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
本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是利用线圈进行电磁能量的发射和接收,其系统被称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IPT),但是IPT系统是利用时变电磁场进行无线能量传输的系统,很容易因为外部金属的介入而影响系统的传输效率。当外金属的体积较大时,能量甚至无法传输到次级侧,严重限制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为了消除金属对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利用纯电场传递能量的CPT系统。传统的CPT系统多采用的是LC补偿电路,其使用范围被限制在了毫米级别的范围内,一旦传输距离增加,其传输功率会迅速衰减,其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该结构并不适用于较远距离的CPT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用于降低成本的SiCMOS管负压关断电路。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包括:在驱动芯片的OUT端上设有电阻RON,在电阻RON远离D2的一端设有MOS管,在电阻RON上并联有串联的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芯片的OUT端上设有电阻RON,在电阻RON远离D2的一端设有MOS管,在电阻RON上并联有串联的电阻ROFF和二极管DOFF;在驱动芯片的VSS端与OUT端之间设有电容CBOOT,在驱动芯片的OUT端与VDD供电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1;在OUT端与电阻RON之间设有负压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芯片的OUT端上设有电阻RON,在电阻RON远离D2的一端设有MOS管,在电阻RON上并联有串联的电阻ROFF和二极管DOFF;在驱动芯片的VSS端与OUT端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蒋佐富,周仲岳,陈轶玮,刘瑞,许丛,张晶,汪璐,王振,李鹏鹏,李建飞,藏玉清,陈迪雨,陈宇渊,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宏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