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逄晓英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临床用担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17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急诊临床用担架车,包括架框、架板、U形抬杆、栏杆、折杆、叉形片、伸缩杆、螺纹杆、滑动杆、传动杆、底杠、带刹车片的万向轮,所述架框设有两个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架板,两个架框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U形抬杆,所述栏杆设有两根且其两端与架框的顶面之间均铰接固定有折杆,上下两侧的两个调节螺母和两个滑动套筒之间铰接固定有叉形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方便,通过将担架和推车功能合二为一,可自由切换的功能解决了担架和推车功能单一,患者转运不便,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通过栏杆和折杆的组合使用以及固定带和带框的配合粘接固定,解决了担架缺乏防护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临床用担架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急诊临床用担架车。
技术介绍
21世纪现代急诊医学科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和急诊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可以对急、危、重病人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被誉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和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对于一些重大病情的病人需要出急诊对病人急救,通常会需要将病人放到担架或急救推车上送急救车先进行紧急救护,而到医院后,需要将病人直接转运送手术室进行救治,而现有的医疗担架和医疗推车均功能较为单一,医疗担架需要两个人抬起,从患者家中或发病场所抬向急救车时,在一些上下楼梯等不平路段使用较为方便,可以抬起通行,但在一些平坦路段时不能推行只能抬行,极大的耗费了医护人员的体力,而医疗急救推车虽然节省体力,但推车具有一定的高度,对于一些体重较重的患者抬到推车上时较为费力,而且在上下楼梯等场合使用极为不便,不能直接推动,抬起占用空间大,不方便行走,另外现有的急救担架多没有防护措施,在一些行走不便的路段急行时,患者容易从担架上掉落,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综上,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临床用担架车,包括架框、架板、U形抬杆、栏杆、折杆、叉形片、伸缩杆、螺纹杆、滑动杆、传动杆、底杠、带刹车片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框设有两个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架板,两个架框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U形抬杆,一侧架框的顶面内侧边缘部均匀固接有三个带框,另一侧架框的顶面内侧边缘部对应带框固接有三个固定带,固定带的端部一次固接有粘接母扣和粘接子扣,所述栏杆设有两根且其两端与架框的顶面之间均铰接固定有折杆,折杆为两根端部铰接在一起的支杆组成,折杆的上侧支杆上滑动套有固定筒,折杆的下侧支杆上固定有限位环,架框的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左侧的两根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左端封闭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临床用担架车,包括架框、架板、U形抬杆、栏杆、折杆、叉形片、伸缩杆、螺纹杆、滑动杆、传动杆、底杠、带刹车片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框设有两个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架板,两个架框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U形抬杆,一侧架框的顶面内侧边缘部均匀固接有三个带框,另一侧架框的顶面内侧边缘部对应带框固接有三个固定带,固定带的端部一次固接有粘接母扣和粘接子扣,所述栏杆设有两根且其两端与架框的顶面之间均铰接固定有折杆,折杆为两根端部铰接在一起的支杆组成,折杆的上侧支杆上滑动套有固定筒,折杆的下侧支杆上固定有限位环,架框的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左侧的两根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转动管,右侧的两根连接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直角折管,转动管和直角折管的开口端管内均固定有转动轴承,转动管和直角折管的转动轴承之间均固定有螺纹杆,两根螺纹杆上均对称螺接有两个调节螺母,右侧的两个直角折管的转动轴承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两根螺纹杆的右端近转动轴承处均固定连接有转动锥齿轮,两根传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锥齿轮相啮合的转向锥齿轮,传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架板的底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悬挂杆,悬挂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内固定套有摇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逄晓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