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感染交叉输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49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感染交叉输液袋,包括连接袋、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输液袋、保护袋、第三魔术贴、第四魔术贴、放置袋、排料孔、保护膜,该防感染交叉输液袋,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将输液袋表面的细菌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还可对医护人员的手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有效的防止医护人员细菌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Anti-Infection Cross Infusion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感染交叉输液袋
本技术涉及输液袋,尤其涉及防感染交叉输液袋。
技术介绍
在临床工作中,当医护人员给传染科的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因传染科患者的特殊性,病菌会粘附在输液袋的表面,当患者输液完毕后,医护人员拿取输液袋时,输液袋上的病菌易传染给医护人员,易导致医护人员细菌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防感染交叉输液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防感染交叉输液袋,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防感染交叉输液袋,包括连接袋、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输液袋、保护袋、第三魔术贴、第四魔术贴、放置袋、排料孔、保护膜,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连接袋内部后端下侧,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连接袋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输液袋位于连接袋内部,所述的输液袋顶部与连接袋内部顶端缝合相连,所述的保护袋位于连接袋顶部,所述的保护袋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位于保护袋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位于保护袋内部前端上侧,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放置袋位于保护袋内部后端,所述的放置袋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排料孔位于放置袋内部前端,所述的排料孔为通孔,所述的保护膜位于放置袋前端,所述的保护膜与放置袋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袋内部前端还设有软玻璃,所述的软玻璃与连接袋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袋前端还设有遮布,所述的遮布一边与连接袋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遮布前端下侧还设有第五魔术贴,所述的第五魔术贴与遮布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袋前端上侧还设有第六魔术贴,所述的第六魔术贴与连接袋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袋前端上侧还设有挂带,所述的挂带两端与连接袋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保护袋前端上侧还设有第七魔术贴,所述的第七魔术贴与保护袋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保护袋后端上侧还设有第八魔术贴,所述的第八魔术贴与保护袋缝合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感染交叉输液袋,使用前,首先医护人员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粘贴,以此让连接袋的开口处处于封闭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相互粘贴,以此让保护袋的开口处处于封闭的状态,使用时,医护人员将该装置移至患者身旁,再将挂带挂入现有技术输液架的挂钩处,医护人员再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分离,以此让连接袋的开口处打开,此时,输液袋的首端暴露于外界,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医护人员使用输液袋给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在输液的过程中,病菌会粘附在输液袋以及保护袋的表面,同时,病菌会粘附在连接袋的外部以及内部,当患者输液完毕后,医护人员用手将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分离,以此将保护袋的开口处打开,医护人员再用手将保护袋外部包裹住连接袋,即将保护袋的内部暴露于外界,医护人员再将第七魔术贴和第八魔术贴相互粘贴,以此让保护袋的开口处封闭,此时,输液袋以及保护袋的表面与连接袋的外部以及内部所粘附的病菌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有效的防止医护人员的手部与该装置所粘附的病菌相接触,医护人员再用手撕除保护膜,再用手挤压放置袋,所述的放置袋内部装有免洗手消毒凝胶,此时,放置袋内的免洗手消毒凝胶从排料孔排向医护人员的手部,以此对医护人员的手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移至废弃区域进行丢弃即可,该防感染交叉输液袋,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将输液袋表面的细菌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还可对医护人员的手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有效的防止医护人员细菌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即患者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遮布,透过软玻璃,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输液袋内药液的使用情况,观察完毕后,医护人员将遮布关闭,在第五魔术贴和第六魔术贴相互粘贴的作用下,确保了遮布关闭的稳定性,所述的连接袋以及遮布为非透明材质,其目的对输液袋内的药液进行避光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防感染交叉输液袋的局部主视剖视图;图2是防感染交叉输液袋的局部展开主视图;图3是放置袋的内部局部剖视图;图4是连接袋的仰视图;图5是保护袋的俯视图。