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35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由若干小墙体组成,所述小墙体由两个小模块和两个大模块拼插而成,所述小模块包括有一个T型空心肋和一个L型空心肋,在两个空心肋之间形成一个T型凹槽,T型空心肋的另一侧设置一个L型凹槽;所述大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凹槽,两个L型凹槽对称设置,两个L型凹槽之间设置有三个T型空心肋,相邻T型空心肋之间形成T型凹槽;大模块与小模块上预留螺栓孔,相邻小墙体之间以及位于边侧的小墙体与柱之间的混凝土通过U型螺栓穿过预留螺栓孔互相连接;在小墙体外侧布置外置薄板,外置薄板外侧为混凝土墙体,空心肋里填充空心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便、材料轻质,拆卸方便,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Assembled Removable Filling Wall for Frame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担,填充墙不承重。框架结构分全框架和半框架,全框架没有承重墙,半框架有承重墙,一般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随时间的变化会出现裂缝和收缩等一系列现象,克服框架填充墙结构中出现的质量通病,提高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工程。现有技术中有各种填充墙,大多是混凝土空心砌块,自重大,养护周期长,不耐高温,拆除废弃物再生利用性差等缺点,且安装麻烦,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该填充墙整体性好、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节约材料、施工方便且安装拆卸容易。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由若干小墙体组成,所述小墙体由两个小模块和两个大模块拼插而成,所述小模块包括有一个T型空心肋和一个L型空心肋,在两个空心肋之间形成一个T型凹槽,T型空心肋的另一侧设置一个L型凹槽;所述大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凹槽,两个L型凹槽对称设置,两个L型凹槽之间设置有三个T型空心肋,相邻T型空心肋之间形成T型凹槽;大模块与小模块上预留螺栓孔,相邻小墙体之间以及位于边侧的小墙体与柱之间的混凝土通过U型螺栓穿过预留螺栓孔互相连接;在小墙体外侧布置外置薄板,外置薄板外侧为混凝土墙体,空心肋里填充空心棉。进一步地,所述的一个大模块与一个小模块并排设置组成半体,两个半体拼插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墙体,两个半体之间大模块与小模块的排列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螺栓为预制螺栓,半径为50mm,位置位于离墙体边缘55mm处。进一步地,所述的小模块、大模块均是由80mm厚混凝土墙体、80mm厚的肋组成,整体厚度240mm。进一步地,所述小墙体长为950mm,高为1200mm,厚为240mm。进一步地,所述T型空心肋由横肋与纵肋组成,横肋的长为160mm,纵肋的宽为40mm,L型空心肋的整体形状和体积大小为T型空心肋的一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由于是由若干小墙体组成,所述小墙体由两个小模块和两个大模块拼插而成,所述的一个大模块与一个小模块并排设置组成半体,两个半体拼插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墙体,两个半体之间大模块与小模块的排列方向相反。小墙体平铺设置组成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本技术由于在横向上和竖向上都是由小墙体组成,因此拆装非常方便,也便于根据空间任意改变墙体的厚度与高度。本技术适用于所有框架结构的墙体填充,用于分配和调节空间布局,具有隔音效果,墙体的模块大小可以根据所填充的面积合计进行预制,尺寸可以自行调节,而且各小墙体之链接简单,和柱的链接也方便,只需要预留几个u行螺栓孔,安装后墙体牢固,拆卸方便,适用于所有框架结构。本技术T型空心肋、L型空心肋在墙体中间组成空心层,T型空心肋、L型空心肋内置隔音棉即可减轻墙体自重,又能增加隔音效果。小墙体与周围小墙体包括左右小墙体和上下小墙体之间的连接都布置混凝土预留螺栓孔,并且保证孔的位置全部吻合,然后用用U型螺栓连接,边侧的小墙体还有与柱的连接,同样是用U型螺栓连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最后在外侧墙体布置薄板进行美化。如需拆卸时拧掉螺帽,拆下U型螺栓,即可。