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400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楼梯标准节和一个顶棚从下至上依次拼接而成;所述楼梯标准节包括格构支架,设置在格构支架内的楼层平台、中间平台、楼梯踏板和楼梯扶手,设置在格构支架外围的防护网;所述顶棚包括顶棚立柱,设置在顶棚立柱顶端的遮雨棚,设置在顶棚立柱底端的顶棚框架底座,设置在顶棚框架底座内右侧的顶棚平台,沿顶棚框架底座和顶棚平台外围设置、并留有与最顶层楼梯标准节中上层楼梯踏板接应的通道的顶棚护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的占地面积小,稳定性能好,防护措施齐全,安全可靠,可以在施工现场快速的拼装与拆除,并且楼梯的高度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基坑深度而自由调节。

Lattice Assembly Stairs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楼梯,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施工、装配式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各式各样的装配式临时设施也不断的推陈出新,技术也在日益完善。面对未来劳动力不足的严峻形式,预制装配式技术的优势也将愈专利技术显。在市政基坑施工现场,以往通常采用钢管扣件制作成的临时上下通道和采用钢管架临时搭设作为楼梯受力结构,但施工周期长,影响总进度,并且使用时间长后某些安装不规范的地方容易受力过大而产生弯曲开裂,拆除后不能有效回收和重复利用,资源浪费较大,同时安装过程中需要动火作业,安全性较低;另外,现有的楼梯外挂密目网容易被破坏,安全性相对较低,密目网破坏后无法回收使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其占地面积小,稳定性能好,防护措施齐全,安全可靠,可以在施工现场快速的拼装与拆除,并且楼梯的高度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基坑深度而自由调节。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楼梯标准节和一个顶棚从下至上依次拼接而成;所述楼梯标准节包括格构支架,设置在格构支架内的楼层平台、中间平台、楼梯踏板和楼梯扶手,设置在格构支架外围的防护网;所述顶棚包括顶棚立柱,设置在顶棚立柱顶端的遮雨棚,设置在顶棚立柱底端的顶棚框架底座,设置在顶棚框架底座内右侧的顶棚平台,沿顶棚框架底座和顶棚平台外围设置、并留有与最顶层楼梯标准节中上层楼梯踏板接应的通道的顶棚护栏;所述格构支架包括格构立柱、设置在格构立柱底端的底层框架支座、设置在格构立柱顶端的顶层框架支座;所述底层框架支座、顶层框架支座、顶棚框架底座均开有螺孔,用以使相邻的楼梯标准节之间、最顶层楼梯标准节与顶棚之间可通过螺栓拼接固定;所述中间平台设置在格构支架左侧的中部位置,所述楼层平台设置在格构支架中底层框架支座内的右侧;所述楼梯踏板包括错开布置在格构支架中的下层楼梯踏板和上层楼梯踏板;下层楼梯踏板搭接固定于楼层平台与中间平台之间,上层楼梯踏板搭接固定于中间平台与顶层框架支座之间。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格构立柱的数量为六根,其中四根格构立柱沿底层框架支座、顶层框架支座的四个顶点竖向布置,另外两根格构立柱沿底层框架支座、顶层框架支座的两个长边对称竖向布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楼层平台、中间平台、楼梯踏板、顶棚平台均采用花纹钢制作。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格构支架、顶棚立柱、顶棚框架底座均采用等边角钢制成。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网采用钢筋网片制作。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的结构稳固、整洁美观,满足文明施工、绿色施工要求。(2)本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的材料采用预制件,施工方便,相邻之间的楼梯标准节采用螺栓连接,安拆迅速安全,无需动火作业,可重复利用,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中楼梯标准节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中楼梯标准节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中顶棚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中顶棚(省去遮雨棚)的俯视图;上述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为:1-螺孔,2-底层框架支座,3-楼梯扶手,4-楼梯踏板,5-楼层平台,6-构立柱,7-中间平台,8-防护网,9-顶层框架支座,10-楼梯标准节,11-格构支架,12-下层楼梯踏板,13-上层楼梯踏板,14-螺栓,15-顶棚,16-顶棚立柱,17-顶棚框架底座,18-顶棚平台,19-顶棚护栏,20-遮雨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仅是以例举的形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解释性