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943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06
一种印刷装置,在设置于印刷装置的基板翘曲的情况下,容易地实现减小基板和散热器之间的间隙的结构,高效地散出在基板中产生的热量。打印机(1)具备:基板(10),控制在打印机(1)中进行动作的印刷部(6),所述打印机(1)在介质(P)上进行印刷;以及散热器(20),具有相对面(21),并用相对面(21)接收在基板(10)中产生的热量以放出到外部,所述相对面(21)与基板(10)的板面(10a)相对设置,且在俯视观察下,呈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比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长的形状,相对面(21)中设置有贯通相对面(21)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狭缝(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喷墨打印机所代表的印刷装置中,设置有控制印刷装置中的各种驱动系统的动作的电子电路基板(以下,仅称为基板)。例如,在用于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头中设置有头驱动基板。存在在这种基板中设置散出在基板中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器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7838号公报但是,在作为基板的一般的打印基板中,电子部件通过焊接而进行安装。焊接以回流方式实施,即:将焊料预装到打印基板上,在其上装载电子部件之后加热熔融焊料。由于打印基板的多层化、电子部件的高密度安装化,如果进行回流方式的电子部件的安装,存在基板变成翘曲状态的情况。更具体而言,由于基板的层结构、铜箔图案的偏差,在进行回流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焊接时,有时基板因热膨胀而翘曲,或在焊接后基板因基板和安装的电子部件之间的热膨胀的差异而翘曲等。如果在翘曲状态的基板上安装散热器,在散热器和基板之间产生间隙,热未被从基板充分传导到散热器,存在基板以及安装部件发生故障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设置于印刷装置的基板翘曲的情况下,容易地实现减小基板和散热器之间的间隙的结构,高效地散出在基板中产生的热量。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基板,控制在印刷装置中进行动作的动作部,所述印刷装置在介质上进行印刷;以及散热器,具有相对面,并用所述相对面接收在所述基板中产生的热量以放出到外部,所述相对面与所述基板的板面相对设置,且在俯视观察下,呈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的形状,所述相对面具备贯通所述相对面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狭缝。根据本方面,因为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相对面具备贯通所述相对面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狭缝,所以能够实现所述相对面在作为长边方向的所述第一方向易弯曲的结构。由此,在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弯曲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相对面设为追随所述基板的弯曲的形状,能够减小所述基板的板面和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相对面之间的空间。由此能够通过所述散热器高效地散出在所述基板中产生的热量。另外,作为在用于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中进行动作的动作部,例如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输送介质的输送部、干燥印刷后的介质的干燥部、进行在印刷装置中的操作、设定的显示等的操作面板等。所述动作部只要是设置在印刷装置中、且其动作是由控制基板控制的结构部即可,使其还包括上述例举的结构部以外的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所述相对面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狭缝。根据本方面,能够实现所述相对面在作为长边方向的所述第一方向更易弯曲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相对面包括:中央区域,跨所述第一方向未形成所述狭缝,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第一端部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一侧,并设置有作为所述狭缝的第一狭缝;以及第二端部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另一侧,并设置有作为所述狭缝的第二狭缝。根据本方面,因为所述相对面具有跨所述第一方向未形成所述狭缝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一侧且设置有作为所述狭缝的第一狭缝的第一端部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另一侧且设置有作为所述狭缝的第二狭缝的第二端部区域,所以能够实现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相对面在作为长边方向的所述第一方向更易弯曲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所述相对面中,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中的每一个设置为隔着所述中央区域相对。根据本方面,因为在所述相对面中,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中的每一个设置为隔着所述中央区域相对,所以在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相对面弯曲时不易发生扭曲,能够有效抑制在所述基板的板面和所述相对面之间产生间隙。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散热器具备弯折面,所述弯折面从在所述相对面中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端部沿与所述相对面相交的方向延伸,所述狭缝从所述相对面沿弯折面连续形成。根据本方面,因为所述散热器具备从在所述相对面中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端部沿与所述相对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弯折面,且所述狭缝从所述相对面沿弯折面连续形成;所以在维持所述相对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易弯曲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在所述散热器中的散热性。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相对面向朝向所述基板的方向作用力的状态下安装在所述基板。根据本方面,因为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相对面向朝向所述基板的方向作用力的状态下安装在所述基板,所以能够有效抑制在所述基板的板面和相对面之间产生间隙。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具备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所述动作部包括所述印刷部,所述基板是搭载在所述印刷部并驱动所述印刷部的驱动基板。根据本方面,能够实现通过所述散热器适宜地放出在用于使所述印刷部进行动作的驱动基板中产生的热量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打印机的简要侧视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打印机的简要俯视图。图3是示出在基板上安装了散热器的状态的Z-Y剖视图。图4是示出在基板上安装了散热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散热器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散热器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散热器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在翘曲的基板上安装散热器前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示出在翘曲的基板上安装了散热器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示出散热器的变更例的侧视图。图11是示出散热器的其他变更例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散热器的又一其他变更例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喷墨打印机(印刷装置);2:介质输送装置;3:第一辊;4:第二辊;5:输送带;5a:支承面;6:印刷部;7:印刷头;8:滑架;9:导轨;10:基板;11:送出部;12:卷绕部;13:电子部件;14:散热片;20:散热器;21:相对面;22:狭缝;22a:第一狭缝;22b:第二狭缝;23:弯折面;24:安装部;26:缺口部;30:中央区域;31:第一端部区域;32:第二端部区域;A:第一旋转方向;B:第二旋转方向;P:介质。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1(以下,仅称为打印机1)进行说明。打印机1是将墨喷吐到作为介质P的布帛上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另外,在各图示出的X-Y-Z坐标系中,X方向是印刷头的移动方向,且是装置的宽度方向。另外,Y方向是介质P的输送方向。另外,Z方向是重力方向,且示出装置的高度方向。另外,将+Z方向设为装置的上方(包括上部、上面等),-Z方向侧设为装置的下方(包括下部、下面等)。打印机概述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作为一例,具备通过输送带5沿输送方向(+Y方向)输送介质P的介质输送装置2(同时参照图2)。输送带5用被施与了粘合剂的支承面5a支承介质P,介质输送装置2通过使输送带5旋转来输送介质P。另外,在打印机1中能够设置卷筒状的介质P,且设置有能够将介质P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控制在印刷装置中进行动作的动作部,所述印刷装置在介质上进行印刷;以及散热器,具有相对面,并用所述相对面接收在所述基板中产生的热量以放出到外部,所述相对面与所述基板的板面相对设置,且在俯视观察下,呈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的形状,所述相对面具备贯通所述相对面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狭缝。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06 JP 2018-039990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控制在印刷装置中进行动作的动作部,所述印刷装置在介质上进行印刷;以及散热器,具有相对面,并用所述相对面接收在所述基板中产生的热量以放出到外部,所述相对面与所述基板的板面相对设置,且在俯视观察下,呈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的形状,所述相对面具备贯通所述相对面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狭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对面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狭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面具有:中央区域,跨所述第一方向未形成所述狭缝,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第一端部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一侧,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