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头成像装置及打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625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印头成像装置及打印机,该装置包括一条形块状的打印头安装件以及设于打印头安装件下方的打印头,在打印头安装件的上部开设有一进风口,在打印头安装件上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微型流风扇以及第二微型流风扇,在打印头安装件内设有第一主通风孔以及第二主通风孔,第一主通风孔设于第一微型流风扇的正下方,第二主通风孔设于第二微型流风扇的正下方,第一主通风孔与第二主通风孔通过多个横向通风孔进行空气流通,在打印头安装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微型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打印头成像装置,可进行有效散热,保证打印工作正常进行。

Print Head Imaging Device an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印头成像装置及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打印头成像装置及打印机。
技术介绍
在日常商务办公中,常常需要使用到打印机来打印各种文件报表。目前,打印机已经成为了商务办公所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之一。打印机作为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按所采用的技术,分柱形、球形、喷墨式、热敏式、激光式、静电式、磁式以及发光二极管式等打印机。现有的部分打印机,在进行打印时,打印头部位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排出,将有可能影响实际的打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打印机,在进行打印时,打印头部位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影响实际打印工作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包括一条形块状的打印头安装件以及设于所述打印头安装件下方的打印头,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的上部开设有一进风口,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上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微型流风扇以及第二微型流风扇,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内设有第一主通风孔以及第二主通风孔,所述第一主通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微型流风扇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主通风孔设于所述第二微型流风扇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主通风孔与所述第二主通风孔通过多个横向通风孔进行空气流通,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微型通孔。本技术提出的打印头成像装置,包括一打印头安装件以及设于该打印头安装件下方的打印头,由于在该打印头安装件的上部开设有进风口,在该进风口的两侧设有第一微型流风扇以及第二微型流风扇,且该打印头安装件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与主通风孔相通的横向通风孔,在实际作业中,可通过上述第一微型流风扇以及第二微型流风扇的驱动作用,将打印头安装件内的热量及时地排出,从而防止热量堆积造成无法正常打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打印头成像装置,可进行有效散热,保证打印工作正常进行。所述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进风口与设于所述打印头安装件内最上方的所述横向通风孔相通,所述横向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通风孔以及所述第二主通风孔相连通。所述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横向通风孔的数量为4,所述横向通风孔的孔径范围为0.1~0.25cm。所述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内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隔离网以及第二隔离网,所述第一隔离网设于所述第一主通风孔的外侧,所述第二隔离网设于所述第二主通风孔的外侧。所述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的下表面还设有一打印头安装片,在所述打印头安装片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所述打印头,所述打印头安装片的长度大于所述打印头的长度。所述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打印头包括打印头本体,在所述打印头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多个LED灯头,所述LED灯头的数量大于5000,每个所述LED灯头的分辨率大于600DPI。所述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块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连接件主体,在所述连接件主体上开设有一卡接孔。所述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在所述打印头安装片的下表面设有一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以横向插接的方式安装所述打印头。所述打印头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进风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上还连接有一接地线。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打印机,其中,所述打印机应用如上所述的打印头成像装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的打印头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打印头成像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打印头成像装置中连接件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出的打印头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打印头安装件11LED灯头131打印头安装片12连接件主体140打印头13卡接孔141连接件14第一微型流风扇151接地线16第二微型流风扇152横向通风孔20第一隔离网171微型通孔110第二隔离网172进风口111第一主通风孔1511插接槽120第二主通风孔1521打印头本体1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现有的部分打印机,在进行打印时,打印头部位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排出,将有可能影响实际的打印工作。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打印头成像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对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的打印头成像装置,包括一条形块状的打印头安装件11以及设于打印头安装件11下方的打印头13。对打印头安装件11而言,在该打印头安装件11的上部开设有一进风口111,在打印头安装件11上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微型流风扇151以及第二微型流风扇152。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打印头安装件11内设有第一主通风孔1511以及第二主通风孔1521。其中,第一主通风孔1511设于第一微型流风扇151的正下方,第二主通风孔1521设于第二微型流风扇152的正下方,第一主通风孔1511与第二主通风孔1521通过多个横向通风孔20进行空气流通,且横向通风孔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通风孔1511以及第二主通风孔1521相连通。此外,上述的进风口111与设于打印头安装件11内最上方的横向通风孔20相通,在打印头安装件11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微型通孔110。上述的多个微型通孔110主要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在此需要补充的是,上述的进风口111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在本实施例中,该进风口111的形状为椭圆形。此外,为了消除静电的干扰,在打印头安装件上还连接有一接地线16。其中,上述的横向通风孔2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通风需求进行具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横向通风孔20的数量为4,横向通风孔20的孔径范围为0.1~0.25cm。为了避免硒鼓内的墨粉扬出,在本实施例中,在打印头安装件11内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隔离网171以及第二隔离网172。其中,第一隔离网171设于第一主通风孔1511的外侧,第二隔离网172设于第二主通风孔1521的外侧。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上述打印头安装件11的下表面还设有一打印头安装片12,在该打印头安装片12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打印头13,其中打印头安装片12的长度大于打印头13的长度。对该打印头13而言,该打印头13包括打印头本体130,在该打印头本体130的下表面设有多个LED灯头131。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印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形块状的打印头安装件以及设于所述打印头安装件下方的打印头,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的上部开设有一进风口,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上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微型流风扇以及第二微型流风扇,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内设有第一主通风孔以及第二主通风孔,所述第一主通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微型流风扇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主通风孔设于所述第二微型流风扇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主通风孔与所述第二主通风孔通过多个横向通风孔进行空气流通,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微型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形块状的打印头安装件以及设于所述打印头安装件下方的打印头,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的上部开设有一进风口,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上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微型流风扇以及第二微型流风扇,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内设有第一主通风孔以及第二主通风孔,所述第一主通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微型流风扇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主通风孔设于所述第二微型流风扇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主通风孔与所述第二主通风孔通过多个横向通风孔进行空气流通,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微型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设于所述打印头安装件内最上方的所述横向通风孔相通,所述横向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通风孔以及所述第二主通风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风孔的数量为4,所述横向通风孔的孔径范围为0.1~0.25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印头安装件内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隔离网以及第二隔离网,所述第一隔离网设于所述第一主通风孔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埔军刘祖剑张包根许登高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宜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