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0259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34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座椅面套和座椅填充层之间的加热垫、位于座椅填充层和座椅架板之间的风机组件、位于座椅填充层和座椅架板之间的通风袋,通风袋的一侧与风机组件的出风口相连通,通风袋的另一侧依次通过座椅填充层上开设的多个通孔、加热垫上开设的透气孔与座椅面套相连通。本设计在保证通风加热效果的同时简化了装置的结构。

A Ventilation Heating Device for Automotive Sea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适用于在保证通风加热效果的同时简化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不同的驾驶人员,商用车主驾驶座椅的灵活性越来越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前后和上下调整,以及采用气动减震功能,以便驾驶者获得最佳的驾驶姿态和视野;但由于驾驶员长期驾驶,座垫及背部长期接触座椅表面,容易出汗,不能有效散发出去,无法通过气候调节满足驾驶员在各种冷热环境中的舒适性要求。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961197U、授权公告日2011年9月7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通风加热系统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表皮、座椅椅座及座椅椅座上设置的通风加热系统,通风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垫、电机风扇,加热垫装设于合棉上的凹槽上,位于座椅椅座的表皮下方,电机风扇固定于座椅椅座的架体上,电机风扇的一端连接有通风管,通风管一端与合棉上的通风槽相连通,加热垫和电机风扇与电源开关相连通。该结构虽然可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感,但需要在合棉上同时开设通风槽和凹槽,且需要铺设通风管路,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通风加热装置的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结构简单的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座椅面套和座椅填充层之间的加热垫、位于座椅填充层和座椅架板之间的风机组件;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座椅填充层和座椅架板之间的通风袋,所述通风袋的一侧与风机组件的出风口相连通,通风袋的另一侧依次通过座椅填充层上开设的多个通孔、加热垫上开设的透气孔与座椅面套相连通。所述加热垫和座椅填充层之间还设置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两侧分别与通孔、透气孔相连通。所述透气层为呈空间网状编织结构的米勒透气层。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固定板,所述风机通过固定板与座椅架板固定连接,且风机、加热垫均与控制器电连。所述装置位于座椅的坐垫或靠背内部。所述座椅填充层的制造材料为泡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座椅填充层和座椅架板之间的通风袋,通风袋的一侧与风机组件的出风口相连通,通风袋的另一侧依次通过座椅填充层上开设的多个通孔、加热垫上开设的透气孔与座椅面套相连通,当天气炎热时,控制器控制风机组件工作,由风机组件吹出的冷风依次流经通风袋、通孔、透气孔后透过座椅面套吹向乘员,当天气较冷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垫工作,使乘员无需感受冰冷的座椅,从而提高人体的驾驶舒适性,该结构仅需在座椅填充层和座椅架板之间增设通风袋,并在座椅填充层、加热垫上开设通孔,在保证通风加热效果的前提下结构更为简单。因此,本技术在保证通风加热效果的同时简化了结构。2、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中加热垫和座椅填充层之间还设置有透气层,且透气层为呈空间网状编织结构的米勒透气层,该透气层具有高透气性、缓冲性能好、表面接触柔软、抑制噪音、使压力均匀分布、易于缝纫、质量轻等优点。因此,本技术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爆炸结构图。图中,加热垫1、透气孔11、风机组件2、风机21、固定板22、座椅面套3、座椅填充层4、通孔41、座椅架板5、通风袋6、透气层7、控制器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4,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座椅面套3和座椅填充层4之间的加热垫1、位于座椅填充层4和座椅架板5之间的风机组件2;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座椅填充层4和座椅架板5之间的通风袋6,所述通风袋6的一侧与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相连通,通风袋6的另一侧依次通过座椅填充层4上开设的多个通孔41、加热垫1上开设的透气孔11与座椅面套3相连通。所述加热垫1和座椅填充层4之间还设置有透气层7,所述透气层7的两侧分别与通孔41、透气孔11相连通。所述透气层7为呈空间网状编织结构的米勒透气层。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风机21、固定板22,所述风机21通过固定板22与座椅架板5固定连接,且风机21、加热垫1均与控制器8电连。所述装置位于座椅的坐垫或靠背内部。所述座椅填充层4的制造材料为泡沫。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本技术中所述透气层7采用的是德国mullar公司生产的米勒(mullar)透气层。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2,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所述装置位于座椅的坐垫内部,包括位于座椅面套3和座椅填充层4之间的加热垫1、位于座椅填充层4和座椅架板5之间的风机组件2、位于座椅填充层4和座椅架板5之间的通风袋6、位于加热垫1和座椅填充层4之间的透气层7,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风机21、固定板22,所述风机21通过固定板22与座椅架板5固定连接,且风机21、加热垫1均与控制器8电连,所述座椅填充层4的制造材料为泡沫,所述通风袋6的一侧与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相连通,通风袋6的另一侧依次通过座椅填充层4上开设的多个通孔41、透气层7、加热垫1上开设的透气孔11与座椅面套3相连通,所述透气层7为呈空间网状编织结构的米勒透气层。实施例2:参见图3至图4,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一致,区别在于:所述装置位于座椅的靠背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座椅面套(3)和座椅填充层(4)之间的加热垫(1)、位于座椅填充层(4)和座椅架板(5)之间的风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座椅填充层(4)和座椅架板(5)之间的通风袋(6),所述通风袋(6)的一侧与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相连通,通风袋(6)的另一侧依次通过座椅填充层(4)上开设的多个通孔(41)、加热垫(1)上开设的透气孔(11)与座椅面套(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座椅面套(3)和座椅填充层(4)之间的加热垫(1)、位于座椅填充层(4)和座椅架板(5)之间的风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座椅填充层(4)和座椅架板(5)之间的通风袋(6),所述通风袋(6)的一侧与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相连通,通风袋(6)的另一侧依次通过座椅填充层(4)上开设的多个通孔(41)、加热垫(1)上开设的透气孔(11)与座椅面套(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垫(1)和座椅填充层(4)之间设置有透气层(7),所述透气层(7)的两侧分别与通孔(41)、透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博满章明张远骏李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