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降噪装置及机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889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器降噪装置及机柜,所述接触器降噪装置包括底板和盒盖,其中: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器安装位,且所述接触器安装位上具有减震构件;所述盒盖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盒盖包括环绕所述接触器安装位设置的多个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多个侧板的开口的顶板,且所述侧板的高度与安装到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的接触器的高度匹配;所述顶板和每一所述侧板上分别具有隔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接触器降噪装置在接触器噪音的传播途径上消除噪音,使降噪装置与接触器独立分开,缩减接触器的体积和重量,对空间及环境的适用性广,实用性强。

Contactor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降噪装置及机柜
本技术涉及降噪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触器降噪装置及机柜。
技术介绍
接触器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其广泛用于电梯、纺织、工程传动等机电设备的控制柜中,通过吸合和断开来控制设备上控制电机的运行;由于在接触器吸合和断开的过程,衔铁的振动产生的噪音非常显著,严重影响设备使用体验,特别是在对噪音有要求的环境下,使用受到限制。目前,现有静音接触器消除噪音的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噪音产生的位置着手,即对噪音源进行消除,有比较明显的降噪效果,但是现有静音接触器的降噪结构复杂,导致其体积和重量较大,在一些空间受限或者重量有要求的环境下无法使用安装,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针对上述静音接触器降噪机构复杂,使接触器体积和重量较大、在空间受限及重量有要求的环境无法使用安装、实用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及机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接触器降噪装置,包括底板和盒盖,其中: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器安装位,且所述接触器安装位上具有减震构件;所述盒盖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盒盖包括环绕所述接触器安装位设置的多个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多个侧板的开口的顶板,且所述侧板的高度与安装到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的接触器的高度匹配;所述顶板和每一所述侧板上分别具有隔音层。优选地,所述盒盖包括中盒和上盖,所述中盒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中盒的顶部;所述中盒包括环绕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的多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接触器的高度,且每一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具有隔音层;所述上盖包括环绕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的多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之和与所述接触器的高度匹配,且每一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具有隔音层;在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中盒顶部时,每一所述第二侧板拼接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方。优选地,所述中盒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沿具有出线孔,且所述出线孔通过隔音层包裹。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的隔音层突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或者所述第二侧板的隔音层的底部突出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优选地,所述中盒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的底部具有第一安装沿,所述第一安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沿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中盒的第一安装沿贴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螺钉固定到所述底板。优选地,所述中盒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的顶部具有第二安装沿,所述第二安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安装沿上具有第三安装孔;所述上盖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的底部具有第三安装沿,所述第三安装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安装沿上具有第四安装孔;所述上盖的第三安装沿的下表面贴于所述中盒的第二安装沿的上表面,并通过穿过所述第四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螺钉固定到所述中盒。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沿和第三安装沿之间具有隔音层。优选地,所述减震构件为硅胶减震垫,所述隔音层由隔音泡棉、多层消音布或多层无纺布构成。优选地,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由位于所述底板的压铆螺母构成,或者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由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导轨构成。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柜,包括接触器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降噪装置,所述接触器安装到所述接触器降噪装置的接触器安装位,且所述接触器降噪装置的底板通过减震构件固定在所述机柜内。本技术实施例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及机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接触器降噪装置在接触器噪音的传播途径上消除噪音,使降噪装置与接触器独立分开,缩减接触器的体积和重量,对空间及环境的适用性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降噪装置中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降噪装置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接触器降噪装置可应用于降噪领域,特别是机柜中接触器的降噪。本实施例中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包括底板1和盒盖2,其中:底板1上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器安装位12(接触器安装位12的实际数量根据接触器3进行确定),接触器安装位12上具有减震构件11(例如硅胶减震垫);盒盖2固定在底板1上,且盒盖2包括环绕接触器安装位12设置的多个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多个侧板的开口的顶板,且所述侧板的高度与安装到所述接触器安装位12的接触器3的高度相匹配(例如略高于接触器3的高度);所述顶板和每一所述侧板内侧分别具有隔音层4。上述隔音层4具体可由隔音泡棉、多层消音布或多层无纺布构成。上述接触器降噪装置将降噪装置与接触器3独立分开,通过隔音层4吸收接触器3产生的噪音,即在接触器3噪音的传播途径上消除噪音,区别于现有静音接触器一体式对噪音源进行控制,大大缩减了接触器3的体积和重量,使接触器3对空间及环境的适用性更加广泛,增强其实用性。具体地,盒盖2包括中盒21和上盖22,中盒21的底部固定在底板1上,上盖22固定在中盒21的顶部;中盒21包括环绕接触器安装位12的多个第一侧板(例如多个第一侧板围合成矩形),该第一侧板的高度小于接触器3的高度,且每一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具有隔音层4。上盖22包括环绕接触器安装位12的多个第二侧板,该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之和与接触器3的高度相匹配,且每一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具有隔音层4;当上盖22固定在中盒21顶部时,每一所述第二侧板拼接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方。通过中盒21和上盖22的配合安装,将接触器3密封在底板1上,阻断接触器3噪音的传播途径实现对接触器3的降噪处理,并且中盒21和上盖22的内腔都设置有隔音层4,增强接触器降噪装置的降噪效果。为提高接触器降噪装置的密封性,中盒21的第一侧板的内侧的隔音层4突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或者上盖22第二侧板的隔音层4的底部突出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由于隔音层4非刚性,因此不影响中盒21和上盖22的固定。通过上述结构,可避免中盒21和上盖22的隔音层4的拼接处出现缝隙,影响隔音效果。并且中盒21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沿具有出线孔,该出线孔通过隔音层4包裹,在满足接线需求的同时保证接触器降噪装置的降噪效果不受影响,且由于隔音层4的材料柔软具弹性,可以对出线孔的线缆进行保护,防止安装时损坏线缆,延长线缆寿命。此外,中盒21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的底部具有第一安装沿211,第一安装沿211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第一安装沿211上具有第一安装孔,底板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可使用螺丝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中盒21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并且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盒盖,其中: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器安装位,且所述接触器安装位上具有减震构件;所述盒盖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盒盖包括环绕所述接触器安装位设置的多个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多个侧板的开口的顶板,且所述侧板的高度与安装到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的接触器的高度匹配;所述顶板和每一所述侧板上分别具有隔音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盒盖,其中: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器安装位,且所述接触器安装位上具有减震构件;所述盒盖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盒盖包括环绕所述接触器安装位设置的多个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多个侧板的开口的顶板,且所述侧板的高度与安装到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的接触器的高度匹配;所述顶板和每一所述侧板上分别具有隔音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包括中盒和上盖,所述中盒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中盒的顶部;所述中盒包括环绕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的多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接触器的高度,且每一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具有隔音层;所述上盖包括环绕所述接触器安装位的多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之和与所述接触器的高度匹配,且每一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具有隔音层;在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中盒顶部时,每一所述第二侧板拼接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盒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沿具有出线孔,且所述出线孔通过隔音层包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的隔音层突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或者所述第二侧板的隔音层的底部突出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盒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的底部具有第一安装沿,所述第一安装沿垂直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岑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