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流体示踪的荧光颗粒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961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悬浮聚合法合成荧光颗粒的方法。将去离子水,聚乙烯醇1799与聚乙烯醇1788混合,混合后水浴加热并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降低温度停止搅拌;将苯乙烯、二苯乙烯、过氧化苯甲酰、荧光增白剂OB‑1混合加入步骤1混合溶液中,开始搅拌,使单体分散成大小均匀的油珠;升高转速并提升温度加热使反应进行完全,粒珠进一步硬化;将产物取出,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荧光颗粒。荧光颗粒外形呈规则球形,密度为1.06g/mm

A Fluorescent Particle Synthesis Method for Fluid Tr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流体示踪的荧光颗粒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悬浮聚合法合成荧光颗粒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中,研究流体机械时,往往需要先获取内部流场的信息,得到内部流体流动轨迹图,从而对流体机械进行分析与改进,但由于部分设备内部工作环境的封闭性,一般很难对设备内部流体流动状态进行直接观测,因此需要借助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为了研究流场的流动状态,在流体内添加示踪粒子,通过搭建动态图像高速捕捉可视化平台,利用高速摄影仪对流体内部的粒子进行拍摄,得到粒子的运动轨迹图,从而分析内部流体的运动轨迹。目前常用的示踪粒子有空心玻璃微珠HGS、镀银空心球、烟雾颗粒、油滴等。然而,空心玻璃微珠HGS需要专用PIV光源,在工业级实验中易受水中杂质影响;2mm塑料小球在示踪过程中跟随性较差,且粒径较大会对流体流动状态产生影响;荧光母粒密度较大,不适合用于水的示踪。因此,亟需一种荧光性强,跟随性良好,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工业流体示踪的新型荧光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流体用示踪粒子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级试验的具有良好跟随性且易于观测的新型荧光颗粒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示踪的新型球形有机荧光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聚乙烯醇1799与聚乙烯醇1788混合,混合后水浴加热并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降低温度停止搅拌;2)将苯乙烯、二苯乙烯、过氧化苯甲酰、荧光增白剂OB‑1混合加入步骤1混合溶液中,开始搅拌,调节搅拌速率使单体分散成大小均匀的油珠;3)搅拌转速为300~350r/min,并提升温度95~98℃,加热使反应进行完全,粒珠进一步硬化;4)将步骤3)中的产物取出,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荧光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示踪的新型球形有机荧光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聚乙烯醇1799与聚乙烯醇1788混合,混合后水浴加热并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降低温度停止搅拌;2)将苯乙烯、二苯乙烯、过氧化苯甲酰、荧光增白剂OB-1混合加入步骤1混合溶液中,开始搅拌,调节搅拌速率使单体分散成大小均匀的油珠;3)搅拌转速为300~350r/min,并提升温度95~98℃,加热使反应进行完全,粒珠进一步硬化;4)将步骤3)中的产物取出,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荧光颗粒。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瑞樊东东周暄翔刘小康谭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