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鼻自动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32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鼻自动成型模,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送料带,所述成型机机构包括工作台和位于工作台两侧的夹持组件,所述送料带一端延伸至工作台上并设有待定工位,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成型工位和缓冲工位,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由气缸操控可朝向工作台方向来回运动的冲压切断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带,所述卸料带与工作台连接。改进后,使得接线鼻的生产流程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手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可以避免很多的安全隐患。

Automatic Forming Die for Connection N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鼻自动成型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接线鼻自动成型模。
技术介绍
接线鼻子常用于电缆末端连接和续接,能让电缆和电器连接更牢固、更安全。是建筑、电力设备、电器连接等常用的材料。接线鼻子在生产时,均采用半自动的工序,人工手动操作的步骤比较多,不仅浪费劳力,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生产时,需要手动操作将原材料金属管放置到冲床上,利用冲床将金属管压扁切断成型,得到成品接线鼻,再次手动操作将成品取出,完成一次工序。冲床的冲压时,操作者的手是最容易受伤的,操作不当手便会被冲床压伤,而且手工操作时,原材料金属管在冲床上放置的位置难免会发生误差,造成冲压的精准度低,次品率高。因此优化接线鼻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隐患是工作车间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化生产接线鼻,效率高,安全性能好的自动成型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鼻自动成型模,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送料带,所述成型机机构包括工作台和位于工作台两侧的夹持组件,所述送料带一端延伸至工作台上并设有待定工位,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成型工位和缓冲工位,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由气缸操控可朝向工作台方向来回运动的冲压切断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带,所述卸料带与工作台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由伺服电机操控沿着工作台的侧边,在送料带和卸料带之间来回运动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定位块和活动块,所述定位块与滑动座之间设有滑杆,所述定位块沿滑杆上下滑移,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两个滑动轴,所述活动块套设在滑动轴上,由电机操控可朝向工作台方向来回滑移,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夹持杆一、夹持杆二和夹持杆三,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供夹持杆一、夹持杆二和夹持杆三穿设的通孔,当滑动座滑移至接近送料带的一端时,所述夹持杆一与待定工位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二与成型工位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三与缓冲工位相对应,当滑动座滑移至接近卸料的一端时,所述夹持杆一与成型工位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二与缓冲工位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三移动至卸料带的上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对应工作台的一端上设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呈L形设置,由定位块端朝向工作台端向下倾斜,所述抵压块位于定位块供夹持杆三穿设的通孔上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压切断机构包括模座和冲压端头,所述冲压端头包括冲压端和切断端,所述冲压端与成型工位相对应,所述切断端与缓冲工位相对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座的四周设有缓冲套,所述机架上设有与缓冲套位置相对应的缓冲柱,所述缓冲柱上套设有弹簧和滑动配合的橡胶套,弹簧位于橡胶套和机架之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工位和缓冲工位均由两个固定座组成,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两个固定槽,固定槽的槽壁具有斜面,横截面呈U形设置,端部的槽口处于定位块的圆孔相对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待定工位包括两个具有定位槽的定位钩,所述送料带呈倾斜设置,定位钩位于送料带远离振动盘的一端,且位于工作台的上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钩呈L形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杆一、夹持杆二和夹持杆三的端部呈圆台状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卸料带呈倾斜设置,所述送料带和卸料带均包括由金属材质制成的板体,在板体的两侧设有拦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接线鼻,减少人工劳力的操作,提升产品的质量。同时在压管成型时,不需要人工手动输送,可以避免安全隐患。而且将冲压的步骤将原有笨重的冲床改进为气缸,使得设备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减小,方便运输和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分解图;图2为成型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接线鼻结构示意图。