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72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培养器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气泵,气泵与培养器皿的连接处设置有曝气管,培养器皿的顶部设置有灭菌机构,所述灭菌机构包括物料泵,物料泵的下方设置有喷管,喷管与物料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连接管,喷管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喷管的两端设置有杀菌灯;在培养器上设置了灭菌机构,用户可以通过灭菌机构上的杀菌灯对培养器皿进行杀菌,从而使用户对培养器灭菌更加的方便,此外,用户可以通过喷管向培养器皿中喷洒培养液,从而便于用户对微生物进行培养。

A Multifunctional Culturer for Bio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
技术介绍
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等),使某些(种)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683541U)公开了一种生物培养器,包括培养瓶,培养瓶内设置有磁性搅拌子,培养瓶底部安装有磁力搅拌器,培养瓶上设有取样管、补料管、进气管和排气管,取样管一端插入培养瓶内,另一端连接试样瓶;进气管一端连接空气过滤器,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培养瓶内的泵。然而该培养器由于缺少相应的灭菌结构,导致用户无法对培养器进行灭菌,影响用户对培养器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培养器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气泵,气泵与培养器皿的连接处设置有曝气管,培养器皿的顶部设置有灭菌机构,所述灭菌机构包括物料泵,物料泵的下方设置有喷管,喷管与物料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连接管,喷管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喷管的两端设置有杀菌灯,杀菌灯与喷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喷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液箱,第二储液箱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物料泵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相对应的三通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管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储液箱,第一储液箱与三通阀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储液箱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搅拌件,第二储液箱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搅拌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杀菌灯的底端设置有扰流件,扰流件的材质为塑料,杀菌灯与扰流件通过胶水粘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培养器皿的两端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为钢化玻璃,观察窗与培养器皿通过胶水粘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培养器皿的两侧设置有微波加热器,支撑底板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地轮,地轮的顶端与支撑底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培养器皿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两侧设置有搅拌板,传动杆与搅拌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板上远离传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浮板,搅拌浮板与搅拌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绳。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绳为钢丝绳,连接绳与搅拌浮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培养器上设置了灭菌机构,用户可以通过灭菌机构上的杀菌灯对培养器皿进行杀菌,从而使用户对培养器灭菌更加的方便,此外,用户可以通过喷管向培养器皿中喷洒培养液,从而便于用户对微生物进行培养,提升用户对培养器的使用体验。2.在培养器上设置了微波加热器和观察窗,用户可以通过微波加热器对培养液进行加热,从而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用户可以通过观察窗直管的察看培养器皿中的微生物培养状况,从而使培养器使用起来更加的人性化。3.在培养器上设置了搅拌机构,用户可以通过搅拌机构上的搅拌板和搅拌浮板对培养液进行搅拌,从而使培养液中可以掺入大量的氧气,从而便于微生物的生长,提升用户对培养器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应的灭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对应的扰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对应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曝气管、2-支撑底板、3-气泵、4-微波加热器、5-灭菌机构、6-培养器皿、7-观察窗、8-搅拌机构、9-地轮、511-第一搅拌件、512-第二搅拌件、521-第一储液箱、522-第二储液箱、531-第一连接管、532-第二连接管、54-第三连接管、55-物料泵、56-三通阀、571-喷管、572-喷头、573-连接件、58-杀菌灯、59-扰流件、81-驱动电机、82-搅拌浮板、83-连接绳、84-搅拌板、85-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包括支撑底板2,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培养器皿6,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气泵3,气泵3与培养器皿6的连接处设置有曝气管1,培养器皿6的顶部设置有灭菌机构5,灭菌机构5包括物料泵55,物料泵55的下方设置有喷管571,喷管571与物料泵5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连接管54,喷管571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572,喷管571的两端设置有杀菌灯58,杀菌灯58与喷管57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573,喷管57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液箱522,第二储液箱5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532,物料泵55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532相对应的三通阀56;为了使灭菌机构5的灭菌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喷管57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储液箱521,第一储液箱521与三通阀5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喷第一储液箱52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搅拌件511,第二储液箱52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搅拌件512;为了使杀菌灯58的杀菌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杀菌灯58为紫外线灯,杀菌灯58的底端设置有扰流件59,扰流件59的材质为塑料,杀菌灯58的外壳为塑料,扰流件59防止由于培养液的流动而导致培养器皿6发生晃动,杀菌灯58的底端与扰流件59通过胶水粘合连接。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使培养器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培养器皿6的两端设置有观察窗7,观察窗7为钢化玻璃,观察窗7与培养器皿6通过胶水粘合连接,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观察窗7直管的察看培养器皿6中的微生物培养情况,从而使培养器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为了使培养器的功能更加丰富,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培养器皿6的两侧设置有微波加热器4,使用时接通微波加热器4的电源,从而通过微波加热器4对培养器皿6进行加热,从而对培养器皿6中的微生物培养液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微生物的生长,支撑底板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地轮9,地轮9的顶端与支撑底板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地轮9对培养器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使用户对培养器移动起来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从而提升用户对培养器的使用体验;为了使培养器对微生物的培养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培养器皿6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机构8,搅拌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81,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杆85,传动杆85的两侧设置有搅拌板84,传动杆85与搅拌板8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使用时接通驱动电机81的电源,从而使驱动电机81通过传动杆85带动搅拌板84转动,从而通过搅拌板84对培养器皿6中的培养液进行搅拌;为了使搅拌机构8的搅拌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搅拌板84上远离传动杆85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浮板82,搅拌浮板82与搅拌板84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绳83,使用时搅拌浮板82漂浮在培养液中,从而使搅拌浮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包括支撑底板(2),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培养器皿(6),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气泵(3),气泵(3)与培养器皿(6)的连接处设置有曝气管(1),培养器皿(6)的顶部设置有灭菌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机构(5)包括物料泵(55),物料泵(55)的下方设置有喷管(571),喷管(571)与物料泵(5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连接管(54),喷管(571)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572),喷管(571)的两端设置有杀菌灯(58),杀菌灯(58)与喷管(57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573),喷管(57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液箱(522),第二储液箱(5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532),物料泵(55)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532)相对应的三通阀(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包括支撑底板(2),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培养器皿(6),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气泵(3),气泵(3)与培养器皿(6)的连接处设置有曝气管(1),培养器皿(6)的顶部设置有灭菌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机构(5)包括物料泵(55),物料泵(55)的下方设置有喷管(571),喷管(571)与物料泵(5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连接管(54),喷管(571)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572),喷管(571)的两端设置有杀菌灯(58),杀菌灯(58)与喷管(57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573),喷管(57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液箱(522),第二储液箱(5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532),物料泵(55)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532)相对应的三通阀(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57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储液箱(521),第一储液箱(521)与三通阀(5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箱(52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搅拌件(511),第二储液箱(52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搅拌件(5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多功能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秋王娜王德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