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所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本技术的精神对本技术所做的等效的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请参阅图1,由多个楼梯标准节10和一个顶棚15从下至上依次拼接而成;其中,请参阅图2、图3,楼梯标准节10包括格构支架11,设置在格构支架11内的楼层平台5、中间平台7、楼梯踏板4和楼梯扶手3,设置在格构支架11外围的防护网8;请参阅图4、图5,顶棚15包括顶棚立柱16,设置在顶棚立柱16顶端的遮雨棚20,设置在顶棚立柱16底端的顶棚框架底座17,设置在顶棚框架底座17内右侧的顶棚平台18,沿顶棚框架底座18和顶棚平台18外围设置、并留有与最顶层楼梯标准节10中上层楼梯踏板13接应的通道的顶棚护栏19;为了便于通行,同时保证安全,通常最底层楼梯标准节10的格构支架11外围的不设置防护网8,或最底层楼梯标准节10的防护网8中开设有门洞;本技术格构式装配楼梯的高度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基坑深度而自由调节,图1中仅仅示出了格构式装配楼梯由四个标准节10和一个顶棚15从下至上依次拼接的情形;格构支架11包括格构立柱6、设置在格构立柱6底端的底层框架支座2、设置在格构立柱6顶端的顶层框架支座9;底层框架支座2、顶层框架支座9、顶棚框架底座17均开有螺孔1,用以使相邻的楼梯标准节10之间、最顶层楼梯标准节10与顶棚15之间可通过螺栓14拼接固定;中间平台7设置在格构支架11左侧的中部位置,楼层平台5设置在格构支架11中底层框架支座2内的右侧;楼梯踏板4包括错开布置在格构支架11中的下层楼梯踏板12和上层楼梯踏板13;下层楼梯踏板12搭接固定于楼层平台5与中间平台7之间,上层楼梯踏板13搭接固定于中间平台7与顶层框架支座9之间。为了使本技术装配楼梯的结构稳定可靠,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中格构立柱6的数量为六根,其中四根格构立柱6沿底层框架支座2、顶层框架支座9的四个顶点竖向布置,另外两根格构立柱6沿底层框架支座2、顶层框架支座9的两个长边对称竖向布置。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楼层平台5、中间平台7、楼梯踏板4、顶棚平台18均采用花纹钢制作,防滑性能好。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取材,同时保证本技术装配楼梯的结构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格构支架11、顶棚立柱16、顶棚框架底座17均采用等边角钢制成。进一步的,为了使防护网8经久耐用,安全可靠,本实施例中防护网8采用钢筋网片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楼梯标准节(10)和一个顶棚(15)从下至上依次拼接而成;所述楼梯标准节(10)包括格构支架(11),设置在格构支架(11)内的楼层平台(5)、中间平台(7)、楼梯踏板(4)和楼梯扶手(3),设置在格构支架(11)外围的防护网(8);所述顶棚(15)包括顶棚立柱(16),设置在顶棚立柱(16)顶端的遮雨棚(20),设置在顶棚立柱(16)底端的顶棚框架底座(17),设置在顶棚框架底座(17)内右侧的顶棚平台(18),沿顶棚框架底座(17)和顶棚平台(18)外围设置、并留有与最顶层楼梯标准节(10)中上层楼梯踏板(13)接应的通道的顶棚护栏(19);所述格构支架(11)包括格构立柱(6)、设置在格构立柱(6)底端的底层框架支座(2)、设置在格构立柱(6)顶端的顶层框架支座(9);所述底层框架支座(2)、顶层框架支座(9)、顶棚框架底座(17)均开有螺孔(1),用以使相邻的楼梯标准节(10)之间、最顶层楼梯标准节(10)与顶棚(15)之间可通过螺栓(14)拼接固定;所述中间平台(7)设置在格构支架(11)左侧的中部位置,所述楼层平台(5)设置在格构支架(11)中底层框架支座(2)内的右侧;所述楼梯踏板(4)包括错开布置在格构支架(11)中的下层楼梯踏板(12)和上层楼梯踏板(13);下层楼梯踏板(12)搭接固定于楼层平台(5)与中间平台(7)之间,上层楼梯踏板(13)搭接固定于中间平台(7)与顶层框架支座(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深基坑用格构式装配楼梯,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楼梯标准节(10)和一个顶棚(15)从下至上依次拼接而成;所述楼梯标准节(10)包括格构支架(11),设置在格构支架(11)内的楼层平台(5)、中间平台(7)、楼梯踏板(4)和楼梯扶手(3),设置在格构支架(11)外围的防护网(8);所述顶棚(15)包括顶棚立柱(16),设置在顶棚立柱(16)顶端的遮雨棚(20),设置在顶棚立柱(16)底端的顶棚框架底座(17),设置在顶棚框架底座(17)内右侧的顶棚平台(18),沿顶棚框架底座(17)和顶棚平台(18)外围设置、并留有与最顶层楼梯标准节(10)中上层楼梯踏板(13)接应的通道的顶棚护栏(19);所述格构支架(11)包括格构立柱(6)、设置在格构立柱(6)底端的底层框架支座(2)、设置在格构立柱(6)顶端的顶层框架支座(9);所述底层框架支座(2)、顶层框架支座(9)、顶棚框架底座(17)均开有螺孔(1),用以使相邻的楼梯标准节(10)之间、最顶层楼梯标准节(10)与顶棚(15)之间可通过螺栓(14)拼接固定;所述中间平台(7)设置在格构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光耀程敏冯科军廖万金文为黄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