂池进行小体积固体废物的自然沉降,然后通过反应池6的进水口进入到反应池6,此时伺服电机7驱使辅助轴3和转轴1同步转动,使对称错开设置的半圆形转筒4和圆形盘片2一同转动,当位于同一侧的转筒4和圆形盘片2接触到污水时,污水自转筒4的两端以及转筒4的开口处进入到转筒4内部,使位于下端的部分圆形盘片2能够充分接触到污水,此时,位于水面下的转筒4的内外壁以及部分圆形盘片2表面的微生物开始分解污水内的BOD和COD,随着转轴1的转动,位于水面下的圆形盘片2和转筒4暴露在空气中,而之前暴露在空气中的转筒4和圆形盘片2则进入到水下,暴露在空气中的转筒4内部截留有大量的污水,由于转筒4错开设置,除部分水自转筒4的两侧流出后,其与部分水会在多个转筒4内流动直至接触到圆形盘片2,同时,暴露在空气中的转筒4两端的开槽401内会通入空气,使转筒4的内外表面以及圆形盘片2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到氧气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转盘装置,包括反应池以及设置于反应池内的生物转盘,反应池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包括与反应池两端转动连接的转轴以及垂直固定于转轴与转轴同心的圆形盘片,所述转轴受控于一伺服电机,所述圆形盘片沿转轴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转轴上于圆形盘片的外部还依次错开设置有从内到外直径逐渐增大的若干半圆形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内壁以及圆形盘片的外壁均覆盖有生物填料,所述转筒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空气流通的开槽,所述转筒通过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转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转盘装置,包括反应池以及设置于反应池内的生物转盘,反应池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包括与反应池两端转动连接的转轴以及垂直固定于转轴与转轴同心的圆形盘片,所述转轴受控于一伺服电机,所述圆形盘片沿转轴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转轴上于圆形盘片的外部还依次错开设置有从内到外直径逐渐增大的若干半圆形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内壁以及圆形盘片的外壁均覆盖有生物填料,所述转筒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空气流通的开槽,所述转筒通过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设置有3个且从里到外依次对称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依次键配合穿过转筒和转轴的辅助轴以及于最外侧转筒外壁处设置的与辅助轴键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