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摆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05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3:05
一种摇摆音箱,包括具有弧形底面的壳体、配重块、转轮组件和音腔组件,所述配重块设置于壳体弧形底面的内侧面,所述音腔组件和转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音腔组件用于产生声音并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供声音传出的出音槽;所述转轮组件包括支架、电机、转轮和离心配重块,所述电机和转轮都安装于支架上,并且电机带动转轮进行转动,离心配重块安装于所述转轮上。该摇摆音箱结合了不倒翁结构原理,在用户播放歌曲的时候,该音箱会自己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增加了趣味性。

A swing 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摆音箱
本技术属于音箱
,涉及一种摇摆音箱。
技术介绍
音箱是一种声音输出的设备,在人们的娱乐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在大家对音乐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音箱的音质和功能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蓝牙音箱就是对无线功能的改进,但现有市场上的蓝牙音箱功能明显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娱乐与需求,表现在传统的蓝牙音箱只着重于听觉和音质上,各家的音箱都只在外观和音质上下了功夫。现有的蓝牙音箱其功能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太多的创新和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蓝牙音箱没有打破传统的使用方式,造成产品功能单一,用户体验不佳,供用户体验的功能没有创新点,看到产品后没有多大的新颖感和不符合现在时代的科技感。对此我们设计出了不倒翁结构的可以摇摆的音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摇摆音箱,该摇摆音箱结合了不倒翁结构原理,在用户播放歌曲的时候,该音箱会自己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增加了趣味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摇摆音箱,包括具有弧形底面的壳体、配重块、转轮组件和音腔组件,所述配重块设置于壳体弧形底面的内侧面,所述音腔组件和转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音腔组件用于产生声音并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供声音传出的出音槽;所述转轮组件包括支架、电机、转轮和离心配重块,所述电机和转轮都安装于支架上,并且电机带动转轮进行转动,离心配重块安装于所述转轮上。本技术方案是结合了不倒翁原理,并使用机械工程结构,用户在使用我们这款音箱时,它的功能不再是放置在那里有声音就算了,而且在转轮组件的作用下产生离心力使音箱摇摆,可以跟随音乐进行摇摆的,是不会躺下的不倒翁音箱,即使用户不小心碰到它,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也会进行回正。所述电机是由控制主板的芯片控制,电机驱动转轮通过摆臂加上离心配重块的作用产生重力牵引,芯片依据歌曲的快慢节奏来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来实现跟随歌曲来摇摆的节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为圆形的齿轮,齿轮安装在支架的齿轮轴上并且与电机的转轴连接,齿轮在电机驱动下进行转动,齿轮的周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在支架上,并且由齿轮带动一起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为圆形的齿轮,齿轮安装在支架的齿轮轴上并且与电机的转轴连接,齿轮在电机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整个音箱的摇摆。进一步的,所述转轮设有同轴且一体化的齿轮部,在所述齿轮部的周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齿轮部配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在支架上,并且由转轮带动一起转动。为了让用户看得见里面的机械传动机构,把机械美学展现用户的面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呈胶囊状,包括上壳体、圆盘和下壳体,所述圆盘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为透明壳,所述转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圆盘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腔组件包括扬声器、音腔壳体、控制主板、双振膜和电池,所述扬声器和双振膜安装于音腔壳体上,控制主板安装于音腔壳体的顶部,配重块固定于音腔壳体的底部,电池被设置于配重块与音腔壳体之间夹紧,电池为音箱供电。进一步的,所述音腔壳体设有顶部开口和侧面开口,所述扬声器设置于顶部开口的位置,所述双振膜设置于侧面开口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与控制主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与配重块之间还设有硅胶块,硅胶块具有多个凸起的硅胶脚,所述硅胶脚穿过下壳体上设置的脚孔伸出至下壳体外。