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及拔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9376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及拔刀方法,包括卡紧件和旋转件;卡紧件一侧开设U型凹槽,旋转件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壁与夹持件外壁螺纹连接,旋转件外壁上设置与第一通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宽度不小于U型凹槽的槽宽d;其中:Dmin

A Mohs taper shank cutter puller and its pull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及拔刀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拔刀器领域,涉及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及拔刀方法。
技术介绍
利勃海尔和莱森豪尔插齿机均自带有一种莫氏三号锥刀柄,插齿加工时,与刀柄相配的莫氏锥柄插刀装入刀柄后,靠锥面吸附和插齿加工过程中的轴向切削力紧固。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刀柄和插刀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缺点在于插刀被切削力压紧之后,无法轻易拔出。为了拔出被切削力压紧的插刀,现场操作工依靠铜棒敲击插刀刀杆,利用震动原理使刀杆在刀柄内松动,从而将插刀拔出来。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将插刀损坏或降低插刀精度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及拔刀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包括卡紧件和旋转件;卡紧件一侧开设U型凹槽,旋转件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壁与夹持件外壁螺纹连接,旋转件外壁上设置与第一通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宽度不小于U型凹槽的槽宽d;其中:Dmin<d<Dmax,Dmin为插刀刀杆位于刀柄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小值;Dmax为插刀刀杆位于刀柄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大值。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止脱螺栓;止脱螺栓通过旋转件的开口两侧均开设的螺纹孔与旋转件连接。还包括橡胶垫;橡胶垫与U型凹槽内壁连接。还包括两个手柄;第一手柄与卡紧件连接,第二手柄与旋转件连接。第一手柄通过卡紧件上开设的第一内六方孔与卡紧件连接,第二手柄通过旋转件上开设的第二内六方孔与旋转件连接。卡紧件采用45钢制作。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旋转件的通孔内壁和卡紧件外壁的螺纹啮合,并通过螺纹调节旋转件和卡紧件的总轴向长度;并且保证U型凹槽与旋转件的开口位于同一方向上;S2:将插刀刀杆位于刀柄外的一端卡在U型凹槽内部,旋转旋转件至插刀从刀柄中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拔刀器,通过在卡紧件上开设U型凹槽,将拔刀器通过从U型凹槽从侧面卡入插刀刀杆中,U型凹槽的圆弧直径介于插刀刀杆位于刀柄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保证U型凹槽既能成功卡入插刀刀杆,又不至于从轴向脱落。通过反方向旋转卡紧件和旋转件,在螺纹的作用下,卡紧件和旋转件整体的轴向距离变长,达到一定长度时,将插刀刀杆从刀柄中挤出来。采用卡紧件和旋转件叠加设计,旋转件的通孔内壁和卡紧件外壁的螺纹完全啮合时,拔刀器轴向距离小,在插刀刀杆轴向可利用空间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很好的使用。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成本低。进一步的,设置止脱螺栓,止脱螺栓与旋转件连接,当插刀刀杆卡入卡紧件的U型凹槽后,通过止脱螺栓保证插刀刀杆不会从U型凹槽中滑脱。进一步的,橡胶圈外圆与U型凹槽内壁贴合,保证U型凹槽与插刀刀杆直接接触的部分为软接触,用以保护刀具,防止拔刀过程中刀具被损坏或精度被损失。进一步的,设置两个手柄,通过两个手柄解决拔刀器主体直径较小,手动旋转比较费力的问题,方便旋转件的旋转。进一步的,卡紧件采用45钢制作,硬度较小,在拔刀过程中尽可能防止刀具被损坏。本专利技术拔刀方法,旋转件的通孔内壁和卡紧件外壁的螺纹啮合,可以通过螺纹调节旋转件和卡紧件的总轴向距离,在插刀刀杆轴向可利用空间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使用,插刀刀杆卡入卡紧件的U型凹槽,再通过螺纹调节旋转件和卡紧件的总轴向距离,实现插刀从刀柄中脱出,拔刀成功。