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快速弹道跟踪制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道跟踪制导
,特别是一种自适应快速弹道跟踪制导方法。
技术介绍
制导弹药技术是目前兵器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许多制导弹药以精确跟踪方案飞行作为实现精确打击的前提。由于大气中存在各种干扰,跟踪轨迹时量测数据也存在偏差,这对飞行器精确弹道跟踪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内外学者针对弹道跟踪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控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跟踪效果。Gandolfo提出一种基于线性代数理论的跟踪控制算法;张大元使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对导弹质点运动模型精确线性化,基于该线性化模型和线性二次型最优调节器(LQR)理论设计了跟踪制导律;程阳提出一种基于倾侧角参数化的离线弹道优化与在线预测相结合的再入制导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弹道跟踪制导过程中的气动参数摄动问题,赵坤等(赵坤,曹登庆,黄文虎,突防导弹机动、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8,40(9):2040-2047)设计了一种自抗扰控制器,该控制器使用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尹肖云(尹肖云,邹强,张笑颜,变结构制导规律及其实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快速弹道跟踪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有控滑翔弹纵向平面内运动模型;步骤2,建立纵向平面内弹目相对运动学模型;步骤3,通过弹载传感器获取弹体的运动参数,并计算视线角速度信息;步骤4,更新航迹点;步骤5,根据步骤1和步骤2的模型设计跟踪制导律;步骤6,将制导指令输入舵机,控制舵片的角度;步骤7,重复步骤3‑步骤6,直至跟踪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快速弹道跟踪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有控滑翔弹纵向平面内运动模型;步骤2,建立纵向平面内弹目相对运动学模型;步骤3,通过弹载传感器获取弹体的运动参数,并计算视线角速度信息;步骤4,更新航迹点;步骤5,根据步骤1和步骤2的模型设计跟踪制导律;步骤6,将制导指令输入舵机,控制舵片的角度;步骤7,重复步骤3-步骤6,直至跟踪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快速弹道跟踪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建立有控滑翔弹纵向平面内运动模型,具体如下:有控滑翔弹纵向平面内的运动模型为:式中,V为滑翔弹速度,θ为速度方位角,为弹体俯仰角,ωz为俯仰角速度,km为弹形系数,Jz为转动惯量,Cn0为动力矩系数,kne为舵片效率系数,δz为升降舵偏转角,x、y为弹体坐标,α为攻角,m为弹体质量,t表示时间,Fx、Fy定义为:Fx=kFρV2Cx,Fy=kFρV2Cy(8)Cx=Cx0+kxzδz,Cy=Cy0+kyzδz(9)式中kF为弹形系数,ρ表示空气密度,Cx、Cy分别为滑翔弹总阻力系数和总升力系数,Cx0为弹身阻力系数,Cy0为弹身升力系数,kxz、kyz为效率系数,设式中,为kxz的估计值,Δkxz为kxz的估计值误差;为kyz的估计值,Δkyz为kyz的估计值误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快速弹道跟踪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建立纵向平面内弹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