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35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结构内的PVC套管,所述PVC套管的内壁底面,从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至迎水面,逐渐向下倾斜;所述PVC套管内填塞预制混凝土防水件,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与PVC套管的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外套设遇水膨胀止水环,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两端的PVC套管内均填充封堵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拉螺栓孔防渗方面的缺陷,实现提高对拉螺栓孔防渗漏效果的目的。

Anti-seepage structure of bolt hole in concre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
本技术涉及对拉螺栓孔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往往需要使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在混凝土结构成型拆模后在结构内部会形成贯通的螺栓孔,称之为对拉螺栓孔。常规施工工艺的留置的螺栓孔为等截面的圆柱体形,该孔的形状不能形成自然防止水流墙内的机制,而后期采用的螺栓孔堵孔的措施又比较单一,如填灌防水砂浆、填充发泡剂等,在狭小的对拉螺栓孔内填充防水材料的施工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最终导致螺栓孔防渗漏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拉螺栓孔防渗方面的缺陷,实现提高对拉螺栓孔防渗漏效果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结构内的PVC套管,所述PVC套管的内壁底面,从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至迎水面,逐渐向下倾斜;所述PVC套管内填塞预制混凝土防水件,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与PVC套管的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外套设遇水膨胀止水环,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两端的PVC套管内均填充封堵剂。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拉螺栓孔防渗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提出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本结构将PVC套管置于混凝土结构内部,便于对拉螺栓从PVC套管内部穿过连接模板,PVC套管的内壁底面,从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至迎水面,逐渐向下倾斜,使得PVC套管的内壁形成一个向迎水面方向的自然排水坡度,混凝土结构迎水面的水流在自重情况下沿着螺栓孔内壁的自然排水坡度流出孔外,从结构上降低了水流渗入内部的风险。PVC套管内填塞预制混凝土防水件,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与PVC套管的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从而确保预制混凝土防水件在PVC套管内部的结构稳定,通过预制混凝土防水件阻隔水分在PVC套管内的流动,预制混凝土防水件根据PVC套管内部形状尺寸进行预制,能够确保其形状尺寸与PVC套管内部相吻合,从而解决填充不密实影响防水效果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对拉螺栓孔的防渗能力。预制混凝土防水件外套设遇水膨胀止水环,遇水膨胀止水环为现有成品,遇水后能吸水膨胀,用于在周向上填塞遇水膨胀止水环与PVC套管内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阻隔水分流动,提高防水效果。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两端的PVC套管内均填充封堵剂,从而通过封堵剂进一步避免水流从PVC套管的端部流入其内部,避免水分进入混凝土结构内部。本技术成型过程如下:首先将PVC套筒置入模板内,对拉螺栓穿过PVC套筒进行正常的模板连接,之后即可进行常规的浇筑作业。待混凝土结构成型后,从PVC套管内取出对拉螺栓、拆卸模板,之后在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上套设遇水膨胀止水环,并在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表面均匀涂上粘接剂,再使用工具将套有遇水膨胀止水环及涂有粘接剂的预制混凝土防水件敲进PVC内,使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两端均位于PVC套筒中,最后向PVC套筒两端头与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之间的空隙内充填封堵剂,最终得到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使水流在自然状态下向对拉螺栓孔外排出,而不会流入孔内部;并配合多种封堵材料,综合实现对拉螺栓孔密封效果,从成孔的机制上以及封堵材料的可靠性上,最终达到良好的防渗漏效果。所述PVC套管的轴线水平,PVC套管的内壁呈锥形,锥形截面更大的一端朝向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锥形截面更小的一端朝向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本方案形成的对拉螺栓孔则为锥形孔,不仅便于水流在重力作用下的自动排出,还便于从锥形的大头端将预制混凝土防水件敲入PVC套管内部。此种结构也便于敲入预制混凝土防水件时,遇水膨胀止水环能够顺利进入。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呈与PVC套管内部相匹配的锥形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横截面直径,比正对的PVC套管的横截面直径小2~3mm。便于预制混凝土防水件进入PVC套管内,同时为粘接剂提供涂覆空间。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总长度,比PVC套管的总长度小15~25mm。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两端均位于PVC套管内,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两端与各自朝向的PVC套管外端之间的距离为8~12mm。确保预制混凝土防水件能够完全进入PVC套管中,同时为封堵剂提供填充空间。所述粘接剂为1:5微膨胀水泥浆。所述封堵剂为1:3防水砂浆。还包括由封堵剂制作而成的端盖,所述端盖位于PVC套管的两端,端盖与PVC套管内的封堵剂一体成型。优选的,端盖在封堵剂充填时由封堵剂直接成型,形成与PVC套管内部的封堵剂一体的结构,端盖的作用在于进一步从外部阻隔水分接触对拉螺栓孔的端部,从根源上提高防水能力。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由细石混凝土制作而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混凝土结构迎水面的水流在自重情况下沿着螺栓孔内壁的自然排水坡度流出孔外,从结构上降低了水流渗入内部的风险。2、本技术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通过预制混凝土防水件解决了填充不密实影响防水效果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对拉螺栓孔的防渗能力;并配合多种封堵材料,综合实现对拉螺栓孔密封效果,从成孔的机制上以及封堵材料的可靠性上,最终达到良好的防渗漏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成型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成型过程中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PVC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PVC套管,2-预制混凝土防水件,3-遇水膨胀止水环,4-封堵剂,5-端盖,6-对拉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的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其中图6中为了便于展示隐去了PVC套管。本实施例包括位于混凝土结构内的PVC套管1,所述PVC套管1的内壁底面,从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至迎水面,逐渐向下倾斜;所述PVC套管1内填塞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与PVC套管1的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外套设遇水膨胀止水环3,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两端的PVC套管1内均填充封堵剂4。本实施例的成型过程如下:首先将PVC套筒置入模板内,对拉螺栓穿过PVC套筒进行正常的模板连接,之后即可进行常规的浇筑作业。待混凝土结构成型后,从PVC套管1内取出对拉螺栓、拆卸模板,之后在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上套设遇水膨胀止水环,并在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表面均匀涂上粘接剂,再使用工具将套有遇水膨胀止水环及涂有粘接剂的预制混凝土防水件敲进PVC内,使预制混凝土防水件的两端均位于PVC套筒中,最后向PVC套筒两端头与预制混凝土防水件之间的空隙内充填封堵剂。实施例2:如图1至图6所示的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结构内的PVC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套管(1)的内壁底面,从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至迎水面,逐渐向下倾斜;所述PVC套管(1)内填塞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与PVC套管(1)的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外套设遇水膨胀止水环(3),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两端的PVC套管(1)内均填充封堵剂(4)。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结构内的PVC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套管(1)的内壁底面,从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至迎水面,逐渐向下倾斜;所述PVC套管(1)内填塞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与PVC套管(1)的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外套设遇水膨胀止水环(3),所述预制混凝土防水件(2)两端的PVC套管(1)内均填充封堵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套管(1)的轴线水平,PVC套管(1)的内壁呈锥形,锥形截面更大的一端朝向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锥形截面更小的一端朝向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对拉螺栓孔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杰张学华刘杰罗彬刘宇杨国利王莘晴孙海枫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