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现,且不需要敲击插刀刀杆,不会损坏插刀,插刀精度能够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插刀与刀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刀柄;2-插刀刀杆;3-第一手柄;4-旋转件;5-卡紧件;6-橡胶垫;7-第二手柄;8-止脱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插齿加工时,与刀柄1相配的插刀刀杆2装入刀柄1后,靠莫氏锥面吸附和插齿加工过程中的轴向切削力紧固。参见图2和3,本专利技术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包括卡紧件5、止脱螺栓8、橡胶垫6、旋转件4和两个手柄。卡紧件5一侧开设U型凹槽,旋转件4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壁与夹持件外壁螺纹连接,旋转件4外壁上设置与第一通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宽度不小于U型凹槽的槽宽d;其中:Dmin<d<Dmax,Dmin为插刀刀杆2位于刀柄1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小值;Dmax为插刀刀杆2位于刀柄1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大值;设计成U型凹槽,从侧面卡入插刀刀杆2中,U型凹槽的圆弧直径介于插刀刀杆2位于刀柄1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保证U型凹槽既能成功卡入插刀刀杆2,又不至于从轴向脱落。同时,拔刀器采用卡紧件5和旋转件4叠加设计,旋转件4的通孔内壁和卡紧件5外壁的螺纹完全啮合时,拔刀器轴向距离仅为20mm,在插刀刀杆2轴向可利用空间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很好的使用。止脱螺栓8通过旋转件4的开口两侧均开设的螺纹孔与旋转件4连接,当插刀刀杆2卡入卡紧件5的U型凹槽后,通过止脱螺栓8保证插刀刀杆2不会从U型凹槽中滑脱。橡胶圈6外圆与U型凹槽5内壁通过强力胶粘结在一起,橡胶圈6内圆与插刀刀杆2线接触,拔刀器直接与插刀刀杆2接触的U型凹槽材料采用45钢,硬度较小,同时橡胶垫6与U型凹槽内壁连接,保证U型凹槽与插刀刀杆2直接接触的部分为软接触,用以保护刀具,防止拔刀过程中刀具被损坏或精度被损失。第一手柄3与卡紧件5连接,第二手柄7与旋转件4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柄3通过卡紧件5上开设的第一内六方孔与卡紧件5连接,第二手柄7通过旋转件4上开设的第二内六方孔与旋转件4连接。第一手柄3与第二手柄7和标准内六方扳手作用部位尺寸一致,省力且方便。通过两个手柄解决拔刀器主体直径较小,手动旋转比较费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旋转件4的通孔内壁和卡紧件5外壁的螺纹啮合,并通过螺纹调节旋转件4和卡紧件5的总轴向长度;并且保证U型凹槽与旋转件4的开口位于同一方向上;S2:将插刀刀杆2位于刀柄1外的一端卡在U型凹槽内部,旋转旋转件4至插刀从刀柄1中脱出。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拔刀器的使用方法:将旋转件4的通孔内壁和卡紧件5外壁的螺纹完全啮合,且U型凹槽与旋转件4的开口位于同一方向上;在使用前,将卡紧件和旋转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紧件(5)和旋转件(4);卡紧件(5)一侧开设U型凹槽,旋转件(4)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壁与夹持件外壁螺纹连接,旋转件(4)外壁上设置与第一通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宽度不小于U型凹槽的槽宽d;其中:Dmin<d<Dmax,Dmin为插刀刀杆(2)位于刀柄(1)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小值;Dmax为插刀刀杆(2)位于刀柄(1)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大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紧件(5)和旋转件(4);卡紧件(5)一侧开设U型凹槽,旋转件(4)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壁与夹持件外壁螺纹连接,旋转件(4)外壁上设置与第一通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宽度不小于U型凹槽的槽宽d;其中:Dmin<d<Dmax,Dmin为插刀刀杆(2)位于刀柄(1)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小值;Dmax为插刀刀杆(2)位于刀柄(1)外的一端的直径最大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脱螺栓(8);止脱螺栓(8)通过旋转件(4)的开口两侧均开设的螺纹孔与旋转件(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6);橡胶垫(6)与U型凹槽内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氏锥柄插刀拔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昌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