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林专利>正文

基于H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及能量传输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0440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H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及能量传输控制方法;包括H桥逆变器、电源UDC、松耦合变压器T、控制器以及负载R构成;所述H桥逆变器由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电容Cp、电压传感器V和电流传感器I组成,开关管S1的源极与开关管S4的源极相连、作为H桥逆变器的电源输入正极Uin+,开关管S3的漏极与开关管S6的漏极相连、作为H桥逆变器的电源输入负极Uin‑,开关管S1的漏极与开关管S2的源极相连形成C点,该装置将直流电源与谐振网络完全解耦,解决了感应耦合无线能量传输变换器与谐振槽之间频率约束的问题。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Device and Energy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H-Bridge I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H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及能量传输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
,具体为一种基于H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及能量传输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感应无线能量传输,尤其适合于感应加热、电动汽车、机器人、水下电能传输等不适合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应用领域,亦可用于AC-DC变换器应用中。
技术介绍
常用的电能量传输一般都是通过电导体接触紧固装置或者接触式插头从电源向用电设备传递。但由于接触电阻的存在,电能量在传输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尤其在一些特殊场合,接触式电能量传输可能会出现传输不良、过热燃烧等问题。因此,在许多环境场合(如粉尘、潮湿、水下)和许多专用目的(如对移动设备供电、电动汽车充电)都需要有无线电能量充电的技术手段。国内外提出了许多无线电能量传输的方法,如微波、激光、超声、电磁感应耦合等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感应耦合无线能量传输方式发展最快。感应耦合无线电能量传输是基于电磁感应耦合原理:电能经变换器将直流电转变换成高频交流电驱动初级线圈,高频交流电在初级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能量,通过电磁耦合,磁场能量被耦合到次级线圈;在次级线圈中,磁场能量被变换为高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H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桥逆变器、电源UDC、松耦合变压器T、控制器以及负载R构成;所述H桥逆变器由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电容Cp、电压传感器V和电流传感器I组成,所述开关管S1设有控制极g1;开关管S2设有控制极g2、开关管S3设有控制极g3、开关管S4设有控制极g4、开关管S5设有控制极g5、开关管S6设有控制极g6,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分别对应一个寄生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开关管S1的源极与开关管S4的源极相...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H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桥逆变器、电源UDC、松耦合变压器T、控制器以及负载R构成;所述H桥逆变器由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电容Cp、电压传感器V和电流传感器I组成,所述开关管S1设有控制极g1;开关管S2设有控制极g2、开关管S3设有控制极g3、开关管S4设有控制极g4、开关管S5设有控制极g5、开关管S6设有控制极g6,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分别对应一个寄生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开关管S1的源极与开关管S4的源极相连、作为H桥逆变器的电源输入正极Uin+,开关管S3的漏极与开关管S6的漏极相连、作为H桥逆变器的电源输入负极Uin-,开关管S1的漏极与开关管S2的源极相连形成C点,开关管S2的漏极与开关管S3的源极相连形成A点,开关管S4的漏极与开关管S5的源极相连形成D点,开关管S5的漏极与开关管S6的源极相连形成B点,电容Cp的一端连接于C点、另一端连接于D点,电压传感器V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在C点与D点,电流传感器I一端连接在A点,另一端作为H桥逆变器的输出端Uo+,B点作为H桥逆变器的另一个输出端Uo-;所述松耦合变压器T由初级电感L1、次级电感L2组成,初级电感L1的两端与H桥逆变器的输出端Uo+和输出端Uo-连接,次级电感L2的两端与负载R的两端连接;所述电源UDC有正极和负极,正极与H桥逆变器的电源输入正极Uin+连接、负极与H桥逆变器的电源输入负极Uin-连接;所述控制器有输入端Vin、输入端Iin、输出端g1、输出端g2、输出端g3、输出端g4、输出端g5和输出端g6;输入端Vin接收从电压传感器V送来的检测信号、输入端Iin接收从电流传感器I送来的检测信号,根据信号的幅值、相位物理信息,控制器分别形成六个输出端g1、输出端g2、输出端g3、输出端g4、输出端g5、输出端g6的控制信号,分别对应开关管的控制极g1、控制极g2、控制极g3、控制极g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陈文芗
申请(专利权)人:陈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