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海面目标空间约束的距离测量异常判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海面目标空间约束的距离测量异常判别方法,属于抗干扰
技术介绍
雷达已成为现代战争中获取位置信息时使用最广泛、地位最重要的探测装备,是电子对抗中决定胜负的基础因素,却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特别是海面目标探测雷达,除时变非平稳的海杂波之外,同时还面临着各种类型的电磁干扰信号,大多数电磁干扰均采用基于DRFM(数字射频存储器)的方式即对空间雷达信号进行接收,然后存储,通过特定延时转发接收信号形成延时转发干扰。延时转发干扰能够对雷达产生欺骗作用,达到保护真实目标的目的。延时转发干扰易于产生,欺骗性强,在作战中被频繁使用。常见的延时转发干扰有距离拖引干扰和距离假目标干扰等,其工作原理是当干扰机接收到目标信号后,立即发送与目标信号在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以及脉冲载频等参数上保持一致,但在时间延迟上与真实目标回波信号不同的干扰信号对雷达进行欺骗。同时,一般干扰机采用较大的发射功率,使干扰信号幅度大于目标回波信号。延时转发类干扰形成的假目标逼真度很强,仅通过时域和频域等维度难以对假目标进行识别。为了对抗延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海面目标空间约束的距离测量异常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拖引期建立海面目标延时转发欺骗干扰距离模型,具体通过公式(1)建立距离波门拖引干扰对应的假目标距离Rj(t):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海面目标空间约束的距离测量异常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拖引期建立海面目标延时转发欺骗干扰距离模型,具体通过公式(1)建立距离波门拖引干扰对应的假目标距离Rj(t):其中,Rj(t)是以时间t为变量的函数,式(1)中R为目标与雷达之间的径向距离,t1为停拖期结束时间,在拖引期,距离拖引干扰采用匀速或匀加速拖引方式,vj和aj分别为匀速拖引时的速度和匀加速拖引时的加速度,t2是拖引期结束的时刻,t2之后进入关闭期,Tj为关闭期结束时间;步骤2.通过比幅测角方法计算目标再入角ψ;步骤3.通过角度测量并结合空间几何关系计算得到的目标距离Rh为:Rh=Hr/cosψ(2)式(2)中,Hr为雷达距海面高度,ψ为再入角,单位是弧度,cosψ为再入角的余弦值;步骤4.通过公式(3)计算雷达波束中心与真实目标之间的距离LGT:LGT=LOT-LOG=Hrtan(ψ+Δe)-Hrtan(ψ)(3)其中,LOT为雷达在海平面投影O到海面目标T之间的距离,LOG为雷达在海平面投点O到雷达波束中心与海面交点G之间的距离,Δe是雷达测角误差,ψ为再入角,即天线电轴与地垂线的夹角;tan为正切操作;步骤5.通过公式(4)计算雷达波束中心与真实目标之间距离在雷达视线上投影其中,LGT为雷达波束中心与海面交点G与真实目标T之间的距离,ψ为再入角;步骤6.通过公式(5)计算目标测量距离与通过角度测量并结合空间几何关系计算得到的目标距离之间的误差距离对应的时延τship:其中,为雷达波束中心与真实目标之间距离在雷达视线上投影,即是雷达波束中心与真实目标之间距离在雷达视线上投影;c为光速;sin为正弦操作;ψ是再入角;LGT为雷达波束中心与海面交点G与真实目标T之间的距离;LOT为雷达在海面投影点O点到海面目标所在位置T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雄军,杨婧芳,董健,卢继华,张成焱,尹先晗,丛培羽,苏顺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