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支架内孔熔覆合金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990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支架内孔熔覆合金修复装置,工艺脐子设于车床主轴箱的侧壁上,工艺脐子用于固定待修复油缸,工艺脐子的安装中心线与待修复油缸的轴线重合;中心架设于工艺脐子远离车床主轴箱的一侧,该侧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上下移动装置和焊丝卷筒,送丝机设于上下移动装置上,使焊丝卷筒释放的焊丝水平经过送丝机送丝机的出丝口设有焊枪,焊丝经过焊枪进入待修复油缸的内壁进行修复。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的中心架和工艺脐子对待修复油缸进行固定,由焊丝卷筒、送丝机和焊枪的配合对待修复油缸的内孔进行修复。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提高熔覆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修复精度和工作效率。

A Coal Mine Support Inner Hole Cladding Alloy Repai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支架内孔熔覆合金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支架内孔熔覆合金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矿机械液压支架油缸由于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导致油缸内壁拉伤、磨损、锈蚀、起皮等缺陷而无法继续使用,只能报废,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通常维修厂家尝试采用电镀铜合金的工艺,但因镀层容易剥落而未能成功,再加上电镀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这种工艺方法逐渐被摒弃。目前,激光熔覆外表面和内孔熔覆铜合金工艺是比较有效的修复方法,通过激光熔覆方法对油缸内壁进行修改,可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得到结合强度大的修复后油缸。但是,由于激光熔覆方法产生的熔覆层的硬度较高,在后续车削时,车削力度较大。因此,需要将受损的支架油缸进行固定后再修复。但是,由于受损的油缸外表面经过长期井下作业,工作面(内孔)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加工基准,而外圆属于毛坯面,不能作为加工基准。可见,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对受损的油缸修复时,无法对受损油缸进行固定,导致修复精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支架内孔熔覆合金修复装置,以解决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对受损的油缸修复时,无法对受损油缸进行固定,导致修复精度无法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支架内孔熔覆合金修复装置,用于对待修复油缸(12)进行修复,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主轴箱(1)、工艺脐子(3)、焊枪(4)、上下移动装置(5)、送丝机(6)、焊丝卷筒(7)和中心架(9),其中,所述工艺脐子(3)设于车床主轴箱(1)的侧壁上,所述工艺脐子(3)用于固定待修复油缸(12),所述工艺脐子(3)的安装中心线与待修复油缸(12)的轴线重合;所述中心架(9)设于工艺脐子(3)远离车床主轴箱(1)的一侧,所述中心架(9)用于支撑待修复油缸(12);所述中心架(9)的远离车床主轴箱(1)的一侧设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设有上下移动装置(5)和焊丝卷筒(7),所述上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支架内孔熔覆合金修复装置,用于对待修复油缸(12)进行修复,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主轴箱(1)、工艺脐子(3)、焊枪(4)、上下移动装置(5)、送丝机(6)、焊丝卷筒(7)和中心架(9),其中,所述工艺脐子(3)设于车床主轴箱(1)的侧壁上,所述工艺脐子(3)用于固定待修复油缸(12),所述工艺脐子(3)的安装中心线与待修复油缸(12)的轴线重合;所述中心架(9)设于工艺脐子(3)远离车床主轴箱(1)的一侧,所述中心架(9)用于支撑待修复油缸(12);所述中心架(9)的远离车床主轴箱(1)的一侧设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设有上下移动装置(5)和焊丝卷筒(7),所述上下移动装置(5)位于中心架(9)和焊丝卷筒(7)之间;所述送丝机(6)设于上下移动装置(5)上,由所述上下移动装置(5)调整送丝机(6)位置,使焊丝卷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明贺宏睢效云游永年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昀启昕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