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治举专利>正文

多用炉用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0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居民生活炉具与桌子。它包括底座、炉身、排烟道、排烟管、支架、桌面。在炉身的下端装有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带有定向轮、万向轮、固地钉的底座套在炉身下部支承着炉身,炉身上部固一托盘,托盘上方的炉身环套着排烟道,排烟道上固定着带转轮的支架,转轮支承桌面,排烟管接在排烟道的底部呈倒吸式尾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取暖、烧炊、烘烤、就餐、娱乐,结构新颖,用途广泛,使用安全、方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生活炉具与桌子。特别是一种多用炉用桌,它适合于居民的取暖、烧炊、烘烤、就餐、娱乐。现有技术中的炉用桌或是没有排烟管,或是桌面不能转动以及移动不方便,或是没有风量控制及直接出灰装置,或是烧煤的多少不能较好的控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炉用桌,其既能控制风量的大小、直接出灰,又可控制烧煤量,桌面也可自由转动,移动也方便,并装有排烟管。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用炉用桌包括底座、炉身、排烟道、排烟管、支架、桌面,其特征在于炉身是一上下空心直通的园柱体,炉身的下端口装着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炉胆置于炉身的空心体中且座落在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上,支脚装着定向轮、万向轮和固地钉的底座套在炉身的下部支承着炉身,在炉身的上部固定一托盘,托盘的上方有排烟道环套着炉身,炉身上的排烟口通向排烟道,排烟管连接在排烟道的出烟口上,在排烟道的外侧壁、排烟管的上方固定着至少三个带转轮的支架,转轮支承着桌面,炉身的上端口嵌在桌面中央的园孔中,园盖盖在园孔上,桌面以炉身为轴可自由转动。其特征还在于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是插口式的,由一带偏心孔的底板和固定在其上的能抽动的抽板组成,抽板盖住底板上的偏心孔,抽动抽板可裸露偏心孔,在抽板上装有一把手,把手上刻有刻度。炉身上的排烟口有两个且在同一侧,开在与出烟口相对应的另一侧。排烟管连接在排烟道底部的出烟口上,沿炉身伸向地面,然后弯曲延伸,再弯曲向上通到室外,延伸在地面上的排烟管部分由装在其上的活动接地螺丝调整固定。炉胆由长度比为2∶2∶3的三个子胆组成,活动炉桥可置于某几个子胆不同组合的位置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由于设置了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可通过抽板把手上的刻度调整抽板来控制进风量,碎灰也可随之落下来,又由于该装置是插口式的,装卸方便,就如同装卸插口灯泡一般,若直接出灰,把该装置卸下即可,这时进风量为最大,不用火时,把抽板关闭,又可使煤燃烧缓慢、节煤。2、由于炉胆是由三个子胆组成,可通过调整炉桥的高度来控制煤量的多少,又不使火焰远离或太近于炊具底部;3、由于炉身中部有托盘,可在其上烘烤食品、衣物等;4、由于炉身上的排烟口与排烟道的出烟口不在一侧,可使热量在排烟道中充分循环;5、由于采用了倒吸式尾形排烟管,可充分利用热量,增加室内温度;6、由于桌面以炉身为轴,置于转轮上,可自由转动,底座上的万向轮、定向轮、固地钉,又使本技术移动方便,随地而稳定。7、使用安全、方便、结构新颖、用途广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A-A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炉身的B向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炉胆示意图。参看附图,炉胆(20)是由耐火材料制作的长度比为2∶2∶3的三个子胆组成,其长度比2的长度是二块煤的高度,根据烧煤量的多少,而把炉桥(14)置在某个高度,三个子胆可组合出五种高度,把炉胆(20)置于炉身(5)的空心体中且座落在装在炉身(5)下端口的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11)上,该装置是插口式的,由一带偏心矩形孔(17)的底板(16)和固定在其上能抽动的抽板(18)组成,抽板(18)一头为比偏心矩形孔(17)稍大的矩形板,另一头为棍状物的把手(15),把手(15)上刻有刻度,炉身(5)的下部套座在底座(9)上,要露出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11),底座(9)的支脚为四个,万向轮(22)与固地钉(8)装在底座(9)的一边,二个定向轮(10)装在另一边。