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固体电解质层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正在开发的各种二次电池之中,容易得到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LIB)被认为最有希望。另一方面,伴随电池的用途扩大,汽车用电池和固定设置型电池等大型电池受到关注。大型电池与小型电池相比,确保安全性更为重要。使用无机系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与使用电解液的电池相比,可以期待即使大型化也容易确保安全性,并且容易实现高容量化。一般而言,全固态电池包括电极群,电极群具备正极、负极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含有固体电解质,正极和负极分别含有活性物质,有时也含有固体电解质。在固体电解质层中,要求高离子传导性以及降低固体电解质粒子彼此的接触电阻。通常,通过在电极的表面涂布含有固体电解质的浆料并使其干燥而形成固体电解质层(专利文献1)。另外,以约5×103kgf/cm2的压力对层叠有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的电极群进行加压(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16907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57084号全固态电池中,在使用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以及介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粒子,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离子传导性的第二固体电解质粒子,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平均粒径D1和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平均粒径D2满足D2>D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24 JP 2017-0103871.一种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以及介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粒子,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离子传导性的第二固体电解质粒子,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平均粒径D1和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平均粒径D2满足D2>D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并且小于所述正极的厚度和所述负极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粒径D2为1μm以上且50μm以下,并且为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厚度的1/2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粒径D1为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粒子包含粒径为1μm以上的第一粒子群和粒径小于1μm的第二粒子群,所述第一粒子群的平均粒径D21、所述第二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