1、机架;2、送料机构;20、送料带;21、定位槽;22、定位钩;23、板体;24、拦板;25、振动盘;3、成型机构;30、夹持组件;300、滑动座;301、定位块;302、活动块;303、滑杆;304、滑动轴;305、夹持杆一;306、夹持杆二;307、夹持杆三;308、通孔;309、抵压块;31、工作台;310、待定工位;311、成型工位;312、缓冲工位;313、固定座;314、固定槽;4、冲压切断机构;40、模座;41、冲压端头;410、冲压端;411、切断端;42、缓冲套;5、缓冲柱;50、弹簧;51、橡胶套;6、卸料机构;60、卸料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接线鼻自动成型模,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2、成型机构3和卸料机构6,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25和送料带20,所述成型机机构包括工作台31和位于工作台31两侧的夹持组件30,所述送料带20一端延伸至工作台31上并设有待定工位310,所述工作台31上设有成型工位311和缓冲工位312,所述工作台31上方设有由气缸操控可朝向工作台31方向来回运动的冲压切断机构4,所述卸料机构6包括卸料带60,所述卸料带60与工作台31连接。所述夹持组件30包括由伺服电机操控沿着工作台31的侧边,在送料带20和卸料带60之间来回运动的滑动座300,所述滑动座300上设有定位块301和活动块302,所述定位块301与滑动座300之间设有滑杆303,所述定位块301沿滑杆303上下滑移,所述定位块301上设有两个滑动轴304,所述活动块302套设在滑动轴304上,由电机操控可朝向工作台31方向来回滑移,所述活动块302上设有夹持杆一305、夹持杆二306和夹持杆三307,所述定位块301上设有供夹持杆一305、夹持杆二306和夹持杆三307穿设的通孔308,当滑动座300滑移至接近送料带20的一端时,所述夹持杆一305与待定工位310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二306与成型工位311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三307与缓冲工位312相对应,当滑动座300滑移至接近卸料的一端时,所述夹持杆一305与成型工位311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二306与缓冲工位312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三307移动至卸料带60的上方。所述冲压切断机构4包括模座40和冲压端头41,所述冲压端头41包括冲压端410和切断端411,所述冲压端410与成型工位311相对应,所述切断端411与缓冲工位312相对应。所述待定工位310包括两个具有定位槽21的定位钩22,所述送料带20呈倾斜设置,定位钩22位于送料带20远离振动盘25的一端,且位于工作台31的上方。所述定位钩22呈L形设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振动盘25将原材料金属管输送到送料带20上,沿着送料带20上的斜面滚落至待定工位310内,金属管的两端位于定位钩22的定位槽21上,且从定位槽21延伸出。夹持组件30上的活动块302由电机驱使朝向定位块301移动,使得夹持杆一305穿设出定位块301的通孔308后将待定工位310内的金属管进行夹持固定。然后由电机驱使定位块301沿滑杆303向上移动,使得金属管离开待定工位310,再由电机驱使滑动座300朝向卸料带60方向移动,到成型工位311的上方,定位块301下移,使金属管落入成型工位311内,活动块302恢复原位,定位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鼻自动成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送料带,所述成型机机构包括工作台和位于工作台两侧的夹持组件,所述送料带一端延伸至工作台上并设有待定工位,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成型工位和缓冲工位,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由气缸操控可朝向工作台方向来回运动的冲压切断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带,所述卸料带与工作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鼻自动成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送料带,所述成型机机构包括工作台和位于工作台两侧的夹持组件,所述送料带一端延伸至工作台上并设有待定工位,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成型工位和缓冲工位,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由气缸操控可朝向工作台方向来回运动的冲压切断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带,所述卸料带与工作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鼻自动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由伺服电机操控沿着工作台的侧边,在送料带和卸料带之间来回运动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定位块和活动块,所述定位块与滑动座之间设有滑杆,所述定位块沿滑杆上下滑移,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两个滑动轴,所述活动块套设在滑动轴上,由电机操控可朝向工作台方向来回滑移,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夹持杆一、夹持杆二和夹持杆三,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供夹持杆一、夹持杆二和夹持杆三穿设的通孔,当滑动座滑移至接近送料带的一端时,所述夹持杆一与待定工位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二与成型工位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三与缓冲工位相对应,当滑动座滑移至接近卸料的一端时,所述夹持杆一与成型工位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二与缓冲工位相对应,所述夹持杆三移动至卸料带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鼻自动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对应工作台的一端上设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呈L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强孙成功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小林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