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架和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82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试管架和检测设备,其中,该试管架包括: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测试孔位,所述测试孔位用于标识所述试管架;和定位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定位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用于定位试管;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定位座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试管架实现快速有效地获取试管架编码。

Test Tube Stand and Tes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管架和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试管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试管架和应用该试管架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在试管溶液的测试中,通常批量化地测试某一种或者多种试管溶液,因此,常见的方式是设置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标记试管架,并使用仪器进行扫描获取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后,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获得对应的试管架编码,进而得到对应的测试项目。在仪器扫描试管架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时,由于存在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被污染的情况,导致与其无法扫码,需要操作员手动输入编号的操作,或者在没双向LIS(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条件的医院场景时,如此,导致仪器录入试管架编码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试管架,旨在如何解决快速有效地获取试管架编码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试管架,应用于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传感器,所述试管架包括: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测试孔位,所述测试孔位用于标识所述试管架;和定位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定位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用于定位试管;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定位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测试孔位。可选地,所述测试孔位为盲孔和/或通孔。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定位座的一侧形成有定位区,所述检测设备设置有安装工位,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定位区与所述安装工位的配合与所述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测试孔位。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两侧的测试孔位相互对应设置。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定位座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定位区内,并与所述定位区的壁面连接。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对应每一定位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连通所述定位腔和所述定位区,所述试管容纳于所述定位腔内时,所述试管的端部限位于所述定位孔内。可选地,所述定位座对应每一定位腔设置有连通所述定位腔的第一避让区和第二避让区,所述第一避让区和所述第二避让区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还设置有压紧区,所述压紧区连通所述第一避让区或第二避让区。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检测设备,包括机座、设于所述机座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控制装置及所述的试管架,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安装工位,所述安装工位用于安装所述试管架,所述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安装工位的一侧并与所述测试孔位对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传感器感应所述测试孔位,通过二进制算法得出所述试管架的编号。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安装座和定位座的配合,将试管定位在检测设备上,便于进行试管液体的检测;进一步地,通过采用在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设备上传感器对应的测试孔位,传感器感应测试孔位得到测试孔位的通光率或反光率,进而根据二进制换算的方式得到所述测试架的编号,避免由于测试架编码被脏污覆盖导致无法识别的事故发生,实现快速有效地获取试管架编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试管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试管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试管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试管架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安装座2定位座11测试孔位21定位腔12定位孔22第一避让区13定位区23第二避让区15加强筋3传感器16压紧区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试管架,应用于检测设备。其中,应用该试管架的检测设备包括传感器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图3及图4所示,该试管架,包括:安装座1,设置有与传感器3对应的测试孔位11,测试孔位11用于标识试管架;和定位座2,与安装座1连接,定位座2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腔21,定位腔21用于定位试管。安装座1和定位座2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理解地,安装座1和定位座2可为塑胶材质,在制造安装座1和定位座2时,通过将塑胶颗粒溶化后导入相应的模具形成安装座1和定位座2,以使安装座1和定位座2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安装座1和定位座2可为金属材质,在制造安装座1和定位座2时,通过将金属熔化后导入相应的模具形成安装座1和定位座2,以使安装座1和定位座2一体熔铸成型;亦或者,安装座1和定位座2可为无机物材质,在制造安装座1和定位座2时,通过切割头或者刀头切割无机物材料形成安装座1和定位座2,以使安装座1和定位座2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地,无机物材料可为石料。可选地,测试孔位11可为常见的通孔,传感器3感应通孔的通光量而确定试管架的编号。例如:当测试孔位11为一个,在检测设备的内存介质中存储有处理传感器3传送的信息,预设当测试孔位11可通过光线时判定为1,或,预设当测试孔位11可通过光线时判定为0,如此,既可以通过测试孔位11的透光或者不透光得出测试架的编号,也就是说,当测试架上设置有多个测试孔位11时,可得到一连串的数字,检测设备可换算得到更复杂的测试架编号。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识别测试孔位11的通光量,当通光量超过一定阈值的时候,判定为0或1,以实现检测设备获取测试架的编号,也就是说,可以设置不同大小的通孔标识测试架。又一方面,测试孔位11处也可设置有反射介质,传感器3可发送光线照射至测试孔位11,当测试孔位11有反射光线时,判定为0或1,以实现检测设备获取测试架的编号。可选地,反射介质可为与试管架材料相同的材质,或反射介质可为其它反光材料。可以理解地,检测设备通过二进制算法验证测试孔位11的所代表的编号,最终得到测试架的编号,进而得到测试项目的编号。为了实现定位腔21定位试管,定位腔21为圆柱形腔体,定位腔21纵向设于定位座2上,以使得,试管可定位在定位座2上。进一步地,在定位腔21的敞口处也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管架,应用于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包括: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测试孔位,所述测试孔位用于标识所述试管架;和定位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定位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用于定位试管;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定位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架,应用于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包括: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测试孔位,所述测试孔位用于标识所述试管架;和定位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定位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用于定位试管;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定位座为一体成型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测试孔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孔位为盲孔和/或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定位座的一侧形成有定位区,所述检测设备设置有安装工位,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定位区与所述安装工位的配合与所述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测试孔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两侧的测试孔位相互对应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定位座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生君陈明峰胡群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