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河清专利>正文

电动餐桌转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4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餐桌转盘,由微型电机变速,使橡胶轮低速旋转,电机和橡胶轮,装在转盘内圈,橡胶轮的外圆与转盘的内圆可调节的接触,产生摩擦力,而转盘受到这种摩擦力自动旋转。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动餐桌转盘,电机和其他传动的零件全部隐装于转盘内圈,不影响外观,使用简便、耗电小,无噪音,是享受佳肴的时代餐具富有文明,雅致感。(*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桌上摆盆碟区域电动转盘的装置,特别是盛大宴会的大圆桌更为具体明显的感受。圆桌、大圆桌摆盆、碟的区域是在圆桌的中间,这个区域由于摆上几个盆碟后,它的区域面积逐部扩大,当遇上φ1.2m或φ1.5m的圆桌席位时,需享用对面盆碟的菜,必须站立,手尽量伸长方能达到享用的要求。而这种动作确为吃力,也不雅观。近几年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出现了一种餐桌转盘,这转盘上面放有一块玻璃板,装有菜的盆碟摆在玻璃板上,当享用对面的佳肴时,就得用手推动转盘。这样虽然解决了那种原始站立而吃力的方式,但还存在推来拉去不雅致的姿态。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求提供一种电动餐桌转盘。这电动餐桌转盘是这样现实的在原有手动式转盘下面的几个橡胶垫圈加高,使转盘的底部与圆桌面的距离增高,将电机和变速装置通过支承架的连接,固装于转盘的底部,变速装置顶部伸出了一根轴头,这轴头上固套一个橡胶轮,这橡胶轮的外圆与转盘的动圈内圆可调节式的接触。由于电机的驱动使橡胶轮低速旋转,而转盘的动圈受到橡胶轮的接触、摩擦、自然旋转。本技术,因为只需在原有的转盘底部钻几个螺丝孔,安装电机、变速装置和支承架,转盘下面的橡胶垫圈加高、使电机的端部不接触圆桌面,橡胶轮的外圆与转盘动圈的内圆接触,是采用行星齿轮内齿传动的结构原理,所以耗电少,无噪音,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电动餐桌转盘的要求。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该图包括转盘的动圈内圆与橡胶轮的外圆,可调节式的接触装置,该装置是采用行星齿轮内齿传动的结构原理,改变为摩擦传动,图中橡胶垫圈〔1〕固装在动圈〔2〕的顶部,起防止玻璃板盖在上面滑动,动圈〔2〕的内外圆,上下面经过车削加工,无失圆的现象,支承架〔5〕固接于圈座〔3〕的底部,电机〔9〕及变速齿轮组〔10〕装在外壳〔8〕〔7〕内部,形成一个总体,外壳〔7〕外面有两个椭园螺孔,由螺丝〔6〕固接在支承架〔5〕上,这椭圆孔可以在转盘的径向线上调节,使橡胶轮〔12〕的外圆与动圈〔2〕的内圆接触摩擦。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该图包括转盘的动圈〔2〕,与圈座〔3〕及转盘上、下橡胶垫圈〔1〕〔4〕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其中A~A剖面图,该图包括动圈〔2〕、圈座〔3〕的内部结构是平面推力滚珠配合,及电机〔9〕变速齿轮组〔10〕,从动轴〔11〕,橡胶轮〔12〕的内部结构和支承架〔5〕与圈座〔3〕的固接方式。圈座底部与橡胶垫圈〔4〕固接,橡胶垫圈加高,使电机外壳〔8〕的端部不接触圆桌面。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餐桌转盘,由转盘、动圈圈座、变速齿轮组、橡胶轮等组成,其特征是动圈与圈座是平面推力滚珠配合,圈座的底部圆周上均布固接几个橡胶垫圈,支承架固接于圈座底部,电机,变速齿轮组,从动轴,全部安装在外壳的里面,形成一个总体,外壳的外面有固接的椭圆通孔,由螺丝与支承架固接,这椭圆孔可在转盘内作径向线上的调节,橡胶轮固配于从动轴,从而使橡胶轮的外圆与动圈的内圆接触,这种接触是采用行星齿轮内齿传动的结构原理,变为摩擦传动。专利摘要一种电动餐桌转盘,由微型电机变速,使橡胶轮低速旋转,电机和橡胶轮,装在转盘内圈,橡胶轮的外圆与转盘的内圆可调节的接触,产生摩擦力,而转盘受到这种摩擦力自动旋转。该技术电动餐桌转盘,电机和其他传动的零件全部隐装于转盘内圈,不影响外观,使用简便、耗电小,无噪音,是享受佳肴的时代餐具富有文明,雅致感。文档编号A47B11/00GK2044440SQ8921221公开日1989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黄河清 申请人:黄河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餐桌转盘,由转盘、动圈[2]圈座[3]、变速齿轮组[10]、橡胶轮[12]等组成,其特征是动圈[2]与圈座[3]是平面推力滚珠配合,圈座[3]的底部圆周上均布固接几个橡胶垫圈[4],支承架[5]固接于圈座底部,电机[9],变速齿轮组[10],从动轴[11],全部安装在外壳[7][8]的里面,形成一个总体,外壳[7]的外面有固接的椭圆通孔,由螺丝[6]与支承架[5]固接,这椭圆孔可在转盘内作径向线上的调节,橡胶轮[12]固配于从动轴[11],从而使橡胶轮的外圆与动圈[2]的内圆接触,这种接触是采用行星齿轮内齿传动的结构原理,变为摩擦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清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