连接袋1、第一魔术贴2、第二魔术贴3、输液袋4、保护袋5、第三魔术贴6、第四魔术贴7、放置袋8、排料孔9、保护膜10、软玻璃101、遮布102、第五魔术贴103、第六魔术贴104、挂带501、第七魔术贴502、第八魔术贴50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防感染交叉输液袋,包括连接袋1、第一魔术贴2、第二魔术贴3、输液袋4、保护袋5、第三魔术贴6、第四魔术贴7、放置袋8、排料孔9、保护膜10,所述的第一魔术贴2位于连接袋1内部后端下侧,所述的第一魔术贴2与连接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3位于连接袋1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二魔术贴3与连接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输液袋4位于连接袋1内部,所述的输液袋4顶部与连接袋1内部顶端缝合相连,所述的保护袋5位于连接袋1顶部,所述的保护袋5与连接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魔术贴6位于保护袋5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第三魔术贴6与保护袋5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魔术贴7位于保护袋5内部前端上侧,所述的第四魔术贴7与保护袋5缝合相连,所述的放置袋8位于保护袋5内部后端,所述的放置袋8与保护袋5缝合相连,所述的排料孔9位于放置袋8内部前端,所述的排料孔9为通孔,所述的保护膜10位于放置袋8前端,所述的保护膜10与放置袋8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袋1内部前端还设有软玻璃101,所述的软玻璃101与连接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连接袋1前端还设有遮布102,所述的遮布102一边与连接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遮布102前端下侧还设有第五魔术贴103,所述的第五魔术贴103与遮布102缝合相连,所述的连接袋1前端上侧还设有第六魔术贴104,所述的第六魔术贴104与连接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连接袋1前端上侧还设有挂带501,所述的挂带501两端与连接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保护袋前端上侧还设有第七魔术贴502,所述的第七魔术贴502与保护袋5缝合相连,所述的保护袋5后端上侧还设有第八魔术贴503,所述的第八魔术贴503与保护袋5缝合相连。该防感染交叉输液袋,使用前,首先医护人员将第一魔术贴2和第二魔术贴3相互粘贴,以此让连接袋1的开口处处于封闭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第三魔术贴6和第四魔术贴7相互粘贴,以此让保护袋5的开口处处于封闭的状态,使用时,医护人员将该装置移至患者身旁,再将挂带501挂入现有技术输液架的挂钩处,医护人员再将第一魔术贴2和第二魔术贴3分离,以此让连接袋1的开口处打开,此时,输液袋4的首端暴露于外界,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医护人员使用输液袋4给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在输液的过程中,病菌会粘附在输液袋4以及保护袋5的表面,同时,病菌会粘附在连接袋1的外部以及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感染交叉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袋、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输液袋、保护袋、第三魔术贴、第四魔术贴、放置袋、排料孔、保护膜,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连接袋内部后端下侧,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连接袋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输液袋位于连接袋内部,所述的输液袋顶部与连接袋内部顶端缝合相连,所述的保护袋位于连接袋顶部,所述的保护袋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位于保护袋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位于保护袋内部前端上侧,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放置袋位于保护袋内部后端,所述的放置袋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排料孔位于放置袋内部前端,所述的排料孔为通孔,所述的保护膜位于放置袋前端,所述的保护膜与放置袋胶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感染交叉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袋、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输液袋、保护袋、第三魔术贴、第四魔术贴、放置袋、排料孔、保护膜,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连接袋内部后端下侧,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连接袋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输液袋位于连接袋内部,所述的输液袋顶部与连接袋内部顶端缝合相连,所述的保护袋位于连接袋顶部,所述的保护袋与连接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位于保护袋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位于保护袋内部前端上侧,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放置袋位于保护袋内部后端,所述的放置袋与保护袋缝合相连,所述的排料孔位于放置袋内部前端,所述的排料孔为通孔,所述的保护膜位于放置袋前端,所述的保护膜与放置袋胶水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感染交叉输液袋,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琪马婕白娟娟刘敏常欣段蕊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