在炉身(5)的上部固定着一个环状托盘(6),托盘(6)上方的炉身(5)环套一排烟道(2),排烟道(2)与炉身(5)有两个排烟口(12)相通,两个排烟口(12)在同一侧,在排烟道(2)底部的出烟口(13)相向的另一侧,出烟口(13)接排烟管(4),其沿炉身(5)伸向地面,到达底座(9)后弯向延伸,到达墙后,再向上延伸,通到室外,伸向地面的部分固定着活动接地螺丝(21),用来调整与地面的高度,使之平稳,有四个支架(3)固定在排烟道(2)的外侧壁上,每个支架(3)上装有一个转轮(7),转轮(7)支承着桌面(1),桌面(1)的中央开一园孔,炉身(5)的上端口嵌在其中,用一同直径的园盖盖上园孔,其平面与桌平面处同一平面。桌面(1)可以炉身(5)为轴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炉用桌,包括底座、炉身、排烟道、排烟管、支架、桌面,其特征在于炉身(5)是一上下空心直通的园柱体,炉身(5)的下端口装着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11),炉胆(20)置于炉身(5)的空心体中且座落在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11)上,支脚装着定向轮(10)、万向轮(22)和固地钉(8)的底座(9)套在炉身(5)的下部支承着炉身(5),在炉身(5)的上部固定一托盘(6),托盘(6)的上方有排烟道(2)环套着炉身(5),炉身(5)上的排烟口(12)通向排烟道(2),排烟管(4)连接在排烟道(2)的出烟口(13)上,在排烟道(2)的外侧壁、排烟管的上方固定着至少三个带转轮(7)的支架(3),转轮(7)支承着桌面(1),炉身(5)的上端口嵌在桌面中央的园孔中,园盖盖在园孔上,桌面(1)以炉身(5)为轴可自由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炉用桌,其特征在于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11)是插口式的,由一带偏心孔(17)的底板(16)和固定在其上的能抽动的抽板(18)组成,抽板(18)盖住底板(16)上的偏心孔(17),抽动抽板(18)可裸露偏心孔(17),在抽板(18)上装有一把手(15),把手(15)上刻有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炉用桌,其特征在于炉身(5)上的排烟口(12)有两个且在同一侧,开在与出烟口(13)相对应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炉用桌,其特征在于排烟管(4)连接在排烟道(2)底部的出烟口(13)上,沿炉身(5)伸向地面,然后弯曲延伸,再弯曲向上通到室外,延伸在地面上的排烟管(5)部分由装在其上的活动接地螺丝(21)调整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炉用桌,其特征在于炉胆(20)由长度比为2∶2∶3的三个子胆组成,炉桥(14)可置于某几个子胆不同组合的位置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居民生活炉具与桌子。它包括底座、炉身、排烟道、排烟管、支架、桌面。在炉身的下端装有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带有定向轮、万向轮、固地钉的底座套在炉身下部支承着炉身,炉身上部固一托盘,托盘上方的炉身环套着排烟道,排烟道上固定着带转轮的支架,转轮支承桌面,排烟管接在排烟道的底部呈倒吸式尾形。本技术适用于取暖、烧炊、烘烤、就餐、娱乐,结构新颖,用途广泛,使用安全、方便。文档编号A47B37/00GK2177382SQ9324572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治举 申请人:陈治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炉用桌,包括底座、炉身、排烟道、排烟管、支架、桌面,其特征在于炉身(5)是一上下空心直通的园柱体,炉身(5)的下端口装着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11),炉胆(20)置于炉身(5)的空心体中且座落在风量控制及出灰装置(11)上,支脚装着定向轮(10)、万向轮(22)和固地钉(8)的底座(9)套在炉身(5)的下部支承着炉身(5),在炉身(5)的上部固定一托盘(6),托盘(6)的上方有排烟道(2)环套着炉身(5),炉身(5)上的排烟口(12)通向排烟道(2),排烟管(4)连接在排烟道(2)的出烟口(13)上,在排烟道(2)的外侧壁、排烟管的上方固定着至少三个带转轮(7)的支架(3),转轮(7)支承着桌面(1),炉身(5)的上端口嵌在桌面中央的园孔中,园盖盖在园孔上,桌面(1)以炉身(5)为轴可自由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举
申请(专利权)人:陈治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