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模具的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17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汽车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底部设置压杆,所述压杆插入下模板内部,所述下模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隔板和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隔板的正上方,所述下模板顶部设有型腔,所述型腔底部安装第一顶出板,所述第一顶出板内部设置第二顶出板,所述第一顶出板底部安装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顶出板和顶针,并使第二顶出板与顶针位于同一个基准面内,进而使顶针能够带动第二顶出板移动,进而使装置能够对产品进行二次顶出,进而避免了由于产品与型腔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造成产品在第一次顶出时,出现没有顶出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工人的加工速度,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Ejection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模具的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用于汽车模具的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产品在模具内挤压完成后,由于产品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进而当上模板与下模板分离时,产品不会随着上模板的移动从下模板内出来,此时为了方便工人使用,就需要使用顶出机构将产品从下模板的型腔内顶出,而目前的模具顶出机构一般只能顶一次且需要借助外力,而由于产品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有时较大,进而不容易将产品顶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汽车模具的顶出机构,通过设置第二顶出板和顶针,并使第二顶出板与顶针位于同一个基准面内,进而使顶针能够带动第二顶出板移动,进而使装置能够对产品进行二次顶出,进而避免了由于产品与型腔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造成产品在第一次顶出时,出现没有顶出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工人的加工速度,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汽车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上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底部设置压杆(2),所述压杆(2)插入下模板(3)内部,所述下模板(3)内部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内部设置隔板(11)和支撑板(10),且所述支撑板(10)位于所述隔板(11)的正上方,所述下模板(3)顶部设有型腔(7),所述型腔(7)底部安装第一顶出板(8),所述第一顶出板(8)内部设置第二顶出板(9),所述第一顶出板(8)底部安装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与推板(5)连接,所述推板(5)下方设置驱动机构(12);所述驱动机构(12)包括第一齿条(13),所述第一齿条(13)与主动轮(14)啮合,所...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汽车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上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底部设置压杆(2),所述压杆(2)插入下模板(3)内部,所述下模板(3)内部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内部设置隔板(11)和支撑板(10),且所述支撑板(10)位于所述隔板(11)的正上方,所述下模板(3)顶部设有型腔(7),所述型腔(7)底部安装第一顶出板(8),所述第一顶出板(8)内部设置第二顶出板(9),所述第一顶出板(8)底部安装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与推板(5)连接,所述推板(5)下方设置驱动机构(12);所述驱动机构(12)包括第一齿条(13),所述第一齿条(13)与主动轮(14)啮合,所述主动轮(14)与传动轮(16)啮合,所述传动轮(16)与从动轮(22)啮合,所述从动轮(22)与第二齿条(21)啮合,所述第二齿条(21)一侧设置顶针(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13)底部连接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越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