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7320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室温下对相变诱导塑性钢分别进行不同变形量的拉伸,得到马氏体含量‑拉伸变形量曲线;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对相变诱导塑性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预变形;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或等于临界变形温度的温度值;在室温下对各预变形后的相变诱导塑性钢分别进行二次拉伸,得到二次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确定各二次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对应的后继屈服应力;确定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由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和马氏体含量‑拉伸变形量曲线,建立强度增量预测模型,以实现对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的量化表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变诱导塑性效应致强度增量的量化表征问题。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Strength Increase in Phase Change Induced Plastic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力学性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奥氏体钢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结构件高强度-高塑性的需求,因此,相变诱导塑性(TransformationInducePlasticity,TRIP)钢应运而生。TRIP钢是通过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而使钢板中残余奥氏体在塑性变形作用下诱发马氏体形核。TRIP效应发生在材料进行塑性变形的同时,是亚稳态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宏观表象。这种伴随着局部塑性应变的相变在一方面使得材料变硬,增强其强度;在另一方面,局部的硬化导致变形向其他较软区转移,从而推迟了颈缩得到形成,增强材料的塑性。目前,对于TRIP钢的研制缺少明确的参考依据,例如,不同程度的TRIP效应可产生多少强度增量,或者材料不产生马氏体转变,不存在TRIP效应时的原始强度有多大等问题,始终没有明确,导致对于TRIP钢而言,存在TRIP效应致强度增量的量化表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及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第一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所述第一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为相变诱导塑性钢在第一预设温度下的拉伸变形量与应力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室温;在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下对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分别进行不同变形量的拉伸,计算在不同变形量下的马氏体转变量,得到马氏体含量‑拉伸变形量曲线;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对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预变形;所述预变形为对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进行拉伸后,卸载拉伸力,使拉伸后的相变诱导塑性处于零载荷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或等于临界变形温度的温度值;所述临界变形温度为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在单向拉伸过程中发生...

【技术特征摘要】
1.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第一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所述第一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为相变诱导塑性钢在第一预设温度下的拉伸变形量与应力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室温;在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下对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分别进行不同变形量的拉伸,计算在不同变形量下的马氏体转变量,得到马氏体含量-拉伸变形量曲线;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对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预变形;所述预变形为对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进行拉伸后,卸载拉伸力,使拉伸后的相变诱导塑性处于零载荷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或等于临界变形温度的温度值;所述临界变形温度为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在单向拉伸过程中发生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变形温度;在所述室温下对各预变形后的相变诱导塑性钢分别进行二次拉伸,得到各预变形对应的二次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所述二次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为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在二次拉伸中变形量与对应应力的关系曲线;确定各所述二次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对应的后继屈服应力;所述后继屈服应力为所述二次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中突变点对应的应力;依据所述后继屈服应力和所述第一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确定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依据所述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和所述马氏体含量-拉伸变形量曲线,建立强度增量预测模型,以实现对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中的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的量化表征;所述强度增量预测模型表示所述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与所述马氏体转变量的对应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后继屈服应力和所述第一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确定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具体包括:计算所述后继屈服应力与对应应变的室温应力值的差值;所述对应应变的室温应力值为所述第一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对应拉伸变形量下的应力值;所述对应拉伸变形量为所述第一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与所述后继屈服应力对应的预变形的变形量相同的拉伸变形量;将所述差值确定为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增量预测模型为其中,ΔσM表示马氏体相变致强度增量,VM表示马氏体转变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变形温度是通过对所述相变诱导塑性钢进行高温拉伸试验得到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为20℃或25℃;所述临界变形温度为60℃。6.相变诱导塑性钢马氏体相变强度增量表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郝硕彭程贾祺祥梅瑞雪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