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70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包括输液避光袋本体,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上设有悬挂孔,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输液管,且每个所述输液管均与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内部的空腔相连通,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上还安装有中空的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覆盖帽,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矩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悬挂孔,且悬挂孔的孔壁上设有加固层,避免在悬挂过程中,造成悬挂孔撕裂,另外通过设置的底盖以及覆盖帽,且输液避光袋本体上正对底盖的位置为透明区域,在方便观察的同时还达到了完全避光的效果,解决了一般的避光袋不便于核对,且不便于观察,不能达到完全避光的效果,使用时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

A structure of infusion light-proof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
技术介绍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性质不同,使用时存在不同的要求,如某些扩张血管药、水溶性维生素、化疗药物(顺铂、卡铂、米托恩醌)等,遇光易分解,因此,输注过程需避光。避光药物配置后根据需求临床上需备3种规格(100ml、250ml、500ml)的避光袋,而一般的避光袋不便于核对,且不便于观察,不能达到完全避光的效果,使用时造成一定的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避光袋不便于核对,且不便于观察,不能达到完全避光的效果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包括输液避光袋本体,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上设有悬挂孔,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输液管,且每个所述输液管均与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内部的空腔相连通,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上还安装有中空的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覆盖帽;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槽壁上设有转轴,所述底盖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覆盖帽上正对所述矩形槽的位置处安装有凸块,且所述凸块与所述矩形槽的槽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凸块内开设有让转轴穿过的通孔,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凸块内的通孔。优选的,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上正对所述底盖的位置为透明区域。优选的,所述悬挂孔的孔壁上设有加固层,且所述加固层与所述悬挂孔的孔壁之间紧密粘接。优选的,所述覆盖帽上正对所述凹槽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侧面上安装有卡块,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之间卡接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面上开设有扣槽。优选的,所述底盖紧密粘接在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悬挂孔,且悬挂孔的孔壁上设有加固层,避免在悬挂过程中,造成悬挂孔撕裂,另外通过设置的底盖以及覆盖帽,且输液避光袋本体上正对底盖的位置为透明区域,在进行观察时,将覆盖帽打开即可观察输液避光袋本体内部的液体,且同时还达到了完全避光的效果,解决了一般的避光袋不便于核对,且不便于观察,不能达到完全避光的效果,使用时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底盖以及覆盖帽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技术底盖以及覆盖帽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图4中C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固定块的立体视图。图中:1、输液避光袋本体;11、悬挂孔;111、加固层;12、输液管;13、底盖;131、矩形槽;1311、转轴;132、凹槽;1321、卡槽;14、覆盖帽;141、凸块;142、固定块;143、连接板;144、卡块;145、连接块;1451、扣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输液避光袋本体1,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输液管12,且每个输液管12均与输液避光袋本体1内部的空腔相连通,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还安装有中空的底盖13,底盖13紧密粘接在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底盖13上设有覆盖帽14;底盖13上开设有矩形槽131,矩形槽131的槽壁上设有转轴1311,底盖13上还开设有凹槽132,凹槽132的底壁上开设有卡槽1321,覆盖帽14上正对矩形槽131的位置处安装有凸块141,且凸块141与矩形槽131的槽壁之间通过转轴1311转动连接,凸块141内开设有让转轴1311穿过的通孔,且转轴1311穿过凸块141内的通孔。本实施例中,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正对底盖13的位置为透明区域,医护人员可以将覆盖帽14打开,接着透过透明区域直接观察输液避光袋本体1内部的液体情况。具体的,凸块141的长度小于矩形槽131的长度,保证凸块141正确的安装在矩形槽131内。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底盖13以及覆盖帽14,且覆盖帽14上的凸块141与矩形槽131的槽壁之间通过转轴1311转动连接,方便将覆盖帽14打开,进一步观察输液避光袋本体1内部的药液的情况,且同时达到完全避光的效果,解决了一般的避光袋不便于核对,且不便于观察,不能达到完全避光的效果,使用时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实施例2在具体操作中,由于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的悬挂孔11在悬挂时,容易造成悬挂孔11的孔壁处受到的作用力较大,进一步造成悬挂孔11被撕裂,影响输液避光袋本体1的悬挂,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输液避光袋本体1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设有悬挂孔11,悬挂孔11的孔壁上设有加固层111,且加固层111与悬挂孔11的孔壁之间紧密粘接。本实施例中,悬挂孔11的孔径为1.5-2cm,如果悬挂孔11的孔径过小不利于悬挂,如果悬挂孔11的孔径过大,占用的面积也较大,故选择悬挂孔11的孔径为1.5-2cm最为合适。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加固层111,使加固层111与医院常用挂钩接触,且通过设置的加固层111,增加悬挂孔11孔口处的承受压力,保证悬挂孔11不会轻易撕裂,解决了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的悬挂孔11在悬挂时,容易造成悬挂孔11的孔壁处受到的作用力较大,进一步造成悬挂孔11被撕裂,影响输液避光袋本体1悬挂的问题。实施例3在具体操作中,由于覆盖帽14在关闭时,如果没有一个限位机构,会造成覆盖帽14关闭不牢固,且存在自动打开的情况,进一步造成输液避光袋本体1内部的液体仍接触到光,影响输液避光袋本体1内部液体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覆盖帽14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7所示,覆盖帽14上正对凹槽132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块142,固定块142的底面安装有连接板143,连接板143的前侧面上安装有卡块144,且卡块144与卡槽1321之间卡接配合,固定块142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块145,连接块145的前侧面上开设有扣槽1451。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42的长度小于凹槽132的长度,保证固定块142能够卡进凹槽132内。具体的,当连接板143以及卡块144整体位于卡槽1321内时,连接板143与卡槽1321的后侧槽壁接触,卡块144与卡槽1321的前侧槽壁接触,此时实现将覆盖帽14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包括输液避光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设有悬挂孔(11),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输液管(12),且每个所述输液管(12)均与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1)内部的空腔相连通,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还安装有中空的底盖(13),所述底盖(13)上设有覆盖帽(14);所述底盖(13)上开设有矩形槽(131),所述矩形槽(131)的槽壁上设有转轴(1311),所述底盖(13)上还开设有凹槽(132),所述凹槽(132)的底壁上开设有卡槽(1321),所述覆盖帽(14)上正对所述矩形槽(131)的位置处安装有凸块(141),且所述凸块(141)与所述矩形槽(131)的槽壁之间通过转轴(1311)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避光袋结构,包括输液避光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设有悬挂孔(11),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输液管(12),且每个所述输液管(12)均与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1)内部的空腔相连通,所述输液避光袋本体(1)上还安装有中空的底盖(13),所述底盖(13)上设有覆盖帽(14);所述底盖(13)上开设有矩形槽(131),所述矩形槽(131)的槽壁上设有转轴(1311),所述底盖(13)上还开设有凹槽(132),所述凹槽(132)的底壁上开设有卡槽(1321),所述覆盖帽(14)上正对所述矩形槽(131)的位置处安装有凸块(141),且所述凸块(141)与所述矩形槽(131)的槽壁之间通过转轴(131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避光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41)内开设有让转轴(1311)穿过的通孔,且所述转轴(1311)穿过所述凸块(141)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琳韩勤马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