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54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音箱,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及盖在所述外壳上的盖体,所述外壳上靠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相对于底座呈倾斜设置的通风道,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通风道与所述底座之间。上述结构使上下冷热分离,有效利用热空气的浮升力在风道上形成烟囱效应,增强了所述电路板的对流散热。

Smart spea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音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音箱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音箱路由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音箱具有音乐播放、人机交互、语音识别等众多功能,逐渐成为智能家居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智能音箱上通常具有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的电子元件一般会发热,这就需要足够的散热空间以降低控制主板的整体温度。目前,绝大多数智能音箱选择底部设计进风孔,顶部或侧面上方设计出风孔,从而促进内部形成自然对流。但是,这样会导致热空气聚集在产品顶部,或者从产品顶部排出,散热效果差,而且容易导致顶部的温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散热效果好,且顶部温度较低的智能音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音箱,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及盖在所述外壳上的盖体,所述外壳上靠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相对于底座呈倾斜设置的通风道,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通风道与所述底座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道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倾斜角度为锐角。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下壳,在所述下壳上最靠近所述上壳的位置开设所述通风道。进一步地,所述下壳还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开口,所述智能音箱还包括一个导音锥,所述导音锥位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电路板之间且从所述开口中伸出处于所述通风道中。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音箱还包括一个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上壳内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的下端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导音锥连通,所述扬声器的出声通道与所述通风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道由一圈交替排列的圆形的通风孔形成。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的所述通风孔的数量大于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所述通风孔的数量。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音箱还包括一个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个底板及一个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倾斜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倾斜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与所述通风道的倾斜角度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音箱,由于所述通风道位于所述外壳的下侧且倾斜设置,所述壳体被所述通风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电路板作为发热源,设置于所述通风道与所述底座之间,也就是位于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这样就能够使上下冷热分离,使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温度较低,发热源的大部分热量通过所述通风道散发出去。另外,所述通风道倾斜设置有利于热空气因密度低而在所述通风道的较低端与较高端形成压差,带动冷空气从所述通风道的较低端向较高端流入,热空气从所述通风道的较高端排出,从而增强自然对流。这种倾斜的自然散热风道,有效利用热空气的浮升力在风道上形成烟囱效应,增强了所述电路板的对流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音箱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音箱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音箱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智能音箱的分解示意图。结合图1及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智能音箱100整体呈圆柱体,所述智能音箱100包括壳体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电路板20。所述壳体10呈圆柱体,所述壳体10包括圆形的底座11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上的外壳120及盖在所述外壳120上的盖体130。所述外壳120上靠近底座110的一侧开设有相对于底座110呈倾斜设置的通风道140。所述电路板20设置于所述通风道140与所述底座110之间。由于所述通风道140位于所述外壳120的下侧且倾斜设置,所述壳体10被所述通风道140划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电路板20作为发热源,设置于所述通风道140与所述底座110之间,也就是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下半部分,这样就能够使上下冷热分离,使所述壳体10的上半部分温度较低,发热源的大部分热量通过所述通风道140散发出去。另外,所述通风道140倾斜设置有利于热空气因密度低而在所述通风道140的较低端与较高端形成压差,带动冷空气从所述通风道140的较低端向较高端流入,热空气从所述通风道140的较高端排出,从而增强自然对流。这种倾斜的自然散热风道,有效利用热空气的浮升力在风道上形成烟囱效应,增强了所述电路板20的对流散热。具体地,所述外壳120包括上壳121和与所述上壳121连接的下壳122,在所述下壳122上最靠近所述上壳121的位置开设所述通风道14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道140的位置也可以开设在上壳121靠近所述下壳122的位置,只要所述通风道140位于所述外壳120的下侧,可以是上下冷热分离,增强自然对流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122还包括上表面122a,所述上表面122a具有开口122b。所述通风道140相对于所述底座110的倾斜角度为锐角,即在0~90度之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优选地,所述通风道140相对于所述底座110的倾斜角度为30~50度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道140相对于所述底座110的倾斜角度为45度。所述通风道140由一圈交替排列的圆形的通风孔141形成。所述通风孔141直接开设在所述下壳122上,且所述通风孔141的形状和数量不限,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任意改变,即所述通风孔141也可以是椭圆形、扇形、三角形、长条形等等,另外数量根据形状和所述通风道140的宽窄自由设定,优选尽量看不到内部的结构,保证所述智能音箱100整体的视觉效果。靠近所述底座110的一端的所述通风孔141的数量大于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端的所述通风孔141的数量。这样更有利于所述通风道140的较高端的热空气迅速排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道140的宽度从靠近所述底座110的较低端到远离所述底座110的较高端的逐渐变大,所述通风孔141也从靠近所述底座110的较低端到远离所述底座110的较高端的逐渐变多,如此设置,更有利于所述通风道140的较高端的热空气迅速排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通风道140的宽度可以根据情况而定,优选在保证不影响音质的情况下进行设置较低端与较高端之间的差值。所述智能音箱100还包括一个导音锥30,所述导音锥30位于所述上表面122a及所述电路板20之间且从所述开口122b中伸出处于所述通风道140中。因为所述导音锥30与所述电路板20靠近,因此导音锥30还可以相当于散热片起到将所述电路板20散热的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音箱,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及盖在所述外壳上的盖体,所述外壳上靠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相对于底座呈倾斜设置的通风道,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通风道与所述底座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音箱,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及盖在所述外壳上的盖体,所述外壳上靠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相对于底座呈倾斜设置的通风道,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通风道与所述底座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倾斜角度为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下壳,在所述下壳上最靠近所述上壳的位置开设所述通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还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开口,所述智能音箱还包括一个导音锥,所述导音锥位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电路板之间且从所述开口中伸出处于所述通风道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音箱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卢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