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是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是在BLM底部设计整面LED灯(数量约3000-10000颗),再通过电路设计回路设计去控制LED灯的亮暗比例,采用这样的结构,需要超过100组电路回路去控制LED灯的亮暗,IC型号需特别选用,且需设计多颗IC,同时,LED灯数量过多,在LED灯焊接上不良比例较高,导致背光模块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组结构,其包括胶框,LED模块,和覆盖在LED模块上的光学膜材,所述光学膜材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所述LED模块由多个独立的发光区域组成,每个发光区域均包括多个LED灯和控制所述LED灯的电路回路,相邻的发光区域之间通过档墙分隔。进一步的,所述LED模块与光学膜片之间填充具有导光与改变光源颜色的特性胶水。进一步的,所述LED模块由多个单一的发光模块进行拼接形成。本技术采用以上技 ...
【技术保护点】
1.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组结构,其包括胶框, LED模块,和覆盖在LED模块上的光学膜材,所述光学膜材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块由多个独立的发光区域组成,每个发光区域均包括多个LED灯和控制所述LED灯的电路回路,相邻的发光区域之间通过档墙分隔。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组结构,其包括胶框,LED模块,和覆盖在LED模块上的光学膜材,所述光学膜材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块由多个独立的发光区域组成,每个发光区域均包括多个LED灯和控制所述LED灯的电路回路,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忠,王伯贤,李宛静,
申请(专利权)人:嘉捷科技福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