本技术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材料轻质,缩短周期短,降低造价,拆卸方便,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填充墙,能够有效的解决自重大、安装复杂、运输困难、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材料浪费、拆除后不能再利用等问题,特别是拆卸再利用的问题,框架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空间分布灵活,布局可根据使用要求合理安排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连接立面示意图;图2为小模块与大模块组装前状态示意图;图3为小墙体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3中B-B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整体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整体侧视图。图中:小模块1;大模块2;T型空心肋3;L型空心肋4;T型凹槽5;L型凹槽6;U型螺栓7;螺栓孔8;混凝土墙体9;空心棉10;外置薄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2、3、6、7所示,本技术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由若干小墙体组成,小墙体平铺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小墙体由两个小模块1和两个大模块2拼插而成。所述小墙体长为950mm,高为1200mm,厚为240mm。所述的小模块1、大模块2均是由80mm厚混凝土墙体9、80mm厚的肋组成,整体厚度240mm。如图2所示,所述小模块1包括有一个T型空心肋3和一个L型空心肋4,在两个空心肋之间形成一个T型凹槽5,T型空心肋3的另一侧设置一个L型凹槽6。所述大模块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凹槽6,两个L型凹槽6对称设置,两个L型凹槽6之间设置有三个T型空心肋3,相邻T型空心肋3之间形成T型凹槽5。所述T型空心肋3由横肋与纵肋组成,横肋的长为160mm,纵肋的宽为40mm,L型空心肋4的整体形状和体积大小为T型空心肋3的一半。所述的T型凹槽5、L型凹槽6的尺寸分别与T型空心肋3、L型空心肋4的尺寸相同。T型空心肋3、L型空心肋4在墙体中间组成空心层,组成空心层的T型空心肋3、L型空心肋4内置空心棉10。如图1、4、5所示,所述大模块与小模块2上预留螺栓孔8,相邻小墙体之间以及位于边侧的小墙体与柱之间的混凝土通过U型螺栓7穿过预留螺栓孔8互相连接;在小墙体外侧布置外置薄板11,外置薄板外侧为混凝土墙体9。如图2所示,所述的一个大模块与一个小模块并排设置组成半体,两个半体拼插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墙体,两个半体之间大模块与小模块的排列方向相反。所述的U型螺栓为预制螺栓,半径为50mm,位置位于离墙体边缘55mm处,墙体互相之间的U型螺栓连接不会接触,互不干扰。柱与墙体的混凝土预制螺栓孔8相对应,组合为近似半圆的螺栓孔,可配合U形螺栓7插入,插入后用螺帽拧紧,外置薄板贴合。如需拆卸时可拧掉螺帽,拆下U型螺栓7,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小墙体组成,所述小墙体由两个小模块(1)和两个大模块(2)拼插而成,所述小模块(1)包括有一个T型空心肋(3)和一个L型空心肋(4),在两个空心肋之间形成一个T型凹槽(5),T型空心肋(3)的另一侧设置一个L型凹槽(6);所述大模块(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凹槽(6),两个L型凹槽(6)对称设置,两个L型凹槽(6)之间设置有三个T型空心肋(3),相邻T型空心肋(3)之间形成T型凹槽(5);大模块(2)与小模块(1)上预留螺栓孔(8),相邻小墙体之间以及位于边侧的小墙体与柱之间的混凝土通过U型螺栓(7)穿过预留螺栓孔(8)互相连接;在小墙体外侧布置外置薄板(11),外置薄板外侧为混凝土墙体(9),空心肋里填充空心棉(10)。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小墙体组成,所述小墙体由两个小模块(1)和两个大模块(2)拼插而成,所述小模块(1)包括有一个T型空心肋(3)和一个L型空心肋(4),在两个空心肋之间形成一个T型凹槽(5),T型空心肋(3)的另一侧设置一个L型凹槽(6);所述大模块(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凹槽(6),两个L型凹槽(6)对称设置,两个L型凹槽(6)之间设置有三个T型空心肋(3),相邻T型空心肋(3)之间形成T型凹槽(5);大模块(2)与小模块(1)上预留螺栓孔(8),相邻小墙体之间以及位于边侧的小墙体与柱之间的混凝土通过U型螺栓(7)穿过预留螺栓孔(8)互相连接;在小墙体外侧布置外置薄板(11),外置薄板外侧为混凝土墙体(9),空心肋里填充空心棉(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可拆卸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大模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献胡博夫胡志涛李冬梅张延年回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