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178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冲压平台、主出料组件、侧模板、成型压辊、齿条、副出料组件、冲压座和冲压头,冲压平台边缘设有两个滑轨,主出料组件与冲压平台连接,侧模板与冲压平台两侧紧固连接,侧模板内设有圆柱腔二,成型压辊设于圆柱腔二内,且与侧模板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成型压辊端部设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啮合,副出料组件由导向座、复位筒、导杆和压簧组成,导杆与齿条端部紧固连接,压簧套设在导杆外侧,且压簧一端与复位筒内壁接触,另外一端与导向座端面接触,冲压头与冲压座紧固连接,采用主出料组件和副出料组件组合式的脱模机构,避免了脱模卡模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脱模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A Demoulding Mechanism of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在冲压成型的加工工艺过程中,特别是一些非穿透性的钣金件,不可能从下模中往下脱落,另外因为下模为成型模具,这些小件冲压成型后一直停留在下模中,需要人为取出。目前板材冲压过后的脱模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从下模上往下脱落,需要对冲压工作台进行结构化设计,只有大批量冲压标准件才会使用,因为开发成本高;另外有的生产线采用机械手进行取件操作,投入成本也很高,只会用在汽车或者飞机等大的钣金件的生产上;针对小型的钣金件,适合第二种由人工用铁钩将冲压过后的小件从下模中钩出来,工人长期重复一个钩出小件的动作,容易造成肢体疲劳,且脱模效率低;另外有的自动脱模机构容易卡主钣金件,使其脱模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不仅实现小型钣金件冲压一体成型过后机械式自动化脱模,同时采用主出料组件和副出料组件组合式的脱模机构,避免了脱模卡模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脱模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冲压平台、主出料组件、侧模板、成型压辊、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平台(1)、主出料组件(2)、侧模板(3)、成型压辊(4)、齿条(5)、副出料组件(6)、冲压座(7)和冲压头(8),所述冲压平台(1)边缘设有两个滑轨(10),所述主出料组件(2)与冲压平台(1)连接,所述侧模板(3)与冲压平台(1)上端两侧紧固连接,所述侧模板(3)内设有圆柱腔二(30),所述成型压辊(4)设于圆柱腔二(30)内,且与圆柱腔二(30)转动连接,所述成型压辊(4)两侧穿出侧模板(3),且与侧模板(3)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成型压辊(4)端部设有齿轮(40),且齿轮(40)与齿条(5)啮合,所述齿条(5)与滑轨(10)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平台(1)、主出料组件(2)、侧模板(3)、成型压辊(4)、齿条(5)、副出料组件(6)、冲压座(7)和冲压头(8),所述冲压平台(1)边缘设有两个滑轨(10),所述主出料组件(2)与冲压平台(1)连接,所述侧模板(3)与冲压平台(1)上端两侧紧固连接,所述侧模板(3)内设有圆柱腔二(30),所述成型压辊(4)设于圆柱腔二(30)内,且与圆柱腔二(30)转动连接,所述成型压辊(4)两侧穿出侧模板(3),且与侧模板(3)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成型压辊(4)端部设有齿轮(40),且齿轮(40)与齿条(5)啮合,所述齿条(5)与滑轨(10)滑动连接,所述副出料组件(6)由导向座(60)、复位筒(61)、导杆(62)和压簧(63)组成,所述导向座(60)与冲压平台(1)边缘紧固连接,所述导杆(62)穿过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瑞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