在控制主板上还集成设有蓝牙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与外部音频设备进行通信,接收音频信号,提供的双振膜独立音腔设计,使音质更加的完美,让用户视觉和听觉更享受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的摇摆音箱的结构正视图。图2是实施例中的摇摆音箱的结构立体图。图3是实施例中的摇摆音箱的结构剖面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的摇摆音箱的结构分解视图。图5是实施例中的摇摆音箱的的转轮组件的结构分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公开的范围之内。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诸如“模块”、“部件”,“组件”或“单元”等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可以混合地使用。如图1至4中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一种摇摆音箱,包括胶囊状的壳体10、转轮组件20、音腔组件30和配重块40,其中壳体由一个透明的上壳体101、中间的圆盘102和下壳体103组成,上壳体101通过卡扣固定在中间的圆盘上,圆盘安装在音腔组件30的上部,下壳体103连接在音腔组件的下部,圆盘102和下壳体组合包裹于音腔组件,下壳体上设有供声音传出的出音槽104。音腔组件包括扬声器301、音腔壳体302、控制主板303、双振膜304和电池305,音腔壳体设有顶部开口和侧面开口,扬声器设置于顶部开口的位置,且方向朝上,两个双振膜304分别设置于两个侧面开口的位置。环形的控制主板303与环形的圆盘102安装于音腔壳体302的顶部,环形结构便于扬声器301的声音向外传播,控制主板与圆盘紧贴,以便在壳体的圆盘上设置电源开关3031和充电接口3032,并使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与控制主板303相连接。在另一个示例中,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也可以直接设置于控制主板之上,在圆盘上设置相应的孔,以使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露出壳体外让用户进行操作。配重块40固定于音腔壳体的底部,电池305被设置于配重块与音腔壳体之间夹紧,电池为音箱供电,配重块可以采用铸铁块,电池紧贴配重块也利于电池的导热和散热,基于配重块与胶囊状的壳体,使音箱具有不倒翁的结构。下壳体103与配重块40之间还设有硅胶块50,硅胶块具有多个凸起的硅胶脚501,硅胶脚穿过下壳体103上设置的脚孔1031伸出至下壳体外,硅胶块可有效防止音箱摇摆时配重块与下壳体之间的摩擦,缓冲下壳体的变形等,减少噪声的产生。转轮组件20是驱动音箱进行摇摆的动力部件,安装于圆盘102之上,如图5中所示,转轮组件包括支架201、电机202、齿轮203和离心配重块204,齿轮安装在支架201的轮轴2011上,并且齿轮与电机的转轴连接,齿轮在电机驱动下进行转动。离心配重块安装于转轮上,当齿轮转动时,由于离心配重块的原因,会产生偏心牵引力,使整个音箱发生摇摆。电机与控制主板连接,可以对电机进行控制,使音箱根据音乐进行摇摆由于上壳体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内部齿轮的机械结构,为了更好的把齿轮的机械学展现用户的面前,齿轮采用轮辐式齿轮,外圆周为轮齿,离心配重块为柱状并安装在一条轮辐上,齿轮还设有同轴且一体化的齿轮部2031,在齿轮部的周围均匀分布有三个与齿轮部配合的从动齿轮205,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摆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弧形底面的壳体、配重块、转轮组件和音腔组件,所述配重块设置于壳体弧形底面的内侧面,所述音腔组件和转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音腔组件用于产生声音并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供声音传出的出音槽;所述转轮组件包括支架、电机、转轮和离心配重块,所述电机和转轮都安装于支架上,并且电机带动转轮进行转动,离心配重块安装于所述转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摆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弧形底面的壳体、配重块、转轮组件和音腔组件,所述配重块设置于壳体弧形底面的内侧面,所述音腔组件和转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音腔组件用于产生声音并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供声音传出的出音槽;所述转轮组件包括支架、电机、转轮和离心配重块,所述电机和转轮都安装于支架上,并且电机带动转轮进行转动,离心配重块安装于所述转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为圆形的齿轮,齿轮安装在支架的齿轮轴上并且与电机的转轴连接,齿轮在电机驱动下进行转动,齿轮的周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在支架上,并且由齿轮带动一起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摇摆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是由控制主板的芯片控制,电机驱动转轮通过摆臂加上离心配重块的作用产生重力牵引,芯片依据歌曲的快慢节奏来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来实现跟随歌曲来摇摆的节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胶囊状,包括上壳体、圆盘和下壳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泰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