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费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便携式消费性类电子装置,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会用到马达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等。目前,便携式消费类电子装置所使用的马达都是朝向单一方向振动的马达,马达在振动时仅会朝着一个方向上振动,而不能做出其它方向的振动,使马达的振动方向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马达只能朝单一方向振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振动马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动马达,包括:外壳体;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体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振子组件,沿着所述外壳体的长度方向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外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包括配重部和嵌设于所述配重部的磁体部;所述第一线圈对所述磁体部产生沿第一轴线方向的第一驱动力,所述第二线圈对所述磁体部产生沿第二轴线方向的第二驱动力;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轴线方向垂直;弹性体,一端弹性作用于所述振子组件、另一端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体(1)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的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振子组件(3),沿着所述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线圈(21)和所述第二线圈(22)之间,包括配重部(31)和嵌设于所述配重部(31)的磁体部(32);所述第一线圈(21)对所述磁体部(32)产生沿第一轴线方向的第一驱动力,所述第二线圈(22)对所述磁体部(32)产生沿第二轴线方向的第二驱动力;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轴线方向垂直;弹性体,一端弹性作用于所述振子组件(3)、另一端弹性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体(1)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的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振子组件(3),沿着所述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线圈(21)和所述第二线圈(22)之间,包括配重部(31)和嵌设于所述配重部(31)的磁体部(32);所述第一线圈(21)对所述磁体部(32)产生沿第一轴线方向的第一驱动力,所述第二线圈(22)对所述磁体部(32)产生沿第二轴线方向的第二驱动力;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轴线方向垂直;弹性体,一端弹性作用于所述振子组件(3)、另一端弹性作用于所述外壳体(1),对所述振子组件(3)反向施加反抗施加于所述磁体部(32)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四个弹性块(4);所述弹性块(4)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弹性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配重部(31)朝向所述第一线圈(21)或所述第二线圈(22)的表面弹性相抵;其中两个所述弹性块(4)沿所述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布设在所述第一线圈(21)的两端,另外两个所述弹性块(4)沿所述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分别在所述第二线圈(22)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31)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设有导向孔(311),所述导向孔(311)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弹性块(4)包括:主体部(41),一端与所述配重部(31)朝向所述第一线圈(21)或所述第二线圈(22)的表面弹性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弹性相抵,所述主体部(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