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53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包括支气管堵塞器,所述支气管堵塞器包括管体和接头,所述管体内设置有第一管槽,所述第一管槽远离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的管体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支气管堵塞器的管体内设置有第二管槽,第二管槽的末端延伸至气囊远离接头一侧的管体上,且第二管槽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测压点,所述第二管槽的首端贯穿管体侧壁且延伸设置有测压管,且测压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测压接口。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判断支气管堵塞器插入支气管时气囊充气是否合适的问题。

A manometric bronchial bloc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
本技术涉及支气管堵塞器
,具体涉及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
技术介绍
单肺通气是胸科手术的常用麻醉通气管理方式,可在常规气管插管后借助支气管堵塞器气囊充气封堵患侧肺来实行,但目前支气管堵塞器的气囊内注气量的多少,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若气囊充气过度,长时间过高的气囊压力会造成气管粘膜的损伤,如缺血、溃疡和炎症,气囊充气不足可导致堵塞不完全、肺隔离效果不完善等并发症。气囊充气后,一般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来定位堵塞器的位置,但在小儿中往往因为气管导管内径偏细,没有足够的空间置入纤维支气管镜来进行定位,故在封堵效果差时不能判断是封堵器位置不合适还是气囊充气不足所致,此时盲目充气会造成充气过度,甚至气囊退回主气道造成主气道梗阻的情况发生,因此当出现封堵效果差时快速准确地判断是由于堵塞器位置不合适还是气囊充气不足引起的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尚未存在判断上述问题的方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判断支气管堵塞器插入支气管时气囊充气是否合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包括支气管堵塞器,所述支气管堵塞器包括管体和接头,所述管体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管槽,所述第一管槽远离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的管体上设置有气囊,所述管体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管槽,第二管槽的末端延伸至气囊远离接头一侧的管体上,且第二管槽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测压点,所述第二管槽的首端贯穿管体侧壁且延伸设置有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测压接口。优选地,第二管槽内预充生理盐水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在支气管堵塞器内设置第二管槽,用于测量气囊远端的压力波形,当气囊未充气时,第一测压点测量的压力值和主气道压力一致,第一测压点的测量值在测压设备上显示为连续的波形变化图;当气囊充气时,第一测压点测量气囊远端,即堵塞端远端的压力值,当气囊充气刚好与气管紧贴时,第一测压点的测量值为封堵侧的肺内压,为一恒定值,在测压设备上显示无波形变化,即可表明充气完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快速排除是气囊充气不足导致的封堵不完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1、管体;11、气囊;2、第二管槽;21、测压接口;22、液体;23、第一测压点;3、第一管槽;31、出气口;4、第三管槽;41、第二测压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包括支气管堵塞器,所述支气管堵塞器包括管体1和接头,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管槽3,所述第一管槽3远离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31,所述出气口31处的管体1上设置有气囊11,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管槽2,第二管槽2的末端延伸至气囊11远离接头一侧的管体1上,且第二管槽2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测压点23,所述第二管槽2的首端贯穿管体1侧壁且延伸设置有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测压接口21。当气囊未充气时,第一测压点测量的压力值与主气道压力一致,此时测量值显示在测量设备上,显示为连续有波形变化的图形,当气囊充气与气管紧贴时,由于第一测压点位于气囊远离接口的一端,其测量值为封堵侧的肺内压,为一恒定值,在测压设备上显示为无波形变化的图形(接近直线),即可认为气囊与气管贴合完好,可继续后续操作。具体的方案为,第二管槽2的测压接口端与测压设备相接,第二管槽2内充液(生理盐水),预充生理盐水可保证气压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气体易压缩特性对压力值的影响。实施例2本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3、图4所示,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包括支气管堵塞器,所述支气管堵塞器包括管体1和接头,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管槽3,所述第一管槽3远离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31,所述出气口31处的管体1上设置有气囊11,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管槽2,第二管槽2的末端延伸至气囊11远离接头一侧的管体1上,且第二管槽2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测压点23,所述第二管槽2的首端贯穿管体1侧壁设置在管壁外侧,且第二管槽2的首端设置有测压接口21;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管槽4,第三管槽4的末端延伸至气囊11靠近接头一侧的管体1上,且第三管槽4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测压点41,所述第三管槽4的首端贯穿管体1侧壁且延伸设置有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测压接口21。当气囊未充气时,第一测压点23和第二测压点41测得的压力值相同,即为支气管内的压力值,此时测量值显示在测量设备上,均显示为连续有波形变化的图形;当气囊充气至与气管紧贴时,由于第一测压点位于气囊远离接口的一端,测量值为封堵侧的肺内压,第二测压点位于气囊靠近接口的一端,测量值为主气道内的气压,二者的测量值显示在测量设备上时,第一测压点的压力值在测压设备上显示无波形变化的图形(接近直线),第二测压点的压力值在测压设备上显示连续的有波形变化的图形,二者对比明显可以确定气囊贴合完好、且气囊充气合适。具体地,第二管槽2和第三管槽4的测压接口21端均分别与一次性压力传感器相接,且第二管槽2和第三管槽4内均预充生理盐水设置;预充生理盐水可保证气压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气体易压缩特性对压力值的影响。另外在支气管堵塞器上还增设第二测压管,用于测量气囊近端的压力值,当气囊充气完毕时,气囊近端的压力值在测压设备上显示连续的波形变化,既可以测量气囊近端的压力值,又可以作为对照,便于判断出封堵端压力值的明显变化。总之,本技术提供的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结构简单,使用安全高效,在支气管堵塞器内设置第二管槽和第一测压点,测量气囊充气后封堵端的压力值,根据测压设备上显示的波形变化情况判断气囊是否充气合适,快速准确,安全高效,解决了现有操作因判断偏差出现持续充气损伤气管粘膜的问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技术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包括支气管堵塞器,所述支气管堵塞器包括管体(1)和接头,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管槽(3),所述第一管槽(3)远离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31),所述出气口(31)处的管体(1)上设置有气囊(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管槽(2),第二管槽(2)的末端延伸至气囊(11)远离接头一侧的管体(1)上,且第二管槽(2)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测压点(23),所述第二管槽(2)的首端贯穿管体(1)侧壁且延伸设置有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测压接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压型支气管堵塞器,包括支气管堵塞器,所述支气管堵塞器包括管体(1)和接头,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管槽(3),所述第一管槽(3)远离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31),所述出气口(31)处的管体(1)上设置有气囊(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管槽(2),第二管槽(2)的末端延伸至气囊(11)远离接头一侧的管体(1)上,且第二管槽(2)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测压点(23),所述第二管槽(2)的首端贯穿管体(1)侧壁且延伸设置有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测压接口(21)。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振强施晓华赵龙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